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2篇 |
免费 | 351篇 |
国内免费 | 5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5篇 |
大气科学 | 522篇 |
地球物理 | 310篇 |
地质学 | 1001篇 |
海洋学 | 290篇 |
天文学 | 36篇 |
综合类 | 116篇 |
自然地理 | 2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160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132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99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莱州湾夏季浮游桡足类的摄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于1997年7月有(19-24日)和小湖(26-30日)期间在莱州湾对不同大小桡足类自然群体(大型:〉500mm,小型:200-500mm)的分布及肠道色素含量进行了现场测定,并在一个48h连续观测站(A4)进行了肠道排空率和摄食节律实验。结果表明,浮动物肠道色素含量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大型桡足类存在着一定的昼夜摄食节律,摄食高峰出现在夜间,小型桡足类摄食切律不明显。A4站测得的桡足类摄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92.
993.
基于Kalman滤波的断层扫描初步层析水汽湿折射率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给出了基于GPS信号湿延迟的层析格网模型的建立方法,对Kalman滤波层析水汽算法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说明,采用给定的算法初步层析了香港区域水汽湿折射率分布。结果显示,基于Kalman滤波的层析算法可以较好地重构水汽的空间分布,较之附加约束条件的层析算法更加容易实现与计算。 相似文献
994.
船舶行为特征挖掘与预测是水上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系统研究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的船舶行为特征挖掘与预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针对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收录的文献,用知识图谱分析软件VOSviewer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处理,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生成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图谱和趋势演化。然后对基于AIS数据的水上交通要素挖掘、船舶行为聚类和船舶行为预测3个主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 在基于AIS的水上交通要素挖掘方面,主要集中在对AIS数据中表征船舶行为空间特征和交通流的时间特征单独挖掘分析,缺乏对AIS数据的时间、空间以及环境因素特征的关联挖掘,对于如何进行交通要素的关联融合挖掘研究还有待深入探索;② 在船舶行为聚类方面,研究主要是运用无监督聚类方法研究船舶航迹点和航迹段聚类,得到船舶航行行为模式的时空分布和船舶操纵意图辨识模型,然而融合多维特征的船舶轨迹的相似性计算方法、聚类参数的自适应选取以及船舶行为的语义特征建模有待进一步研究;③ 在船舶行为预测方面,主要集中在基于动力学方程、传统智能算法和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的船舶行为预测研究,考虑船舶行为的随机性、多样性和耦合性的特点,运用混合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神经网络与向量机、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模型实现多维的船舶航行行为特征的实时预测将是新的研究方向。最后提出了基于语义模型的船舶行为特征挖掘、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船舶行为的预测和基于知识图谱的船舶行为特征挖掘和预测结果可视化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5.
996.
多粒度时空对象具有多粒度、多类型、多形态、多参照系、多元关联、多维动态、多能自主特点,可用于直接描述从微观到宏观的现实世界.基于时空对象建模理论构建多尺度地理对象耦合演化的集成表达是多粒度时空对象模型支撑地理分析与建模的关键.本文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建模理论,在概率图和条件概率表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Bayes网络的地理... 相似文献
997.
个旧高松矿田断裂构造三维信息定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个旧高松矿田地质构造进行三维定量化分析并将其应用于找矿研究。首先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研究区成矿模式和控矿要素特点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工"字型找矿模型;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本次研究涉及的重要地质体进行了实体建模,将研究区岩体和断裂构造在三维空间中直观地进行展示和应用;最后,在三维实体模型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找矿模型,采用块体模型技术,得到构造交点数和中心对称度这两种典型的构造定量化信息的三维特征。通过对构造交点数、中心对称度与地质体特征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深部成矿特点,并指出研究区成矿有利部位——东西向和北东向构造复合部位以及断裂扎根岩体突起的周围,与地质背景和找矿模型都存在着很好的印证关系。 相似文献
998.
目前空基和路基等电磁信号探测手段已经应用于地震电离层异常的探测。自从GPS数据可以用于计算电离层电子总量(TEC), 这项技术被广泛关注的同时作为一个可行的手段用于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异常。本文利用东日本大地震震中附近多个IGS网络站点的数据, 分析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Mw9.0东日本大地震震区上空电离层信息, 计算出TEC时间序列并进行波谱分析、包络线法异常分析、全球电离层异常地图绘制及震后3 h扰动异常分析。通过分析发现, 震前存在明显的电离层异常, 在3月8日即震前第3天存在异常;同时也计算了震后3 h的各站与卫星路径上等价TEC的P4值;且多个站与多星路径上存在着明显的电离层扰动异常, 并且不断远离震中, 能量逐渐衰减, 证明电离层异常的发生与地震有较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