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4篇
  免费   1096篇
  国内免费   1664篇
测绘学   654篇
大气科学   1202篇
地球物理   1201篇
地质学   3013篇
海洋学   934篇
天文学   251篇
综合类   473篇
自然地理   64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小东沟组由王钰等(1954)命名。由于小东沟组内涵含混,自创建以来,已使许多地层工作者对小东沟组的涵义、时代的理解,特别是使用于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中造成了一定困难。作者从小东沟组岩石组合、生物群特征,以及在地层系统中的位置等方面对小东沟组涵义进行了重新厘定,认为小东沟组是独立于小岭组之外的晚侏罗世岩石地层单位。鉴于小东沟组存在的缺欠,作者建议在本溪东营坊、新宾东昌台、桓仁暖河子寻找模式剖面。  相似文献   
442.
樊利强  王迎春  陈明轩 《气象》2009,35(11):9-16
利用多普勒雷达变分分析系统(VDRAS),对2006年8月1日傍晚北京城区出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伴有冰雹、大风及强降水)的三维风场、温度场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初始对流生成于北京西北部山区的河北省境内,系统过山移进北京城区时,受局地的动力及热力条件作用,迅速组织并强烈发展,形成带状的MCS即飑线;(2)在飑线生成之前,北京城区及东南部边界层低层存在较强的东风气流,并迅速扩展向西北方向延伸,与过山的西北偏北气流形成强的边界层辐合线.该近地面辐合线是飑线生成的主要触发机制,而边界层低层东风的加强和减弱以及北进和南退对辐合线的维持、飑线的生成、发展和减弱都起着重要的作用;(3)在边界层辐合线的作用下,不断有新生对流系统发展;(4)对流系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是一次典型的飑线过程,并伴有明显的阵风锋.  相似文献   
443.
淮河上游暴雨事件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暴雨灾害是我国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其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以气象降水数据为基础建立数据集,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暴雨事件评估模型,对淮河流域上游的暴雨事件进行评估。该模型选取了4项描述暴雨事件的指标:区域平均日降水量、区域最大日降水量、覆盖范围和持续时间,通过对淮河上游16个站1961—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按概率分布划分出这4项指标的各等级标准,从而建立暴雨事件等级标准评估矩阵,而需要评估的暴雨事件等级则通过计算该暴雨事件各指标所组成的向量与等级标准评估矩阵中各等级所组成的列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来确定。通过对历史资料及2008年4月—2010年7月发生的暴雨事件实况资料进行评估,发现评估结果与其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对应较好,说明该模型对暴雨事件等级的划分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44.
Fluid inclusions and clusters of water molecules at nanometer-to submicron-scale in siz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in jadeite, quartz and symplectite aegirine–augite, albite, taramite and magnetite corona minerals from ultrahigh-pressure (UHP) jadeite–quartzite at Shuanghe, the Dabie Mountains, China. Fluid inclusions from 0.003 μm to 0.78 μm in size occur in jadeite and quartz crystals, and a small number of fluid inclusions from 0.001 μm to 0.25 μm have also been detected in symplectite-forming minerals. Most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have round or negative crystal morphology and contain aqueous fluids, but some contain CO2-rich fluids. They are usually connected to dislocations undetectable at an optical scale. The dislocations represent favorable paths for fluid leakage, accounting for non-decrepitation of most fluid inclusions when external pressure decreased at later stages, although there was partial decrepitation of some fluid inclusions unconnected to defect microstructures resulting from internal overpressure. Non-decrepitation and partial decrepita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resulted in changes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and/or density. It is clear that identification of hidden re-equilibration features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etr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post-peak metamorphic processes. Micro-FTIR results show that all jadeite and quartz samples contain structural water occurring as hydroxyl ions (OH) and free water (H2O) in the form of clusters of water molecules. The H2O transformed from OH during exhumation and could have triggered and enhanced early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of the host rocks and facilitated plastic deformation of jadeite and quartz grains by dislocation movement, and thus the H2O released during decompression might represent early-stage retrograde metamorphic fluid. The 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 (NAM) jadeite is able to transport aqueous fluids in concentrations of at least several hundred ppm water along a subduction zone to mantle depths in the form of clusters of water molecules and hydroxyl ions within crystals.  相似文献   
445.
王岩  王登红  黄凡 《地质学报》2022,96(5):1724-1735
长江流域分布着我国很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在长江流域不搞大开发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保障国家的能源资源安全,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人类与环境和谐共赢的目的,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流域已发现的128种矿产、14683处矿产地信息,总结了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系统分析了长江领域矿产资源的时空演化规律。长江流域矿产种类较齐全,能源矿产总体不发育但页岩气有潜力,金属矿产以铁、有色金属为主,矿物类和岩石类非金属矿产都比较发育,水气矿产潜力很大。时间上,成矿历史悠久,按构造演化时段,可分为太古宙、元古宙、晚古生代、早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6个时段,以中生代和晚古生代为主要成矿期;空间上,可划分八大资源集中区,上游矿产地数量较多,但下游成矿密度更大。只要合理布局,科学谋划,加强法制,严格管控,通过矿产资源的高端开发利用,不但可以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也可以为环境保护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46.
罗荣  曾亚武  曹源  黎玲 《岩土力学》2012,33(12):3788-3794
根据非均质岩石参数赋值方法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以随机参数的变异系数定义岩石非均质度,推导了Weibull分布参数赋值方法的非均质度计算方法,并与形状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推导了基于矿物细胞元参数赋值方法的岩石非均质度的计算方法;利用上述2种赋值方法研究了岩石非均质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变异系数定义岩石非均质度是合理的,可用于描述不同非均质岩石模型的非均质程度;非均质岩石的力学特性由细观单元力学特性和其非均质特性共同决定,岩石的非均质性对其极限强度具有弱化影响;对于不同的非均质岩石模型,可建立相同的线性函数关系表示非均质岩石极限强度受其非均质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7.
川东南丁山地区是近年来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裂缝的发育对页岩含气性及保存条件有重要的影响。综合运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资料,结合岩石脆性矿物含量、岩石力学参数等数据,深入分析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并探讨了裂缝发育对含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主要以构造成因的剪切缝为主,裂缝优势方位共6组,主要包括4组平面剪切缝和2组剖面剪切缝,其发育主要受2个方向、3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影响而成;裂缝延伸稳定,平均密度小,宽度小,充填程度高,主要被方解石和黄铁矿等充填。裂缝受控因素主要包括古构造应力场、构造部位、脆性矿物组分、岩石力学性质等;断层对裂缝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断层两盘均存在裂缝发育程度急剧下降的临界范围,临界范围内裂缝发育程度高,超过此临界范围,裂缝发育程度变差且变化趋于平缓;不同期次的裂缝中,形成时间晚、规模过大、充填程度不高、与现今地应力方向一致或呈低角度相交的裂缝易造成页岩气的散失,对提高页岩含气性不利;龙马溪组岩石脆性矿物含量高,脆性指数属中等偏上程度,有利于构造缝发育且可压性较好。随着距齐岳山断裂距离的适当增加,龙马溪组页岩埋藏深度适中,地层压力增大,抗压强度增强高,脆性指数适中,构造保存条件变好,有利于不同方位的裂缝发育和页岩含气量的增加,位于该区域的DY2井与DY4井均位于该有利区域,含气性良好。研究结果对下一步深化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48.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EE geochemistry of the Shenzhen Bay (SZB) and Dapeng Bay(DPB) modern sediments, discuss their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reveal the REE geochem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bays which share the same material source but are deposited in different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expound their dynamic change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ZB and DPB sediments are essentially of continental source.Their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acific pelagic sediments, but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South Chi-na granites.Because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evailing in the SZB and DPB, some REE fractionation would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two bays.  相似文献   
449.
本文对班公湖地区中生代沙木罗组(J3—K1s)和日松组(J3r)地层的碎屑锆石进行了形态学及U-Pb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约为100~150 μm,内部结构清晰,晶体为长柱状,自形程度较高,多数锆石不含暗色包体及浑圆形内核; 有些锆石颗粒有扇型分带结构。Th/U比值较大,多数大于0.1,均值约为0.86,说明岩浆的成因以锆石为主体,部分颗粒或晶体可能为变质成因; 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6个区间范围内: 1)180~100 Ma, 2)350~180 Ma, 3)600~450 Ma, 4)1100~600 Ma, 5)1800~1400 Ma, 6)2200~1800 Ma。锆石U-Pb年龄谱对应了羌塘地块经历的几次构造热事件,验证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班公湖地区的物源主要来自其北部的羌塘地块。  相似文献   
450.
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尾闾盐湖(一里坪干盐滩、东台吉乃尔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和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赋存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卤水锂矿床。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锂的物源仍存在一定争议,主要有围岩风化、古湖残留、含盐系地层淋滤、油田水、深部水等,目前缺乏有力的地球化学证据。本文系统采集了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不同水体样品16件,分析了其主、微量元素含量及锶、硫同位素组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区域水体中锂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如下:那棱格勒河水锂含量(0.45~0.79 mg/L)比楚拉克阿拉干河支流(0.00~0.05 mg/L)高出一个数量级,其高锂含量主要受洪水河支流的补给;洪水河高锂含量与其上游热泉水的补给有关,该热泉水锂、锶含量高、87Sr/86Sr比值偏高,δ34S值偏低,与青藏高原典型热泉水地球化学特征(锂含量0.4~34.8 mg/L,锶含量0.07~4.24 mg/L,87Sr/86Sr比值0.71224~0.71259,δ34S值-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