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53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   总被引:58,自引:7,他引:51  
近年来在西藏开展的资源评价和研究工作初步揭示出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床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本文通过多种方法对冈底斯成矿带中驱龙、厅宫、冲江等斑岩铜矿进行了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出冈底斯斑岩铜矿成岩年龄为 (1 7.5 8± 0 .74 )Ma(锆石离子探针 (SHRIMP) ) ,成矿年龄为 (1 5 .99± 0 .32 )Ma(Re Os等时线法 ) ,蚀变年龄介于 1 2 .0 0~ 1 6 .5Ma之间 (K Ar法 ) ,成矿年龄与蚀变年龄较为一致。根据同位素定年结果 ,冈底斯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明显晚于冈底斯碰撞期花岗岩质侵入岩的年龄。因此笔者认为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 ,与造山带山根拆沉和高原隆升作用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32.
班- 怒带东段丁青蛇绿岩中镁铁质岩石年代学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分为东、西两个蛇绿岩体,丁青西蛇绿岩体缺乏基性岩年代学研究。对丁青西地质填图显示,蛇绿岩主要由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辉绿岩、玄武岩及辉长岩组成。其中玄武岩、辉长岩及辉绿岩出露在宗白区域,玄武岩和辉绿岩与下侏罗统沉积岩呈构造接触,辉长岩呈岩脉侵入到下侏罗统沉积岩中。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玄武岩和辉长岩同属于碱性基性岩石,其中玄武岩具有典型洋岛玄武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可能形成于与地幔柱有关的洋岛环境。在玄武质凝灰岩中挑选出的锆石测年,获得U-Pb年龄为198.7±3.8Ma,属早侏罗世。辉长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典型洋岛玄武岩,但其REE和微量元素具有OIB的特征,与典型OIB相比,辉长岩的HREE发生了一定程度富集。辉长岩锆石的U-Pb年龄为164.3±2.6Ma,认为辉长岩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软流圈地幔和岩石圈下部LVZ中富集熔体的共同作用,其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辉绿岩成分属于拉斑系列岩石,其REE和微量元素曲线显示辉绿岩同时具有N-MORB和E-MORB的特征。辉绿岩锆石U-Pb年龄为114.2±1.3Ma,其形成晚于玄武岩。结合区域地质,认为辉绿岩形成于受地幔柱影响的弧后扩张脊环境。本研究提供了丁青西蛇绿岩新的年代学和岩石学证据,为探讨丁青蛇绿岩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3.
冻融协同淋洗修复污染土壤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淋洗效率,须使土体在冻结过程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或淋洗液。因此,通过室内大尺寸单向冻结水分迁移试验,开展了开放系统下温度梯度、冻结速率及补水方式对水分迁移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土中水分迁移与温度梯度的变化速率有关,变化速率越大水分迁移量越大;可以通过边界温度控制冻结锋面推移速度进而影响土中水分的迁移,当冻结锋面推移速度为0.5 cm·d-1左右时,补水速率最大;距离冻结锋面越近水分迁移量越大,当距离冻结锋面10 cm左右时,水分迁移量开始增大,可通过在土体中添加多层补水层的方式让土体吸收更多的水分;有外界水源的补给下土体含水量整体增加,但上层土体含水量增加较多,下层土体含水量增加较少。  相似文献   
134.
沈扬  沈雪  俞演名  刘汉龙  葛华阳  芮笑曦 《岩土力学》2019,40(10):3733-3740
钙质砂是一种海洋生物成因的特殊岩土介质,其颗粒形态与基本性质较一般陆源砂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通过钙质砂及石英砂的显微镜三维成像试验,对比研究了钙质砂的三维颗粒形态特征。发现相比石英砂,钙质砂颗粒棱角更显著,轮廓趋于扁平。另一方面,对两砂进行一维压缩试验,分析了各粒组含量对钙质砂压缩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利用三维形态分析从细观上解释了钙质砂的压缩宏观特性。发现相同级配、密实度下,钙质砂的压缩性比石英砂高约60%~160%(以av1-2表征),且粗粒组(5~1 mm)含量对钙质砂的压缩性影响最为显著;当粗粒组含量<25%,中、细粒组质量比值M一定时,存在最劣粗粒含量使钙质砂压缩性最大,且该值随着M的增大而减小,并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35.
基于AutoCAD15的三维地质曲面绘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AutoCAD15环境下的VBA开发适合于绘制三维地质曲面的详细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6.
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的层析成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电磁波层析技术对邵武煤矿煤层开采后的覆岩破坏进行了探测,分析了吸收系数、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关系及数值范围,根据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所得结果较准确地重现了地下结构的形态、裂隙带的位置和煤层开采后的变化过程,指导了对破碎带的成功堵漏,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37.
矿物电导率补偿效应研究及其对元素扩散性质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小平  郑永飞 《岩石学报》2003,19(4):729-738
根据已有的大量矿物电导率实验数据,我们观察到方解石、刚玉、顽火辉石、铁辉石、橄榄石、白榴石和方镁石电导率存在类似于元素扩散一样的补偿效应,即同一矿物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电导率指前因子的对数lnσ0和活化能E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利用橄榄石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样品得到的电导率数据进行了验证。文中还注意到同一矿物中不同导电机制或不同导电载流子产生的电导率也满足补偿效应,据此特点提出了应用矿物电导率补偿效应计算元素扩散系数中指前因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8.
利用南极中山站极光全天空摄相、地磁、地磁脉动数据和Wind卫星的行星际磁场IMF观测数据,分析了7个亚暴期间高纬黄昏-子夜扇区极光弧的短暂增亮现象.极光弧特征是,短暂增亮随后很快衰减,历时10-20min,基本沿着日-地方向,有明显黄昏方向运动.这些事件大都发生在IMFBz南转之后,亚暴增长相或膨胀相期间,极光浪涌到达之前10-73min消失.相应的IMFBx>0,IMFBy<0.这种极光弧和亚暴极光不同,它们与地磁活动及Pi2脉动不相关.这7个极光弧的形态和IMF特征表明,极光弧的增亮很可能由尾瓣重联产生,很快衰减归因于IMFBz南向条件,而黄昏方向运动受IMFBy控制.  相似文献   
139.
GIS在办公服务系统中应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作者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的开发经验,初步探讨了GIS在办公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和一般开发策略,并阐述了这类工程开发的技术要点,难点及其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了一个开发实例。  相似文献   
140.
缺乏资料条件下倒灌河段流速的近似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倒灌河段受干流影响往往存在双向流动,其流速的确定与单一河道明显不同,对缺乏必要水文和地形资料的大量中小倒灌河段,使用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常常遇到困难.针对这一情形,本文采用物理模型,结合数学模型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确定倒灌河段最大流速的经验公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工程问题中倒灌河段流速确定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