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371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The controlle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ozo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cause various degrees of injury to leaves of crop and vegetable.The injury to vegetables is greater than that to crops.Ozone can dramatically affect stomatal conductance,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ranspiration rate,and consequently the yield of crops.No matter how long exposure time was, stomatal conductance increased and photosynthetic and transpiration rat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s in ozone concentration.When ozone concentration was 100 nmol/mol,yields of rice and winter wheat declined by 27.1% and 60.5% respectively.When up to 200 nmol/mol,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yields:a decline up to 33.7% for rice and 81.3% for winter wheat.On the other hand,ozone benefits the improvement of grain quality such as amino acid and protein.  相似文献   
962.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简称:VIL)的理论模式计算雹云单体在演变过程中的VIL、用MAX函数逐个提取最大VIL(简称;VILmax),采用统计和分段函数处理技术,对2004-2005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的16个雹云单体的VILmax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地面降雹的时间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雹云单体出现降雹时所需的VILmax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但同一雹云单体在演变过程中其VILmax均存在"爆发式增长"和"爆发式降低"现象;(2)雹云单体在首次降雹前4个资料时间间隔(22 min)内其VILmax将出现2次"爆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第1次"爆发式增长"现象时地面不会降雹,维持1-2个资料时间间隔(5-11 min)后出现第2次"爆发式增长"现象时地面开始降雹;同一雹云单体再次降雹时没有第1次"爆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爆发式降低"现象时地面降雹停止;(3)通过个例总结并定义的雹云单体最大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变化率(简称:GVILmax)的"正(负)峰"现象与VILmax的"爆发式增长(降低)"现象所对应的时间完全吻合,且利用GVILmax "正(负)峰"现象识别雹云单体"爆发式增长(降低)"现象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根据雹云单体GVILmax "正(负)峰"现象与地面降雹的时间关系建立的经验公式计算降雹的时间误差在1个资料时间间隔(5-6 min)内.  相似文献   
963.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该文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测量原理,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于2000年7月~2001年7月期间对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观测试验,计算得到约50天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和Junge参数等大气光学特性数据,给出了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分布特征.计算统计得到北京城区晴空条件下的Junge参数为3 15、2001年3月份沙尘天气状况下急剧下降为2.28,而北京郊区顺义县的测量结果介于二者之间为2.65.分析表明,由试验获得的气溶胶光学特性数据对于分析和监测北京地区大气污染、改善北京地区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4.
荣昕  杨军  陈婷  沈浩 《大气科学学报》2015,38(4):518-530
利用WRF中尺度模式,结合FY-2E卫星云图和常规气象资料,对台海地区一次冬季冷锋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微物理方案对台海地区冬季冷锋降水过程的模拟具有敏感性,Milbrandt双参数微物理方案能较好地再现云系层次结构、冰相降水过程及其云系的对流发展,24 h累积降水量模拟结果优于其他微物理方案.2)锋区的降水粒子(雨水、雪晶和霰)混合比大于锋后,锋区雨带集中在地面锋线的中段,锋后雨带偏向冷区的西南段.3)锋区附近云系受低空急流及台湾岛中部高山地形抬升共同作用,在迎风坡形成强降水中心,对应空中霰含量高值区.4)低空高相当位温、强辐合、正涡度和对流性不稳定与高空强辐散和负涡度的配置是本次冷锋云系维持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5.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以及实测和计算和地表净辐射资料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大气净辐射的气候特征;分析了其与各辐射分量及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净辐射与大气吸收波辐射有很高的线性关系,并可由此建立起统一的大气净辐射计算式。  相似文献   
966.
根据卫星遥感中利用热惯量法监测土壤水分的原理,考虑辐射平衡和潜热交换,分析了土壤热通量与地面辐射的关系及显热交换和潜热交换对土壤热通量的影响,建立土壤水分模型,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利用卫星资料监测春季裸地土壤水分提供地面响应模型。  相似文献   
967.
近48年广东省降雨侵蚀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侵蚀力反映由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利用广东省25个站点48年(1960—2007年)的日雨量资料计算了广东省的降雨侵蚀力,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降雨侵蚀力进行趋势、突变和周期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48年来广东省年降雨侵蚀力呈增加趋势,春、夏、冬三季降雨侵蚀力呈上升趋势,秋季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广东省年降雨侵蚀力在48年内未出现明显的突变现象,夏秋两季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发生了突变,而春冬两季则无突变现象发生;年降雨侵蚀力和四季降雨侵蚀力均存在4个左右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968.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气候变化及下游灾害性天气形成、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青藏高原云微物理特征有重要意义。但因高原台站稀少,对云微物理研究不充分。NPP(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卫星ⅦRS(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传感器包含17个中分辨率通道(750 m)和5个高分辨通道(375 m),具有反演初生小块对流云的优势,能够利用NPP/ⅦRS反演对流云的微物理特征。利用NPP/ⅦRS卫星格点对流云云物理自动反演(Automatic Mapping of Convective Clouds,AMCC)软件对高原地区2013-2017年夏季(6-8月)过境的ⅦRS资料进行了反演,得到了高原对流云的宏、微观物理特征,并计算了这些物理量在0.33°×0.33°格点上的平均值。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反演云底温度(Tb)与那曲探空计算抬升凝结温度(TLCL)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7,均方根误差为3.0℃。(2)高原对流云宏、微观物理特征为:一是云底冷(Tb为-5℃),云底离地高度为1800-2200 m,云内含水量低;二是云底云凝结核数浓度(NCCN)为200-400个/mg,最大过饱和度(Smax)为0.7%,NCCN少,Smax大,云滴凝结增长速率更快;三是降水启动厚度(D14)小,为1500-2000 m,雅鲁藏布江流域及藏南地区D14约500-1000 m,更加容易形成降水;四是云顶海拔高度为10-13 km,云厚度从南部5000 m逐渐减小到北部2500 m,云厚有限;五是晶化温度高,从中部、南部-30℃到北部-25℃,加之高原Tb < 0℃,使得云内降水粒子以冰相为主。(3)高原对流云的这些微物理特征决定了其降水具有多发、短时、量小、滴大的特点。这些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高原夏季对流云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969.
陕西渭北带状中尺度对流雷达回波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治国  梁谷  李燕  左爱文  田显 《气象》2010,36(6):66-72
根据雷达回波的形态,把陕西渭北2000—2006年71次带状MCS个例分为拖曳层状、先导层状、平行层状和断裂带状MCS等4种类型,并分析了4类带状MCS的雷达回波统计特征。结果显示:各类带状MCS发生频次的年际变化较大,断裂带状MCS发生的次数最多;拖曳层状MCS的平均最大带长最长,平行层状MCS的平均最大带长最小;带状MCS的移动方向主要为东南;带状MCS在不同朝向上的移动速度差异较大,朝向东南移动的拖曳层状MCS的平均速度最大;拖曳层状MCS降雹概率62%,位居各类MCS之首,造成的灾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70.
通过对2002年11月的一次大雾的机理分析,我们认为近地层充足的水汽,良好的辐射降温条件和800hPa以下的弱的辐合上升是辐射雾产生的重要原因,中低空强的逆温层和600hPa以下的弱辐散下沉作用是大雾维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