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篇 |
大气科学 | 61篇 |
地球物理 | 108篇 |
地质学 | 140篇 |
海洋学 | 47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29篇 |
自然地理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密云水库东西库区的水质与浮游藻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湖泊生态工程因其净化效果好、投资小、运行简单等优点,近十多年来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云南洱海污染治理的工程技术之一--桃溪河口净化工程的设计思路.该工程基于暴雨径流输送污染物的特征,将水力工程、土石工程与生物工程有效结合,通过在桃溪河口建立溢流堰,将桃溪正常来水导截入由桃溪河口9个废弃鱼塘改造而成的净化池进行净化.工程运行的水质监测表明,该工程已发挥一定的净化效果,对TN的去除率达55.2%-86.9%,其中对NO3-N和NH4 -N的去除率都较高,对P的去除率达76.4%-88.2%,对悬浮物的去除率达29.4%-49.5%. 相似文献
122.
形变数字化资料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观测条件及观测质量居全国前列的山东泰安台为例.对固体潮形变观测的数字化与模拟资料的一致性、精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固体潮的数字化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形态、观测精度、方差及均值无显著差异。通过对潮汐因子中误差、相位滞后及仪器零漂等参量的计算,对山东、上海及江苏各套形变数字化仪器观测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及观测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数字化倾斜仪中,水管倾斜仪的稳定性及精度较高,石英摆存在一定程度的漂移,垂直摆倾斜仪的漂移较大且资料精度较低。伸缩仪也存在精度较低的情况,但数字化资料精度略高于模拟资料;压容及体应变仪资料精度较高,但压容仪漂移较大,仪器稳定性不及体应变仪;体应变仪受气压、水位影响较显著。山东各形变台观测贤料总体质量较好,上海余山、江苏常熟台次之,江苏徐州台较其它台受降雨干扰大、漂移大,资料的稳定性及精度较低,说明台址条件是决定观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3.
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重要的边界断裂,其几何结构和运动学性质对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在柴达木盆地西缘、索尔库里盆地南约10km的盐壳区发现一长约14km的古地震地表破裂带。该地震破裂带与阿尔金主走滑断裂近平行,根据几何形态大致可将其分为3段走向不同的次级段落,总体走向为N80°E,但局部段落的走向存在变化。该破裂带的构造样式以挤压隆起、次级断裂、裂槽、三角拉分盆地和断陷盆地为主要特征,多相间出现,是典型的走滑断层上的地震破裂带特征,文中利用野外活动断裂地质填图方法标绘了30余个挤压隆起体。另外,考察中还发现在多数挤压隆起上有多次地震重复活动的证据。根据附近盐壳钻孔年龄和地震裂缝中沉积物的年龄结果推测,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发震时间的下限为全新世。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向E进入大通沟南山,其地貌特征表现为较连续的逆冲陡坎,而向W破裂带逐渐消失。通过地震反射剖面推测认为该破裂带向W与阿尔金断裂平顶山次级断裂相接。作为阿尔金断裂的1个构造节点,平顶山将部分应变传递到青藏高原内部的月牙山-大通沟断裂,其多次活动造成了月牙山东约14km长的地表破裂带... 相似文献
124.
125.
法国DEMETER(Det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Transmitted from Earthquake Regions)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专门针对地震电离层扰动监测的电磁卫星,于2004年发射, 2010年底结束运行,共在轨飞行6.5年,获得3万多条整轨数据,为地震监测及电离层物理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全球科学家利用这颗卫星的数据开展了大量的地震应用研究,发表文章上百篇,将电磁卫星的地震应用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中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于2018年2月2日成功发射,目前已完成在轨测试并交付使用,科学数据也已正式对外发布。如何充分发挥CSES卫星的应用效能,将空间电磁监测向业务化运行转化,总结和思考DEMETER卫星的技术进步、研究成果及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十分重要。因此,本文着重介绍DEMETER卫星在地震监测应用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进展,并结合CSES卫星的设计和运转实践,对未来空间地震电磁探测及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些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6.
以2010年6月~2011年5月三峡澎溪河回水区CO2与CH4通量监测数据为基础,参考澎溪河高阳平湖水域全年4次的24 h昼夜连续跟踪观测结果,对每月各采样点的日通量值进行估算。提出了水下地形划分法和环境因素控制法,将各采样点日通量数据外延至整个回水区水域,并估算了澎溪河回水区水域CO2与CH4年总通量值。研究期间,澎溪河回水区全年各采样点CO2通量均值为(3.05±0.46)mmol/(m2·h);CH4为(0.050 1±0.009 6)mmol/(m2·h)。以水下地形法为基础,该水域全年CO2和CH4总通量分别为40 060.5 t和540.9 t;以环境因素控制法为基础,全年CO2与CH4总通量分别为39 073.0 t和467.2 t。以环境要素控制法为参考,该水域CO2全年平均释放强度为43.26 mmol/(m2·d),在全球水库数据序列中处于中等略偏高水平,CH4全年平均释放强度为1.42 mmol/(m2·d),在全球水库序列中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河流地貌和侵蚀是构造地貌研究的核心内容。90m分辨率的SRTM3数字高程模
型被广泛运用于构造地貌学的研究,但数据空白区是其在河流地貌定量研究中的
瓶颈。对SRTM3数据与中国1∶25万DEM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1∶25万DEM数据在
生成数字河网和河流纵剖面方面不如SRTM3数据,尤其是其在平原区数字河网提
取中易发生错误,但在高山峡谷地区数据质量较好,而这正是SRTM3数据空洞的主
要区域。对比国内外各种SRTM空洞填补方法发现,相对于算法的改进,高精度数
据的参与是填充SRTM3数据空洞的关键。因此,利用SRTM3与1∶25万DEM数据的互
补性,对SRTM3进行数据优化,是现阶段青藏高原河流地貌定量研究的基础。详细
介绍了SRTM3空洞充填的步骤,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