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596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468篇
地球物理   586篇
地质学   1213篇
海洋学   272篇
天文学   91篇
综合类   311篇
自然地理   42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杜国云 《江苏地质》1996,20(1):57-58
作者在野外数学中发现,棒锤山人工露头上存在一条重要的纵向断层,经研究认为、棒锤山纵向断层反映了汤-仑推覆体在其发展中至少存在两次明显的应力释放过程,它可能与两次大的构造推覆及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52.
地质雷达及其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杜树春 《物探与化探》1996,20(5):384-392
本文结合近几年联邦德国在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地质雷达在环境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作了简要总结,文中并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3.
NewEvidenceforEastwardExtensionofLateHercynian-EarlyIndosinianQinlingSeaDuYuansheng;FengQinglai;YinHongfu(FacultyofEarthScien...  相似文献   
54.
公路桥梁的爆破拆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5.
在计算覆盖整个黄晔裂谷200口人工井(包括少部分探井)沉降量的基础上,总结本区二种基本沉降曲线模式。统计出热沉降(St)与初始沉降(Si)之比为0.6,依此为约束条件与大陆岩石圈伸展的地球动力学正演模式进行对比,与简单剪切模式预测的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值及几何效应更接近。进一步证实黄骅裂谷以简单剪切机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更合理,这与著名的以纯剪模式形成的北海伸展盆地不同  相似文献   
56.
煤层倾角与覆岩变形破裂分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下采煤中三带(冒落带、裂隙带、弯曲带)高度的判断是预测采空引起地表变形破坏程度的依据。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 煤层倾角是控制三带高度的最主要因素。建立在实测统计基础上的经验范围值用于三带高度的判断带有一定的人为性。急倾斜煤层中冒落带和裂隙带高度随煤层倾角变化的规律已被褐示[7].通过弹塑性岩石材料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 本文提出了利用应力重分布图判断中、缓倾角煤层采空区覆岩三带高度的方法, 并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57.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菱形块体的地壳运动主要以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红河、澜沧江、龙门山等深大断裂的强烈构造活动为特征,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物质向东侧流动及阿萨姆顶点楔入的作用,使该地区构造活动复杂,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是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的有利地区之一.但由于形变观测资料时空分布的制约,以前很多学者对川滇地区活动断裂的GPS形变研究主要以大尺度为主,主要反映川滇块体的整体运动特征,而对于利用GPS研究各个块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边界带的活动构造的作用缺少深入的分析,本文正是基于1998~2002年间该地区200多GPS点位的三期GPS复测资料(网络工程和973项目),将川滇地区分为9个次级活动块体,计算了各个活动块体的欧拉旋转矢量和主要活动断裂的运动速度,并分析了该地区的应变场特征和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川滇地区活动块体的运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8.
鹤壁市雷暴短时监测和临近预报流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卫星云图数字化资料、雷达探测和雷电定位探测资料对雷暴天气进行短时监测 ,并与多种短期预报方法集成 ,建立时效为 3~ 6小时的雷暴临近预报流程 ,从而达到预测强对流天气之目的。  相似文献   
59.
60.
The Kunlun fault is one of the largest strike-slip faults in northern Tibet, China. In this paper, we focus upon the Kusai Lake–Kunlun Pass segment of the fault to understand the geomorphic development of offset streams caused by repeated large seismic events, based on tectono-geomorphic analysis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combined with field stud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ystematic left-lateral stream offsets appear at various scales across the fault zone: Lateral offsets of small gullies caused by the 2001 Mw 7.8 Kunlun earthquake vary typically from 3 m to 6 m, meanwhile streams with cumulative offsets of 10 m, 25–30 m, 50–70 m, 250–300 m and 750–1400 m have resulted from repeated large seismic event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An average slip rate of 10 ± 1 mm/year has been estimated from the lateral stream offsets and 14C ages of alluvial fan surfaces incised by the streams.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showing tectono-geomorphic features along a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is also presented. The Kusai Lake–Kunlun Pass segmen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morphic features produced by individual large seismic events and long-term geomorphic development caused by repeated large seismic events along a major strike-slip fa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