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4篇
  免费   2607篇
  国内免费   3543篇
测绘学   1394篇
大气科学   2943篇
地球物理   3374篇
地质学   6807篇
海洋学   1877篇
天文学   542篇
综合类   1404篇
自然地理   167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683篇
  2018年   745篇
  2017年   669篇
  2016年   790篇
  2015年   675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874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807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793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499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598篇
  1998年   496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46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31.
中国贵金属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贵金属矿床勘查进展及其主要类型、主要成矿时代、主要矿集区等的分析与归纳,总结了中国金矿床、银矿床和铂族元素矿床的基本成矿规律,并提出它们各自的找矿方向。中国金矿床类型多,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集中在胶东、辽东、华北地台边缘、小秦岭、阿尔泰、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台湾和东南沿海、滇黔桂、陕甘川及长江、黑龙江等主要水系的上游,金矿的找矿方向包括:①老矿区的"探边摸底"和"攻深找盲";②新矿集区的典型研究与采选冶技术改进;③综合利用技术的创新将使相当多的表外矿变为当前可开采的矿床;④新区勘查;⑤加强成矿系列、成矿体系和成矿规律的研究,以理论指导找矿并综合评价。中国银矿以伴生银矿为主,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均可容矿,造山带和盆地区的构造破碎带尤其值得重视。当前需要加强对锰矿区含银性和Mn异常区的研究,尤其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区断裂带与Mn、Ag化探异常吻合地区,应该综合评价。中国铂族元素矿床可以分为岩浆型、沉积型和热液型三大类,可形成于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的各个时代,至少构成8个重要成矿远景区(带),重点放在康滇地轴和二叠纪末期峨眉地幔柱影响到的地区,但华北地台老基底中的原生矿及其周边的砂矿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32.
扰动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通过对沉积底质的改造直接影响沉积物和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营养物质的循环、迁移和存储),对底栖生态系统工程有重要的影响.遗迹化石作为底栖生物活动的载体,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的演化规律,并评价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对生态系统工程产生的影响提供了依据.对河南地区8个寒武...  相似文献   
933.
锦州湾表层海水微塑料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微塑料是全球关注的新兴环境问题,海湾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成为微塑料分布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以锦州湾为研究海域,于2017年10月布设了11个点位开展表层海水微塑料样品采集,在实验室采用湿式氧化法开展样品前处理,应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分析鉴定微塑料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锦州湾表层水体微塑料平均丰度为(0.9...  相似文献   
934.
波浪破碎过程产生的湍流动量和能量垂向输运对于加快海洋上混合层中垂向混合具有显著效果.采用二维实验室水槽中对波浪破碎过程进行模拟.对采集的波浪振幅时间序列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定位破碎波位置,波浪的破碎率随有效波高的增加而增大,波浪谱分析得到的波浪基本周期与有效周期结果相似.实验中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  相似文献   
935.
用钻孔应变观测研究北京地区活断层的现今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断层活动性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了解地震危险性,与地震危险性最直接相关的是现今的断层活动情况.如果对当地断层分布和性质有比较清楚的了解,那么就可以根据位错理论用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反演断层活动.用遗传算法进行这种反演可以在进行全局搜索的同时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北京地区的活断层研究程度比较高,同时有比较密集的钻孔应变观测台站.利用2003-2005年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对北京地区活断层活动的初步尝试性反演表明,在此期间顺义-良乡断层北段和南口-孙河断层东南段的活动可能起主导作用,活动程度与小震活动有关系.  相似文献   
936.
研究分析了静海地磁台2002~2006年观测资料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与邻区ML 4.0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静海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异常形态特征和阈值判据.  相似文献   
937.
花海断裂位于河西走廊西段花海盆地内,总体走向NNW-SSE,长约38 km,为一条隐伏断裂,研究其空间展布、运动性质和活动历史对于理解青藏高原北缘的构造变形和扩展方式有重要意义.基于卫片解译、野外实地和槽探,结合光释光测年和地球物理资料,发现沿双泉子、大泉至小泉一带,发育一段长约8 km的地形陡坎,代表断裂控制下褶皱作...  相似文献   
938.
中国北方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该地区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统,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石炭系发育完整,华北地区普遍缺失下石炭统。87个标准剖面和529个辅助剖面的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早石炭世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存在佳木斯古陆、额尔古纳古陆、中朝古陆、东塔里木─敦煌─中祁连─阿拉善古陆、陇西古陆、准噶尔─吐哈古陆、阿勒泰古陆等;从东至西主要发育松辽海盆、辽东海湾、北山海盆、祁连海、柴达木台地、宗务隆山海槽、塔里木台地、西昆仑海盆、南天山海盆、北天山─准噶尔海盆等海相沉积。晚石炭世海侵范围扩大,佳木斯古陆、额尔古纳古陆仍然存在,中朝古陆已明显缩小至其北部地区,东塔里木-敦煌-阿拉善古陆范围缩小,陇西古陆向西延伸扩大,北准噶尔─阿勒泰连为一体形成古陆;发育松辽海盆、华北海、祁连海、柴达木台地、宗务隆山海槽、塔里木海盆、南准噶尔-博格达山海盆等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939.
舰艇目标航行时往往向水中辐射大量线状谱结构的声波信号,线谱信号检测对舰艇目标的被动探测至关重要.实际水下环境噪声常表现为时域非平稳噪声,常规离散傅里叶变换类线谱检测方法时域积分时,不可避免会引入非平稳噪声背景中出现的短时强干扰噪声,使积分结果中线谱信噪比大幅降低,线谱检测性能急剧恶化.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分段离散傅里叶变...  相似文献   
940.
Surface soil moisture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for various land uses and landforms.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reported potential factors that control surface soil moisture over space or time, the findings have not always been consistent, indicating a nee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factor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static controls of topographic, soil, and vegetation features on surface soil moisture in a steep natural forested headwater catchment consisting of three hillslope units of a gully area, side slope, and valley‐head slope. Using a simple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static factors on surface soil moisture at depths of 0–20 cm at 470 points in 13 surveys, we addre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oil moisture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an of surface soil moisture was in the decreasing order of gully area > valley‐head slope > side slo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surface soil moisture showed a convex‐upward shape in the headwater catchment, a negative curvilinear shape in the gully area, and positive curvilinear shapes at the side and valley‐head slopes. At the headwater catchment and valley‐head slop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of soil porosity and negative contributions of slope gradient an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e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urface soil moisture under wetter conditions, whereas positive contributions of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and negative contributions of vegetation density we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urface soil moisture under drier conditions. At the side slope underlain by fractured bedrocks, only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vegetation density were observed to b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Surface soil moisture in the gully area was mainly affected by runoff rather than were static features. Thus, using hillslope units is effective for approximately estimating the hydrological behaviours of surface moisture on a larger scale, whereas dependency between the main static factors and moisture conditions is helpful for estima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surface moisture on a smaller sca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