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4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1228篇
测绘学   364篇
大气科学   908篇
地球物理   693篇
地质学   1812篇
海洋学   537篇
天文学   186篇
综合类   306篇
自然地理   37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利用WorldView-2四波段卫星数据和电子海图数据,基于改进的耀斑改正算法和双波段比值算法,反演获得了3处典型海域的浅水水深。通过不同海域、不同耀斑条件下水深反演实验,探讨了RED,NIR波段在典型四波段水深反演中的作用和影响,发现在双波段比值法水深反演中,引入RED+NIR波段进行耀斑改正处理,可以增加珊瑚、海藻等绿色物质覆盖海底的反射率,有效地提高该类海域的水深反演精度。基于耀斑改正的多光谱水深反演方法,适用于中轻度耀斑条件下,水质较清澈的浅海水深反演,可在国内外典型四波段卫星数据水深反演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2.
New material of Strenulagus solaris, a stem lagomorph, fr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ddle Eocene Irdin Manha Formation at the Irdin Manha and Huheboerhe localities, Erlian Basin, Nei Mongol, China includes remains of isolated cheek teeth, fragmentary upper incisors(d I2) and postcranial elements, reported from the speci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arsal bones display advanced features, such as a wide calcaneofibular articulation surface and,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hypsodonty, the new data document the early stage of lagomorph evolution in the Middle Eocene of the Erlian Basin. This finding is stratigraphically well constrained and probably predates that of the type material of S. solaris from the Khaychin Formation, Bugin-Tsav Basin, Mongolia.  相似文献   
263.
利用IPCC发布的5个全球气候模式在高(SRES A2)、低(SRES B1)两种不同排放情景下的预报集成结果,对21世纪大尺度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对西北太平洋夏季热带气旋(TC)的频数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两种情景下热带西北太平洋均呈现500 hPa位势高度偏高、太平洋东部海表温度偏高、低层菲律宾以东为异常反气旋性环流控制的特征。这种大尺度环境不利于TC生成,在高排放情景下或21世纪中叶后该环境特征更显著。未来TC频数总体呈减少的趋势,低排放情景下的TC频数变化趋势比高排放情境下平缓,TC频数存在年代际和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264.
渤海—鲁西地区的白垩早第三纪火山岩在渤海东部主要沿郯庐断裂带呈北北东向分布,在渤海西部和鲁西地区主要沿北西向断裂带分布。白垩纪火山岩以安山岩类为主,早第三纪以玄武岩类为主,玄武岩浆源于富集型地幔,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但明显亏损Yb、Ni和Cr等元素。火山岩的Sr和Nd同位素初始比值结果表明白垩纪的火山岩来源于Ⅱ型富集地幔,而早第三纪火山岩来源于接近原始地幔的略富集型地幔。这可能由于早第三纪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致使上地幔深部的亏损型物质上涌参与岩浆活动,与富集型地幔混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5.
Traditionally the Chinese South Tianshan has been regarded as a late Paleozoic orogenic belt.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architecture of the reg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rst evidence of Cambrian–Ordovician MORB-type basalts and adakitic diorites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Yili plate in China. Basalts from Xiate in southwestern Tianshan show a typical transitional (T-) MORB and ferrobasalt composition, which indicate a formation at a propagating spreading ridge. The basalts give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crystallization age of 516.3 ± 7.4 Ma by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and have experienced contact metamorphism due to the intrusion of a dioritic pluton. The dioritic pluton has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crystallization age of 470 ± 12 Ma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mbling that of adakitic rocks. The pluton is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garnet amphibolites from thickened lower crust in arc or continental collision settings. The basalts and diorites are considered to outline the eastern extension of the early Paleozoic suture zone, the Nikolaev Line, which stretches east–west for hundreds of kilometers between the Northern Tianshan and Central Tianshan terranes of Kyrgyzstan. Our findings substantiate that the Yili and Central Tianshan plates were separated by the early Paleozoic Terskey ocean. The Terskey ocean probably closed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late Ordovician (Lomize et al. in Geotectonics 31(6):463–482, 1997), resulting in the final amalgamation of the Yili and Central Tianshan plates. Consequently, an early Paleozoic suture zone is documented in the Chinese Tianshan region, which is most likely represented by the North Nalati fault.  相似文献   
266.
固体化学盐样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的矿产资源,目前缺乏盐湖样品分析相应的国家标准,在分析固体化学盐样的实验室对该类样品的分析方法没有统一规范,因此对固体化学盐样监测数据的合理性检验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 0130—2006),介绍了氯化物及硫酸盐型固体化学盐样检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及判断方法,包括在样品加工过程中掌握矿区的盐样类型,提供水分的检测数据;将盐样分析数据的离子质量分数换算为化合物质量分数时,要正确把握各种化合物的换算顺序和原则;利用阴阳离子平衡原理初步判断样品分析质量;充分了解样品的分析结果,根据配盐后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通过分析元素加和判断样品分析质量;通过离子间的关系、加标回收和重复性实验、不同分析方法比对来判断样品分析质量。简要提出了氯化钠、氯化钾、高纯氯化镁、高纯氯化锂等特殊固体盐样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固体盐样实验室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67.
根据Aqua MODIS 2级云产品和Cloudsat的2级产品资料,结合降水数据和MODIS L1B级辐射率数据,对发生在京津冀地区夏季的三次强降水过程中冰云的宏微观物理量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究这些物理量和降水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平分布中,强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高值区内云相为冰云,冰云云顶高度在8~17 km,冰云粒子有效半径、冰云光学厚度、冰水路径分别最高可达60 μm、 150、 5 000 g?m-2;冰云光学厚度、冰水路径、冰云云顶高度随降水强度增大而增大。在垂直分布中,冰云主要分布在3.5 km以上,发生强降水站点的冰云为深对流云,冰云粒子有效半径、冰水含量、冰云粒子数浓度分别最高可达150 μm、 3 000 mg?m-3 、 500 L-1;冰云粒子有效半径高值区存在于云层中下部,且随高度上升而减小,冰云粒子数浓度高值区存在于云层中上部,且随高度上升而增加,冰水含量高值区则存在于云层中部;冰云粒子有效半径、冰水含量、冰云粒子数浓度在9 km以上随降水强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68.
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6—2008年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及驱动力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十分迅速,尤其是随着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战略的提出及逐步实施,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更快,并且城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增加是其重要原因;2)建设用地结构的信息熵指数逐渐增大,土地职能类型逐渐多样化,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均衡,并且建设用地的效益也在不断提高;3)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人口增长、城镇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基建需求具有很强的相关性;4)与全国和其他区域相比,驱动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力量具有特殊性,快速城镇化进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基础设施需求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而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及工业化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一般驱动力;5)经济发展水平高和城镇化进程快的中原城市群地区,特别是郑州、洛阳、新乡、焦作等地市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空间。  相似文献   
269.
跨海大桥高程基准统一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高程异常差的GPS跨海水准新方法,给出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案,对用垂线偏差、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求解高程异常差方法的精度和实用范围作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垂线偏差的高程异常差拟合方法适用于距离约5 km的高程传递.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程异常差拟合方法,在平原地区,当GPS和水准重合点的点数较多、点位分布较合理时,跨距可以达到30 km.而基于神经网络进行高程异常差拟合适用于距离约10 km的高程传递.  相似文献   
270.
新元古代沉积变质铁矿床是继大氧化事件(GOE)后,沉积间断10亿年(~1800 Ma至~750 Ma)之后,再次大规模出现的一种沉积铁建造类型。这类铁建造与新元古代冰碛岩密切伴生,是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的重要证据。文章选择与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有关的沉积变质赤铁矿床—库鲁克赛铁矿进行研究,通过锆石U-Pb定年和区域地层对比工作限定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末期—南华纪早期。锆石年龄谱值对比和岩相学研究表明,铁矿床中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青白口系下部独断山组石英砂岩地层。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库鲁克赛铁矿形成于相对富氧或者从贫氧向富氧变化的环境,其成矿元素应主要与陆源物质风化有关,可能有少量成矿元素来自于低温海底热液或海水。笔者认为,库鲁克赛铁矿的形成与成冰纪冰水沉积作用有关,来自冰下水体、从冰下通道中流出的富铁缺氧水溶液与富氧的表层海水混合时,成矿元素快速氧化沉淀,胶结冰水中的近源砾石,进而形成了此种富铁砾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