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0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1246篇
测绘学   370篇
大气科学   668篇
地球物理   807篇
地质学   2362篇
海洋学   767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402篇
自然地理   57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1.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港区自然环境变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12.
在分析1987—1988年两年间Geosat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南海海面月平均风速和月平均有效波高的分布,以及沿南海NE-SW向的风、浪年变化特征;并与船舶报资料作了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该高度计遥感资料与常规资料(船舶报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13.
海洋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的定量、半定量研究,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难题之一。本文是从沉积物不同成因组分的含量入手,研究冲绳海中段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的一种尝试。首先介绍了常规法(即镜下鉴定和统计)和碳稳定同位素示踪法的基本途径和计算模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其次,根据沉积物的具体情况,选择比较合适的方法,定量估算了各站各成因组分的含量。最后根据估算结果,编绘了主要成因组分含量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614.
浙江海洋大学全永波教授团队凝聚10年来对区域海洋公共治理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出版了《区域海洋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年10月出版)。本著作基于公共治理理论和区域治理理论,融合了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开展研究,立足把区域海洋公共治理视作建设海洋强国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构成,在海洋治理的“现代化”语境下,以“公共治理”为切入点,系统开展了区域海洋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研究,在分析现有区域海洋公共治理多重范畴基础上开展国际比较和国内现状研究,着力探索构建多层级区域海洋共治体系,以推进建设海洋强国为根本,从理论基础、模式建构和机制优化等方面探索区域海洋公共治理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615.
瑞利波"之"字形频散的正演及实践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瑞利导波一般存在多个模式。假定检波器在各频率上接收到的信号为位移最大的那个导波模式,由此可得到一条理论频散曲线。将理论曲线与实测成果进行对比,其吻合程度很好。由此可说明,所用正演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616.
Sun-photometer measurements at Hefei, an urban site located in central East China, were exa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of aerosol loading and optical properties. It is found that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OT) keeps higher in winter/spring and gets relatively lower in summer/autumn. The large AOT in winter is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sulfate/nitrate aerosols, while in spring dust particles elevate the background aerosol loading and the excessive fine-mode particles eventually lead to severe pollution. There is a dramatic decline of AOT during summer, with monthly averaged AOT reaching the maximum in June and soon the minimum in August. Meanwhile, aerosol size decreases consistently and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 (SSA) reaches its minimum in July. During summertime large-sized particles play a key role to change the air from clean to mild-pollution situation, while the presence of massive small-sized particles makes the air being even more polluted. These complicated summer patterns are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three key processes that are active in the high temperature/humidity environment concentrating on sulfate/nitrate aerosols, i.e., gas-to-particle transformation, hygroscopic growth, and wet scavenging. Regardless of season, the increase of SSA with increasing AOT occurs across the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bands, suggesting the dominant negative/cooling effect with the elevated aerosol loading. The SSA spectra under varying AOT monotonically decrease with wavelength. The relatively large slope arises in summer, reinforcing the dominance of sulfate/nitrate aerosols that induce severe pollution in summer season around this city.  相似文献   
617.
川西高温水热活动区深部热结构的地球物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高温水热活动区是地热学研究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温泉、热泉点分布广泛,这些温泉大多沿北西-南东向的金沙江断裂、德格-乡城断裂、甘孜-理塘断裂、鲜水河三条主断裂呈条带状分布.对此高温水热活动区开展地热学分析,是研究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开发利用川西高原地热资源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实测氦同位素所发现的壳幔热结构比,依据重力、航空磁法、地震资料,采用反演莫霍面、居里面深度等方法,对川西高温水热活动区的深部热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中高温热泉密集出露的巴塘、理塘以及康定水热活动区的典型壳幔热流构与深部背景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氦同位素热流估算的深部热流结构与地球物理异常结果保持较好的对应关系.川西地区热流结构中地壳、地幔的热贡献比较接近:巴塘地区平均Qc/Q=51.38%、理塘地区平均Qc/Q=54.39%、康定地区平均Qc/Q=42.42%.川西地区表现出了"温壳温幔"型的深部热结构,但温地壳背景下形成较高地表热流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18.
目前,对于大庆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成果仅局限在深部构造上,该地区从未开展过针对近地表隐伏断裂的探查工作.本文采用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方法,查明了克山—大安断裂嫩江组以上地层的详细地层信息以及断裂的展布形态;同时,在主干断裂上覆的背斜构造中,发现了许多次级断裂,这些次级断裂在前人的成果中并未提出过,并且在本区的断裂-褶皱构造体系中,次级断裂的活动特性同样受主干断裂活动的影响;然后通过钻孔验证,证实了浅层反射地震勘探结果的可靠性,并且确定了次级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最后综合编制了松辽盆地长垣隆起地区浅层地质模型,并讨论了本地区的构造体系受晚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构造特征.本次研究中的方法和成果可为大庆市城市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选址和大庆油田安全高效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为其他地区开展近地表断裂探查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本地区浅层地质构造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填补该地区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构造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619.
在多孔隙含水层中地面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信号呈现多弛豫衰减特性,常规盲源分离方法和单指数拟合方法引起信号严重失真和信息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的随机噪声背景下多弛豫SNMR信号的提取方法.根据SNMR信号的衰减特征,设计了精确刻画SNMR信号且与随机噪声不相关的离散衰减余弦冗余字典.其次,针对多弛豫SNMR信号稀疏度未知的问题,通过设置合理的残差比阈值控制迭代次数,改进了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eneral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gOMP)算法,使得该方法应用于SNMR信号的提取时,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普适性.再次,鉴于SNMR测量数据为多次独立重复采集的结果,提出了基于数据流的SNMR信号提取策略,在提高算法鲁棒性的同时,保证了信号提取结果的唯一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证明了基于gOMP算法的稀疏表示方法可以显著地提升多弛豫SNMR信号的提取质量,降低随机噪声对含水层反演结果的影响,提高SNMR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620.
The July 3, 2015 Pishan MS6.5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intersection area of the Tarim block and West Kunlun block where the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have become active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seismicity parameters of the earthquake sequences such as the b-value in the Pishan region and its vicinity. In addition, we also relocated the aftershocks of the Pishan MS6.5 earthquake using the seismic phase report by the double-difference metho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in the rupture zone are analyzed. The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