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0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1246篇
测绘学   370篇
大气科学   668篇
地球物理   807篇
地质学   2362篇
海洋学   767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402篇
自然地理   57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81.
482.
Local scour induced by upstream riverbed level lowe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nzhao Li  Meilan Qi 《Natural Hazards》2015,77(3):1811-1827
  相似文献   
483.
日喀则蛇绿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旗 《岩石学报》2015,31(1):37-46
日喀则蛇绿岩是中国最著名的蛇绿岩,但是,许多问题存在争论,许多现象没有搞清楚。文中讨论了日喀则蛇绿岩中一些重要的现象以及对目前发现的许多矛盾如何考虑的问题。例如,(1)日喀则蛇绿岩中是否存在席状岩墙群?是否存在席状岩床群?本文认为,席状岩墙群应当是存在的,因为有不对称冷凝边出现。而席状岩床群可能是有问题的,岩床作为侵入体可以出现在许多地方,但是,蛇绿岩中不可能出现席状岩床群,尤其还把它作为蛇绿岩岩石组合的一个单元。笔者认为,所谓的席状岩床群可能是席状岩流群,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是玄武岩单元下部的成员。(2)日喀则蛇绿岩是否统统是蛇绿岩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雅鲁藏布江东西两段出现的岩石组合及其产出背景与日喀则地区的蛇绿岩明显不同,其中有些可能未必是蛇绿岩。(3)自1972年彭罗斯会议以来,蛇绿岩研究发展到现在,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文中回顾了蛇绿岩的定义及其构造意义,指出1972年彭罗斯会议关于蛇绿岩的定义仍然是适用的。蛇绿岩可以概括为洋壳+地幔,这个洋壳来自板块扩张脊,是年轻的;这个地幔是大洋岩石圈地幔,也可能保留有古老岩石圈地幔的印记。蛇绿岩产于板块扩张脊,这是蛇绿岩构造含义的唯一解,蛇绿岩不存在多解性。(4)日喀则蛇绿岩的许多基本观点主要是法国学者提出来的,如关于岩床群的见解,慢速扩张的见解等。但是,上述见解是否都是对的是需要思考的。日喀则蛇绿岩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当很好利用这个条件,努力把我们的研究做好,为全球蛇绿岩研究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84.
额尔齐斯碰撞带东段结构与形成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洪涛  相鹏  游军  张连昌  吴楚  吴琪  徐兴旺 《岩石学报》2015,31(2):571-593
阿尔泰地体与萨吾尔岛弧之间的额尔齐斯碰撞带其结构与形成时代是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报道了额尔齐斯碰撞带东段结构与形成时代的研究结果。新的结果显示:额尔齐斯碰撞带东段由4个走向NWNNW陡立的韧性变形带组成,剖面上呈扇状挤压变形的结构;这4个韧性变形带的应变类型为收缩应变与平面应变;片理带的变形从宏观到微观都表现出对称的结构,不同变形带不同地段可具变化的流动方向而表现出"奶油饼结构",其可能整体形成于共轴挤压机制;玉勒肯与老山口韧性变形带花岗闪长质糜棱岩、花岗闪长质超糜棱岩中变质重结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韧性变形时间约为360Ma。这可能意味着早石炭世时卡拉先格尔地区已进入碰撞阶段,即萨吾尔岛弧与阿尔泰地体间在360Ma时已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485.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t of bulk geo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data from a paleoweathering profile located in Zunyi District, Northern Guizhou, China. It was formed at the top of the Hanjiadian Formation of the Lower Silurian. A truncated, argillic, gleyed, kryptic paleospodosol is recognized in the paleoweathering profile. Ratios of immobile elements (Ti/Zr, Ti/Al) and their binary (e.g., Nb vs. Zr/TiO2 and Th/Sc vs. Zr/Sc), triangular diagrams (La-Th-Sc, Th-Sc-Zr/10, Zr-Cr-Ga) reflect that the Gaojiayan paleosol is the product of in-situ weathering of gray-green silty mudstone of the underlying Hanjiadian Formation.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s indicate K enrichment and Na enrichment in the upper and lower portions of paleosol,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both are the results of transgression, which brings substantial concentrations of such elements as K, Na, and Sr. In particular, K enrichment is achieved by the illitization of kaolinite.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 of terrestrial vascular plants also enhance K concentration, especially at the top of the paleosol. Na enrichment is a consequence of albitization and/or adsorption by clay minerals through cation exchange. The mass distributions and relative mass change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 in the studied profile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zonation. Three peaks in total REEs content are observed, indicating two paleoclimatic or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paleoclimate changed first from warm and humid to cold and dry and later, to dry and lightly warmer. The corresponding soil environment varies from weakly acidic to strongly alkaline and later, to weakly acidic. Mass trans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Es and several transition metals suggest that the Gaojiayan paleosol may have undergone top erosion.  相似文献   
48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应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之中,成为"五位一体"。这项发展战略将对我国今后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出发点,根据自然条件及其发展效应概括了八种不同的城镇群发展类型,指出了现阶段因地制宜发展城镇群的必要性;并针对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讨论,重点针对普遍存在的水、土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极端自然灾害问题、大型工程建设与发展的综合环境不良效应问题,环境污染的危害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分析讨论,作者对城镇建设划分为五个级别,并分别探讨了不同层次城镇的功能,强调了城乡一体化以及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87.
贵州施秉白云岩溶蚀特性及孔隙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贵州施秉白云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白云岩的溶蚀特性及孔隙特征,结果显示:(1)在众多影响施秉喀斯特发育的因素中,矿物成分是最基本的内因,水是最关键的外因,孔隙结构起辅助作用。(2)极细晶白云岩的单位表面积溶蚀量一般大于细晶白云岩的,在晶粒相同的情况下,白云岩的溶蚀量与Ca O和Mg O的含量分别成正比,且Mg O的含量影响较Ca O大。(3)施秉白云岩溶蚀速率不仅受岩石矿物颗粒粒径大小的控制,还受岩石内部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颗粒粒径越大,孔隙度越高,连通性越好,越有利于水溶液进入,溶蚀量也就越大。(4)施秉白云岩的溶蚀特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把各个因素分离开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逐个作详细的分析研究,然后综合起来,才能对喀斯特发育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88.
沉积岩物源分析对揭示盆地物质组成、储集岩性质及古环境恢复等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文中对藏北羌塘盆地角木日地区中二叠统龙格组的钙质泥岩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比值及稀土元素配分方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龙格组钙质泥岩样品具有中等轻稀土元素分异((La/Sm)N=2.50~5.41),重稀土元素比较平坦((Gd/Yb)N=1.32~2.47),具有微弱的Eu负异常;Sr/Ba,V/Cr,Ni/Co,Ceanom及δEu等相关参数综合显示,研究区中二叠纪时期整体表现为海相氧化环境;样品Rb/Sr比值及La/Th-Hf,La/Sc-Co/Th,Th/Sc-Zr/Sc关系图解综合说明龙格组钙质泥岩物源区风化作用较弱,源岩主要为安山岩;通过对沉积岩La/Sc-Ti/Zr,La-Th-Sc和Th-Sc-Zr/10等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分析,综合表明区钙质泥岩物源区的构造背景主要为大洋岛弧型。  相似文献   
489.
传统的RTK(实时动态定位)终端检测采用静态基线数据解算的方法,该检测方法与RTK终端实际动态应用场景不符,无法满足动态检测需要。通过研制高精度的车载导航基准设备和开发车载动态检测软件,同时解决车载设备数据的同步问题,提出基于车载移动平台的实时动态RTK终端检测技术。车载基准设备和待检测设备可以动态解算同源数据并实时上发结果,软件处理中心通过比对处理解算结果,对待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所得的车载系统可稳定运行,并实现动态检测过程。同时,在良好的观测条件下,检测精度平面方向达到1cm,高程方向达到2cm,实现高精度实时动态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0.
Road interchanges are a major pattern type in road networks. Recognition of road interchanges benefits automated road network generalization, car navigation and traffic flow analysis. This study first investigated several existing approaches to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interchanges in a road network, and determined that the recognition of characteristic road intersections is essential for the effective detection of interchanges. Severa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nine types of road intersections for interchange detection and to analyze characteristic ones. Furthermore, an approach to the detection of both intersections and segments of interchanges was proposed and validated. The road networks across different scales were tested and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T‐shaped and Cross‐shaped junctions are very common in road networks, but they are not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ones for interchange detection; (2) the y‐shaped, Y‐shaped types, X‐shaped, Fork‐shaped and Multi‐leg may be the characteristic types for interchange detection; (3) the proposed approach to detecting interchanges is effective, and most of the intersections and segments of interchanges can be detected. In addition, taking multiple characteristic types into consideration for interchange detection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