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900篇
测绘学   465篇
大气科学   339篇
地球物理   441篇
地质学   1656篇
海洋学   62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34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祁连山哈拉湖坳陷与已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祁连山木里地区有相似的成藏条件,是高原冻土区水合物勘查的重点区域.为了调查祁连山哈拉湖坳陷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查明冻土层厚度及断裂分布特征,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哈拉湖地区进行了测量,从电性结构特征测区内划分了3个凹陷区、2个凸起区和26条断裂,分析了哈拉湖地区冻土层发育特征.结合测区内构造条件、冻土条件及顶空气甲烷异常区,指出哈拉湖南部和北部靠近断裂附近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较有利.  相似文献   
722.
漠河盆地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前景,了解盆地内冻土发育状况对评价水合物资源潜力和有利区优选十分重要.在东北漠河地区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的剖面测量工作,目的之一是查明工区内冻土层埋深厚度以及空间分布.本文通过对东北漠河盆地北部冻土层电性特征的分析,依据冻土层的高阻特性进行了厚度识别和划分,勘探结果显示,漠河盆地北部冻土呈岛状分布,冻土分布特点为北厚南薄,西部薄,中东部厚,最大厚度为120m,平均厚度40~ 80m,反映了该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良好的冻土条件.  相似文献   
723.
以往研究表明冻土层及断层是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重要成藏要素,为了研究木里天然气水合物地区的断层及冻土层分布情况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木里试验区进行了冻土层及断层构造调查.依据试验区电性结构划分出了5组断层和4个断层构造发育区,其中F3断层发育规模最大.试验区冻土层发育不均匀,平面以岛状特征分布,平均厚度超过60m,划分了3个冻土层发育区.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与冻土层、断层构造之间的关系,结合冻土层及断层构造条件,试验区东部F3-3至F3-5及F4断层附近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有利区.  相似文献   
724.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在“死频带”(500~5 000 Hz)内,容易引起视电阻率与相位曲线畸变.为获得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高质量AMT数据,在青藏高原冻土区开展了AMT采集试验研究,涉及到5个采集参数,分别为采集时段、采集时长、天气、电极距与测点密度.通过参数对比试验发现:为获取高质量的AMT数据,采集时段应选择在下午至晚上区间,采集时长≥40 min,选用较小的电极距(50~ 100m),选择多云或阴天进行采集,此外,采用密度较高的点距布设(点距100m或更小)有利于构建准确的电性模型.  相似文献   
725.
为满足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区对海底环境长期原位监测的需求,研发了坐底式潜标观测系统(海底观测基站),该系统是研究海底尤其是天然气水合物区海底环境特征的关键技术手段,可用于采集海底边界层位长期连续环境参数,评估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为安全有效地使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坐底式潜标观测系统采用坐底式设计,最大工作深度4 000 m,搭载了甲烷、二氧化碳、温盐深、溶解氧、浊度计、透射计、声学多普勒剖面仪以及定点海流计等传感器,通过声学释放器丢弃抛载锚完成上浮回收。研制完成后,成功在南海北部陆坡区进行了试验性应用,顺利完成回收,并采集到试验站位海底边界层位预定观测的各海洋物理化学环境参数。本系统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180天,并可根据需求增加电池仓,延长观测周期,使长期监测能力覆盖整个水合物开采周期,可对开采前、中、后海底甲烷的泄漏情况进行对比,并对甲烷的来源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6.
晚第四纪以来,因古气候和海平面发生多次变化,南海西北部经历了海岸线变迁和海陆演变多个过程。利用钻孔测年和高分辨率单道地震资料开展对比、划分了7个主要地震反射界面并确定其时代。同时基于现今水深数据,依据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和地层厚度,对海南岛西南海域晚第四纪(100.1~40.7 kaBP)以来的古水深和海岸线进行反演。反演结果表明,100.1 kaBP时,海南岛西部、西北和南部局部地区海岸线向海方向移动, 陆域面积略微增加, 海域陆架较窄,最大水深超过550 m,海底地形以陆坡深水区为主。78.1 kaBP时,海南岛西部海岸线发生较大规模迁移,陆域面积增加,陆架变宽,海底地形平缓。大部分区域水深均小于200 m。49.9~40.7 kaBP,海南岛西部陆域面积进一步扩大,海底地形平坦,水深变浅,地形以陆架区浅水区为主。研究表明,100.1~40.7 kaBP以来研究区的水深变浅,地形变为平缓,海岸线向海迁移,区域古气候、海平面变化以及物源供应对塑造海底地形地貌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7.
For the problem of in-flight test sit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for the FY-1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onboard sensor's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channels,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calibration method,satellite-ground synchronous observation data acquired at China Dunhuang Calibration Test Site,parameter derivation and radiative transfer computation during the calibration,and the calibration result analysis.At FY-1D seven channels (with central wavelength at Channels 1:630 nm,2:865 nm;6:1610 nm;7:455 nm,8:505 nm;9:555 nm;10:932 nm),calibration coefficients obtained during the ground site calibr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respectively of prelaunch calibration.It is demonstrated that results of FY-1D onboard two sensors' (A and B) at channels 1,2,6 and 10 were close to pre-calibration,and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of Gobi desert reflectance computed using test site and pre-launch calibration coefficients was no more than 2%. At other channels,large pre-launch calibration errors resulted in a poor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est site and pre-launch calibration.The errors can be corrected by the test site calibration results. Based on a rough estimation,the overall error of the calibration was about 6%. The paper also presented the in-flight vicarious calibration at the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channels of FY-1C sensor A which was launched in 1999 and has been put into operational mode since 2002.The results exhibit that FY-1C sensor's response has 23% attenuation at Channels 7 and 8,while only minor degradation at the other channels was found. During the mission,calibrations were also conducted at NOAA-17's Channels 1 and 2 (1:430-830 nm,2:500-1072 nm).A very good consistency has been achieved between the test site and pre-launched calibr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728.
利用各频率观测值间物理上的相关性,采用数学变换得到一个含有双频原始载波观测信息的虚拟观测值,与双频数据按长波长特性进行多频组合来放大周跳。对探测出的周跳候选值利用Melbourne-Wubbena组合及多项式拟合作为两个判别条件来进行甄选,达到了实时修复双频原始载波相位观测值周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9.
位于浙西北安吉港口的铅锌银(钼)多金属矿床,是新近在钦杭成矿带东北缘发现的一个产于大陆环境且具较好前景的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区坞山关杂岩体三套岩性单元、细粒花岗岩和方铅矿铅同位素的全面对比研究,探讨了矿床的铅物源岩浆岩.矿区中的方铅矿为含较高放射性成因铅的J-型铅,在铅同位素的V1-V2和△γ-Δβ图解中,本次研究的样品分别落入华南和岩浆作用上地壳混合地幔铅范围,显示出方铅矿与华南地球化学省壳幔混合岩浆作用的密切关系.矿区铅锌矿体的方铅矿铅同位素比值显示其具有共同的物质来源,并基本保持了细粒花岗岩206Pb/204Pb值的特征,而207Pb/204Pb值具有坞山关杂岩体和细粒花岗岩混合的特征,208Pb/204Pb和208Pb/206Pb值则仅显示出与细粒花岗岩最相近.方铅矿铅同位素比值特征和比值等值线分布形式显示,铅主要来源于细粒花岗岩,杂岩体对铅成矿贡献了少量的206Pb和207Pb,矿区地层对铅成矿贡献了一定的208Pb.安吉矿区进一步针对铅的找矿工作围绕细粒花岗岩展开,取得成果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730.
南海北部神狐陆坡限制型滑塌体特征及成因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滑塌体是深水沉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滑塌体沉积有助于揭示深水沉积过程。利用高精度多道地震资料,首次在南海北部神狐陆坡段发现了规模逾千平方千米的限制型滑塌体,它在顺坡滑塌时,未能超越下坡地层的围限,突然终止于下坡未变形地层中,因此陡冲斜坡两侧的地震相特征发生截然的变化。滑塌体整体呈楔形,内部呈杂乱反射,前端存在逆冲断层以及挤压褶皱。由于顺坡滑塌距离较短,因此与非限制型滑塌体相比,限制型滑塌体内部地层连续性较好。结合神狐滑塌体地震反射特征并通过与世界典型滑塌体的对比,可知滑塌体的厚度、地形坡度二者共同控制了神狐滑塌体的发育类型,前端地形突起对其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