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2篇
  免费   1331篇
  国内免费   1513篇
测绘学   843篇
大气科学   1101篇
地球物理   2533篇
地质学   4577篇
海洋学   804篇
天文学   356篇
综合类   459篇
自然地理   74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638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961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1096篇
  2004年   1055篇
  2003年   770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德令哈6.6级地震前卫星红外长波辐射OLR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松涛  孙洪斌 《高原地震》2003,15(3):42-44,51
应用NOAA卫星资料反演的地震长波辐射值OLR对2003年4月17日发生在青海省德令哈西的6.6级地震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1月起OLR距平值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区域。  相似文献   
132.
赣东北前震旦纪陆内叠加褶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南古陆与华夏古陆拼接带北西侧前震旦纪地层中存在着近东西向褶皱叠加在早期近南北向褶皱上的现象,这是怀玉地块向西拼贴、华夏古陆向北西碰撞拼接过程中构造应力向陆内传递时形成的构造变形系统。叠加褶皱与拼接带具有成生联系,且各自代表了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特点。这一构造系统形成于前震旦纪,可能与格林威尔(Grenville)造山运动相当。  相似文献   
133.
盆地岩石圈结构与油气成藏及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大陆岩石圈研究现状和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岩石圈结构特征,指出在古裂谷、褶皱带或区域性深断裂等陆壳构造薄弱带上发育起来的多期叠合盆地,具有很好的含油气前景。大型含油气盆地往往存在地幔上隆、地壳减薄和地壳内低速层,盆地基底沉降与盖层沉积厚度较大。适度的后期构造活动改造和岩浆活动有利于沉积盆地内油气生成与保存。  相似文献   
134.
Andesitic pillow lavas containing biogenic, solid bitumen (SB) are a constituent of a Neoproterozoic volcanosedimentary sequence (Teplá-Barrandian unit, Bohemian Massif) in the Mítov area of the Czech Republic. A black shale formation that is crosscut by these andesitic basalts is 565 Ma old. Carbon disulfide extracts of two powdered samples of SB contain 0.2 and 0.3 ppm of C60, respectively, as determined by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peak assignment based on retention time is fully supported by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I-MS). No C70 was detected, nor was C60 found in two other SB samples from this locality. Other investigated carbonaceous samples from Bohemia (coals and anthracites of Upper Paleozoic age and anthraxolite, graphitoids, and graphite of Upper Proterozoic age) did not contain fullerenes at concentrations above the detection limit of 0.01 ppm. The absence of C60 in these samples was confirmed by EI-MS. The proposed mechanism of fullerene formation involves a primary algal phase, generation of a hydrocarbonaceous mixture in the course of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series, and their high-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extrusion of basalt. An important feature for fullerene conservation was the enclosure of fullerenes in SB with a structure similar to glasslike carbon, where the fullerene was protected against oxidation.  相似文献   
135.
目的:针对射线透射图像中轻物质的自动识别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方法:提出了基于轮廓特征和灰度特征的识别算法,结果:详细地阐述了利用识别算法进行识别的过程;结论:给出了识别算法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6.
Blade算法的产生是根据地震点的分布寻找地震断层,其优势在于能从较稀疏的点分布中找出线型条带模式,但不足的是完全不考虑地震的震级屑性。针对Blade算法的几个不足之处逐步改进,提出了震级加权四指标Blade算法。算法主要的改进体现在:①引入以震级为变量的权重函数,体现了高震级地震的控制作用,通过模拟与实例比较了三种权重函数的效果;②改进原方法中所挑出的Blade中心必须有地震点,引入四指标评价体系代替原方法的二指标评价体系,同时还根据指标值将挑选出的线型条带修正到更淮确的位置。将原算法与改进算法应用于华北地区4级以上的地震数据集以按寻地震带,结果表明,震级加权四指标Blade算法较Blade算法有显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7.
轴地壳岩浆房是活动扩张中心海洋地壳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轴地壳岩浆房通过深部岩浆源的补充,内部岩浆的同化熔融、结晶分异等岩浆房过程,其中的岩浆会破裂上覆的岩石层形成岩浆破裂,并沿岩浆破裂继续向上迁移。本文建立了岩浆迁移的层流模型,从理论上对岩浆迁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将遗传算法引入到该问题中来,用遗传算法求解了描述岩浆驱动破裂传播的积分方程。如果假设岩浆破裂在远离破裂末梢处的权限宽度为1M,则靠近末梢,破裂的宽度逐渐加大,在末梢处宽度为2m左右。并根据文献对岩浆流体的一些观测参数计算得出,岩浆破裂权限宽度不会很大,一般在1m左右的量级。  相似文献   
138.
上二叠统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和最深刻的环境变化。对上二叠统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精细 描绘,建立高分辨率的地层序列,是深入了解此次事件及其演化的基础和关键。基于钻测井、岩心观测及地球化学分析测 试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并运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黔西盘县上二叠统煤系进行了米氏旋回的识别和划分,结果表明,研究 区上二叠统煤系记录了稳定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天文轨道周期对其沉积过程具有明显影响,由长、短偏心率、地轴斜率和 岁差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分别为16.06~17.24 m、5.39~5.70 m、2.11~2.15 m、1.12~1.21 m,长偏心率周期对地层中沉积 旋回的控制和影响最强。对长、短偏心率周期进行滤波分析后,建立了上二叠统煤系“浮动”天文年代标尺,为约束同沉 积火山事件层(Tonstein) 的形成及其持续时限提供了年代学依据。以区域等时对比效果明显的长偏心率旋回为标尺,并结 合旋回沉积序列、旋回界面特征等,将上二叠统煤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16个四级层序(对应于中期旋 回),建立了研究区高频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39.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