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9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890篇
测绘学   318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373篇
地质学   1664篇
海洋学   51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04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利用EOF方法分析了1951~2008年间西太平洋湍动热通量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中国夏季降水异常与同期西太平洋潜热通量时空格局的联系.结果显示,西太平洋潜热和感热通量距平场具有较相似的空间分布以及显著的年际变化,但潜热通量的变化幅度较感热通量大;潜热通量距平场的空间变化存在明显季节差异.冬季潜热通量变化的显著区域位于黑潮流域,而夏季则见于西太平洋暖池区.冬、夏季潜热通量除了具有准4a振荡周期外,还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增强的长期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夏季西太平洋潜热通量变异主要存在着偶极型、同一型和三极子型模态,其时间系数分别具有显著的准4a、准2a和29a的周期变化,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中国夏季降水量异常的分布,而大范围的潜热通量负异常则与中国江淮流域大部和华北北部地区的降水偏多相对应.这为中国降水量的异常及机理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982.
辽东湾顶太-葵管道路由区潮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太-葵管道路由区位于辽东湾顶潮汐水道区,研究利用普林斯顿大学的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ECOM),考虑M2、S2、K1、O1四个主要分潮的影响,对辽东湾顶三维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着重对太-葵管道路由区进行动力分析。潮位和潮流的验证表明,该文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用于辽东湾顶流场的预报模拟,为将来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保证海上工程的安全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3.
在进行大数据量海洋调查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以通常的普通文件操作的方式读取这些数据往往需要应用程序持续不断地努力执行与硬盘间的大量数据交换任务,其不但占用大量计算机内存,而且完成的效率之低往往令人难以忍受。为满足大数据量海洋调查数据计算机处理工作的需要,利用内存映射文件的方法实现了对大数据量海洋调查数据进行高效率读取和分析的软件设计。文中阐述了该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内存映射文件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软件稳定可靠,在运行效率上较普通应用程序方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84.
图像端元全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端元提取算法一般需要人工指定端元数目,易导致多选或漏选端元。提出了一种端元全自动提取方法,通过研究分类结果的均方根误差、端元间光谱相关性与端元数目的关系,设置两种循环结束条件,当分类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最小或端元间恰未出现强相关现象时,获得最佳端元数。实验表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能够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提高了端元提取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985.
理论最低潮面定义和算法的应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理论最低潮面定义的可能最低潮面含义,研究了定义实现算法的差异,发现了长周期分潮改正公式的错误。验潮站深度基准面的重新计算结果与采用值比较表明,在多数验潮站二者存在明显差别。指出在数字化海洋空间信息构建过程中,重新确定各站意义一致的深度基准面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986.
卡尔曼滤波在各种动态数据处理中应用广泛,为了使滤波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在经典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提出均方误差作为评价标准的卡尔曼滤波实用算法。通过经典卡尔曼滤波和该算法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分析,表明该算法的滤波结果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87.
CBERS-02B星在轨测试数据国土资源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02B星(CBERS-02B,以下简称为02B星)多光谱CCD数据和HR数据的2级产品为准,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结合多光谱CCD和HR数据的影像质量、波段配准、几何畸变以及制图能力,从国土资源日常性调查业务、行政性监管与执法职能出发,对02B星在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地质解译、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矿产资源开发状况调查与监测、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的遥感应用特点、关注的地类与地质要素的差异等方面开展应用评价。对02B星CCD和HR数据的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应用能力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该项研究对指导02B星数据的应用与后续星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8.
目前端元数目主要是图像处理者目视判读影像获得的经验值,往往与影像中实际典型地物种类数目不符合。根据端元数目取值不同时的分类结果均方根误差(RMSE)的大小,能够得到实际端元数,但该方法因多次分类导致计算量过大。本文在研究端元间光谱相关性与端元数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端元独立性的端元数目自动获取方法。与基于RMSE的端元数目自动获取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正确有效地获取实际端元数,提高端元提取自动化程度,而且能够大大减少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989.
Crustacean zooplankton form the keystone link between primary producers and fish stocks in marine and estuary, ecosystems. We have established a multi-generation cultivation system for zooplankton ruth which future experiments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pollutants in marine and estuary environments can be better performed. A population of calanoid copepod, Sehmakeria poplesia, was collected in December 2003 and maintained in a static system through all stages (eggs to adults). The population ex- hinted an average developmental time of 13.6 d in condi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ater temperature 20~C salinity 15).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copepod egg production and hatching success as functions of food type and feeding concentration. Results in our study showed that Isoehrysis galbana was more favored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cope- pods than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and 10xl0%ellsmL-1 was the most practical algae concentration.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chmakeria poplesia population can be maintained in the laboratory through multiple generations. In addition, methods to control egg production through changes in food concentration have been established, making it feasible to control the start date of exposure experiments or the timing of the collection of oftspring to initiate a new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990.
一株深海中等嗜热嗜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太平洋热液区样品中分离纯化到一株中等嗜热嗜酸菌,命名为TPY。文中对该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以及亚铁和单质硫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TPY菌株为短杆状,革兰氏阳性菌,大小为(0.3~0.5)μm×(1~3)μm;最适生长温度为50℃,最适生长pH值为1.8;该菌既能利用亚铁盐、单质硫自养生长,也能利用酵母粉、葡萄糖、蛋白胨和甘油等有机物异养生长;TPY菌与Sulfobacillus acidophilus(AB089842)的16S rDNA序列高度相似,其同源性为99%。这些结果表明,TPY菌是一株来自深海的嗜酸硫化芽孢杆菌(Sulfobacillus acidophilus),该菌的成功分离将有助于对太平洋热液区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全面了解。同时,TPY菌对亚铁和单质硫的良好氧化能力显示出其在生物浸矿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