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375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区,以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1B)数据为例,辅以MODIS光谱响应函数(SRF)和全波段光谱仪(ASD)准同步采集的雪面反射光谱,运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SMM)实现了稀疏植被区积雪遥感信息提取.结果表明:①利用SRF对雪面反射光谱进行端元光谱到像元光谱的转换,生成对应于MODIS1-7波段的离散光谱,将其与用最小噪声分离(MNF)变换和像元纯度指数(PPI)法获得的MODIS影像端元光谱进行对比,发现MODIS1波段光谱值远大于转换光谱值,MODIS2-7波段光谱值与转换光谱值接近;②MODIS2-7波段影像端元光谱值适用于LSMM估算稀疏植被区积雪分量,积雪分量估算值与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拟合结果显示,剔除MODIS1波段后估算的积雪分量与NDSI的相关性显著提高,表明所提取的积雪分量可以作为估算积雪的典型指数.  相似文献   
842.
地震成像质量是储层预测的关键,提高成像质量的方法很多,有些依靠先进的处理手段,有些通过改变野外采集方式,而在采集中的很多方法是依靠炮点数目的增加,同时又不考虑目的层能量均匀性,是近似盲目的加炮方式,这增加了采集成本。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密炮点方式,从而确保目的层阴影区的能量最大程度提高,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一个二维和三维模型,利用正演、加炮和深度偏移等手段获取深度偏移剖面,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以往整体加密的方法,选择的是最合适和最经济的炮点数进行加密,不但经济高效,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目的层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843.
矿物纤维粉尘表面及体内外安全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探讨了天然纤维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生物活性—生物持久性、生物毒性—环境安全性,试图寻求工业矿物、环境医学、材料价值的联合评估。研究工作对生物大分子静电配合物和阳离子配合物形成,对带电粉尘及其出溶阳离子的行为、粉尘及其衍生物与体液、细胞膜、胞内物质作用方式与细胞代谢有重要意义;也为粉尘毒性的可改造性及工业矿物纤维的安全处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阐明氨基酸蛋白质膜功能与结构,以及含有外露蛋白质的其它机体单元的粉尘溶解、反应、配合与破坏;粉尘中的硅成分在体内的残留、溶解、运移方式、硅肺的治疗和…  相似文献   
844.
藻胆体是红、蓝藻特有的光合作用捕光天线复合物。别藻蓝蛋白(APC)是组成藻胆体高效能量传递的核心结构的主要成分。本文以基因重组的别藻蓝蛋白(rAPC)的单体和三聚体为材料,通过稳态光谱、圆二色光谱以及超快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rAPC的结构构象和能量传递过程。结果表明,rAPC在测试条件下能保持和天然APC一致的光谱特性和活性构象;rAPC单体组装成三聚体后,其α84PCB和β84PCB可以组成激子色素对,通过激子分裂提高三聚体的能量传递效率;超快时间分辨光谱结果显示,在rAPC三聚体中,能量从620 nm传至650 nm的时间为300~600 fs,同时存在着19 fs的激子态的电子退相干过程。这些结果为揭示藻胆体的高效能量传递机制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45.
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的棉田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研究了塔里木灌区棉田土壤盐分运移特征。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的棉田土壤盐分呈Y状垂直分布,膜下土壤盐分含量小于膜间,膜间土壤盐分从表层到深层呈逐渐增减的趋势。随滴灌量增加,膜下土壤盐分峰值位置下移。滴灌量从2 618 m3/hm2增大到4 265m3/hm2,湿润峰位置从40 cm下移至100 cm,盐分峰值位置从30 cm下移至60 cm。滴灌结束后,膜下0~60 cm及0~100 cm土壤平均含盐量均减小。脱盐程度随滴灌量增大而增加,0~60 cm土层脱盐率从6.0%增加到34.8%;而膜间土壤呈积盐状态,积盐程度随滴灌量减小而增大。随滴灌年限增加,0~60 cm的土层平均含盐量逐年增加,从2005年到2007年,4 265、3 926、3 600、3 271m3/hm2灌溉定额下的土壤平均含盐量年均增加了0.4、0.6、1.1、1.1 g/kg。研究结果指出了塔里木灌区现行棉花膜下滴灌制度存在的积盐问题,成果对完善干旱区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具有一定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6.
矿井物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回顾近六十年来矿井物探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煤矿矿井物探技术的分类与特点、研究现状与应用成果,详细介绍了主要矿井物探方法技术(矿井地震法、矿井电磁法)的研究应用新进展,提出了目前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存在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矿井物探是地面勘探技术的重要补充,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它相对于常规的矿井地质手段而言,具有更准确、更快捷、更方便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煤矿现代化安全生产中必备的探测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47.
对华北克拉通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的河北承德袁家庄和内蒙古四子王旗白脑包出露的晚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地球化
学对比研究。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数据表明,袁家庄火山岩和白脑包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
征。这些火山岩轻、重稀土强烈分异,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Th,U,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Zr,
Hf,Ti等);其同位素具有高(87Sr/86Sr)i,低εNd(t)和低εHf(t)的特征,因此认为袁家庄和白脑包火山岩具有相似的源区,即均来
源于被交代的古老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结合文献资料,作者认为,这些晚中生代火山岩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直
接产物,中生代时期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减薄不仅仅局限于重力梯度带以东地区,以西的部分地区也有发生。 chengxu    相似文献   
848.
梁立光  蒲明 《气象》2002,28(8):37-40
在持续了一个月的阴雨天气、能量不足和大气层结稳定的条件下,绵阳市在2001年9月19-20日突发了罕见的特大暴雨,并伴有强雷暴天气发生。利用天气学原理及过程前后的能量条件等对这次突发性大暴雨作了初步分析。认为次天气尺度的低层Ω型锢囚高能舌的存在和高能区北伸是形成这次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9.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错断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证据   总被引:34,自引:1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实地考察基础上,研究人工开挖剖面并使用现代测年技术后,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前山断裂和中央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发生过强烈的活动。可以分辩出龙门山前山断裂南段大川- 双石断裂错断距今5-74 万a 以来的冲积层,垂直位移1-74m ;中央断裂南段五龙断裂在错断距今9 万a 左右的冲洪积地层后,被距今约7-85 万a 的坡积层覆盖,剖面上地层的垂直位移为0-73m  相似文献   
850.
Biogeophysical effect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LULC) chang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modulating climate on various spatial scales. In this study, a set of recent LULC products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500 m was developed in China for update in RegCM4 (regional climate model version 4). Two sets of comparative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ULC changes on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LULC changes, areas of crops and mixed woodlands as well as urban areas increase over entire China, accompanied with greatly expanded mixed farming and forests/field mosaics in southern China, and reduced areas of 1) irrigated crops and short grasses in northern China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2) semi-desert and desert in northwestern China. Improvements in the LULC data clearly result in more accurate simulations of the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Specifically, increasing latent heat and longwave albedo due to enhanced LULC in certain areas lead to reduction i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while changes in shortwave albedo and sensible heat also exert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ST. Overall, these parameter adjustments reduce the biases in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