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50篇
  免费   3961篇
  国内免费   5932篇
测绘学   2980篇
大气科学   5602篇
地球物理   9126篇
地质学   21550篇
海洋学   3652篇
天文学   2276篇
综合类   3879篇
自然地理   357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989篇
  2021年   1122篇
  2020年   958篇
  2019年   1103篇
  2018年   5711篇
  2017年   4874篇
  2016年   3547篇
  2015年   1260篇
  2014年   1336篇
  2013年   1303篇
  2012年   2271篇
  2011年   3967篇
  2010年   3281篇
  2009年   3481篇
  2008年   2945篇
  2007年   3289篇
  2006年   921篇
  2005年   976篇
  2004年   1031篇
  2003年   953篇
  2002年   751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634篇
  1999年   735篇
  1998年   592篇
  1997年   554篇
  1996年   529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403篇
  1993年   336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9篇
  1958年   10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31.
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依据东海陆架北部 2 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资料 ,就东海陆架北部表层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及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细粒级部分以 <0 .0 16 mm为优势粒级 ,可占到总细粒级沉积物的 75 %以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以细于 0 .0 0 8mm粒级的沉积物占据优势 ,长江口泥质区则以 <0 .0 16 mm粒级的沉积物为主 ,两泥质区细粒级沉积物的级配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232.
安平 《海洋信息》2001,(2):10-11
2月2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由科技部、解放军总装备部主办,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承办的“863”计划15年成就展览,展示了我国实施这一计划15周年取得的丰硕成果。海洋高技术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会上,参观者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令人瞩目的海洋高技术。 发展海洋高技术,是揭示海洋奥秘、维护海  相似文献   
233.
黄河三角洲地貌环境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三角洲是由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一下部冲积海积平原(超潮滩)─周边潮滩三个区带的地貌系列构成.它们之间形成三条地貌环境岸线,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陆上─潮滩堆积地貌体系.该体系研究对三角洲发育.环境及其开发利用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34.
有风浪太湖水体的光照传输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启铭  杨平 《海洋与湖沼》1993,24(3):286-293
根据辐射传输方程的近似解方法和光照传输的累加原理,建立了包括水面风浪效应、水中悬浮粒多次散射和底泥反射的垂直分层水体的光照传输数值模式。利用该模式和太湖悬浮粒实测资料,计算和讨论了太湖水体中光照随水深的变化以及悬浮粒浓度、风浪和太阳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粒的多次散射所形成的漫射光是湖水中光照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水体的下层,漫射光甚至是光照的主要构成部分。风浪对水中光照的影响则主要在天顶角大于70°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此时风浪水体对太阳直接辐射和全辐射的反射率比平静水面都有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235.
南海波高熵和风速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风速的统计分布,给出了有因次风速熵和无因次风速熵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使用GEOSAT高度计1986年11月-1989年2月的有效波高和风速的资料,计算,分析了南海海域上的波高熵,风速熵,给出它们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不同随机量的无因次熵,即随机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36.
Channels of cross - equatorial flow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inds at every 5 deg. grid point from 30°E to 180° over the equator at 850 hPa and 200hPa from December 1984 to February 1985 have been separated into U(zonal wind) andV(meridional wind).The V component has been used to represent cross- equatorial flow. FromFig. 1 we obtained that as during the Northern summer,there are also severa1 regions in which  相似文献   
237.
1990年7~8月,舟山地区的对虾养殖场暴发了流行性对虾黑鳃褐斑综合症,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作者根据这一病情,对病虾的主要器官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病虾鳃丝细胞中有支原体感染。寄生部位为鳃呼吸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核周腔。支原体多形态,呈近圆形、细长条形不等,无细胞壁,仅有单一膜包围,中心为一电子密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238.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three major taxa—— Copepoda, Chaetognatha andSiphonophora of May-June 1986, July-August and December 1987, the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and the indicator species of zooplankton in the Kuroshio and adjacent waters of the East China Sea a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the abundance of copepods, chaetognaths and siphonophores arecurred in the continent area northwest of Taiwan and the south-centre sec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 which are the mix front of different waters. Zooplankton in the water area inside of Ryukyu Islands presented low abundance and high diversity. There are clear seasonal variations in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in the study area. The strength or weakness of different water masses and fronts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variations of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zooplankton in the study area is complex and var  相似文献   
239.
陈峰  蔡锋 《台湾海峡》1992,11(4):339-344
本文根据南海深海盆地三个沉积柱样的粒度结构、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等特征分析,深讨了南海深海盆地细粒沉积物的浊积现象。结果表明,位于南海北部陆架斜坡上KL37孔的浊流沉积现象并不明显;位于陆架斜坡和深海盆地交界处的KL29孔存在着大量的浊积层,属于浊流沉积和半远洋沉积环境;位于南海盆地中部的KL91孔虽然已属于远洋性沉积环境,但除出现火山灰沉积外,浊流沉积作用仍然是相当活跃的。  相似文献   
240.
对虾一种无包涵体杆状病毒病原的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对虾无包涵体杆状病毒的快速诊断技术,应用PCR技术分别对暴发性流行病发生前、流行中和发病后的对虾样品进行了检测.根据已克隆的对虾杆状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而设计的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出靶DNA片段,最低可以检测1pg的病素DNA.由典型发病症状对虾的胃、腮、肝胰腺、中肠、游泳足、肌内和心脏等器官和组织中成功地检测到病毒.不同组织和器官经扩增得到的信号强弱不同:病虾的胃扩增得到的信号最强,中肠、肌肉、心脏和游泳足次之,腮和肝胰腺信号最弱,说明病毒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数量及感染程度不同.在对虾发病前及发病后,用二次PCR还能检测表面不发病呈隐性感染状态的对虾携带的病毒;而对野生健康虾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研究表明,PCR是检测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快速、灵敏而准确的方法,对病毒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和高健康对虾品种的选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