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1篇
  免费   1759篇
  国内免费   2269篇
测绘学   1097篇
大气科学   1326篇
地球物理   1950篇
地质学   4817篇
海洋学   1286篇
天文学   335篇
综合类   964篇
自然地理   116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644篇
  2020年   529篇
  2019年   606篇
  2018年   643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654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信息熵的遥感分类最优空间尺度选择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影像分类为例,从类别可分性的角度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的最优空间尺度选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信息熵的最优尺度选择方法的结果有很好的合理性,符合实际的分类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实际遥感分类中的空间尺度选择.  相似文献   
102.
运用K-L变换和NDBI(Normalized Difference Barren Index)指数法,对试验区--沧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ASTER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然后分别对两种方法处理后的图像采用最小距离法监督分类,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并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DBI指数法对城市用地信息提取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3.
利用UML模型构建Geodatabase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UML模型生成Geodatabase数据库便于数据库的更新及移植,同时能很好地反映数据库结构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论文分析了利用VISIO建模工具构建Geodatabase的UML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 Desktop相关模块生成Geodatabase数据库的方法,并以上海市绿化林业信息数据库为例,演示了Geodatabase的创建及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104.
从广义说,工程勘察成果中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大量数据的传递与处理取得的。数据传递结构的优化和合理控制是提高勘察效率和质量的保证。讨论了用程序编制的方法实现的数据从平面图到剖面图的钻孔距离传递,利用模糊聚类思想提出的对剖面数据进行合并的建议和利用地质三维软件实现的三维地质体模型的耦合展示,这几个问题正是目前大多勘察单位在数据控制与传递流程中可能欠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5.
106.
The first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reservoir in China started from a water surface elevation of 95 m on June 1, 2003 and reached 135 m on June 15, 2003. Shortly after the water level reached 135 m, many slopes began to deform and some landslides occurred. The Qianjiangping landslide is the largest one; it occurred on the early morning of July 14, 2003 and caused great loss of lives and property. Field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although failure occurred after the reservoir reached 135 m,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was already reduced by preexisting sheared bedding plane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rapid motion of this reactivated landslide, two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a yellow clay layer and a black silt layer in the sliding zone, respectively, and a series of ring shear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samples. One series of ring shear tests simulates the creep deformation behavior, while the other series simulates different shear rates. Conclusions drawn from analysis of the ring shear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e rapid motion of the reactivated landslide was caused by the rate effect of the black silt layer during the motion phase after the creep failure. The yellow clay layer did not play an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apid motion in the 2003 event.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滦平盆地西瓜园组(上侏罗统-下自垩统)暗色泥岩和油页岩的岩相特征及其中所发现的各种恐龙脚印化石的研究,分析了恐龙脚印化石形成的环境。认为在前扇三角洲或深湖-半深湖环境的暗色泥岩中出现恐龙脚印化石,说明湖平面变化频繁,在枯水期,湖平面下降,前扇三角洲或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暴露出水面,一些恐龙经过此处到低洼处喝水,留下脚印。由此推断中国东部古近纪陆相断陷湖盆中的暗色泥岩所夹的砂砾岩和盐岩并不全是深水重力流成因,暗色泥岩所夹的盐岩也不一定是深水成因;并建立了暗色泥岩中所夹的砂砾岩和盐岩的成因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8.
云南六苴铜矿区分布有六苴、凹地苴等典型砂(页)岩型铜矿床。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成矿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进行断裂面力学性质的鉴定,划分构造期次,总结构造体系,对区内不同期次、不同方向断裂的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矿区断裂的发育经历了早期近东西向挤压、晚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和后期近南北向挤压的过程。早期近东西向主应力作用时期是铜富集成矿的重要时期,形成的近南北向压性断裂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必要的条件;晚期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北东向扭张性断裂促使矿体进一步富集;后期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开始破坏矿体。将矿体向全浅色砂岩一侧错动。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山西保德-静乐地区新近纪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测剖面,对分布于该区的新近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获得了新的ESR和古地磁测年数据,并结合生物地层序列确定了该区新近系地层的顺序为: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N2j)、新近系中新统上部保德组(N1^26)和中新统下部芦子沟组(N1^1l)。  相似文献   
110.
位于乌鲁木齐市南湖路以西的煤炭采空区面积达67 100.5m^2,区内构造从南到北主要由八道湾向斜和七道湾背斜组成,地层产状变化不大。该矿区开采较深,且采空区塌陷区有明显的地下水活动迹象。在对深孔大体积采空区注浆时,比较各种常见注浆治理方法,均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故决定采用灌浆爆破压密法对采空区进行压实加固。经现场爆破试验,该区重复爆破次数在3~5次左右。灌浆爆破压密处理后,对不同土层进行取样对比分析,得到其相应密度(增加)及空隙比(减少)的变化分别为:杂填土14.1%,-7.9%;素填土5.9%,-3.3%;塌落煤层7.8%,-7.7%。根据压缩数据及现场测量,处理后的土体沉降2~4m,部分空体地段的沉降量达10~20m,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