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69篇 |
免费 | 8684篇 |
国内免费 | 64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87篇 |
大气科学 | 5689篇 |
地球物理 | 7757篇 |
地质学 | 17584篇 |
海洋学 | 4110篇 |
天文学 | 1499篇 |
综合类 | 3397篇 |
自然地理 | 38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1篇 |
2023年 | 938篇 |
2022年 | 1678篇 |
2021年 | 1888篇 |
2020年 | 1764篇 |
2019年 | 1672篇 |
2018年 | 1898篇 |
2017年 | 1701篇 |
2016年 | 1998篇 |
2015年 | 1601篇 |
2014年 | 1967篇 |
2013年 | 1941篇 |
2012年 | 1798篇 |
2011年 | 1889篇 |
2010年 | 1788篇 |
2009年 | 1730篇 |
2008年 | 1575篇 |
2007年 | 1506篇 |
2006年 | 1204篇 |
2005年 | 1213篇 |
2004年 | 899篇 |
2003年 | 910篇 |
2002年 | 917篇 |
2001年 | 896篇 |
2000年 | 923篇 |
1999年 | 1310篇 |
1998年 | 1028篇 |
1997年 | 1123篇 |
1996年 | 998篇 |
1995年 | 862篇 |
1994年 | 700篇 |
1993年 | 647篇 |
1992年 | 527篇 |
1991年 | 365篇 |
1990年 | 311篇 |
1989年 | 259篇 |
1988年 | 232篇 |
1987年 | 170篇 |
1986年 | 152篇 |
1985年 | 111篇 |
1984年 | 78篇 |
1983年 | 69篇 |
1982年 | 51篇 |
1981年 | 38篇 |
1980年 | 54篇 |
1979年 | 36篇 |
1978年 | 26篇 |
1977年 | 18篇 |
1976年 | 16篇 |
1958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的应用与服务,为国家、相关行业管理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在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成果数据基础上,开发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本文从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土资源部实施的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成果,探讨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的技术解决方案,搭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技术平台,并实现网络环境下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形成的各种类型数据的集成化管理。 相似文献
83.
任意多边形的裁剪算法在地图制图过程中和GIS空间数据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照Weiler-Atherton算法,在不带内边界的无拓扑关系任意多边形裁剪算法基础上,论述了带内边界的无拓扑关系任意多边形裁剪算法的步骤和裁剪子区域多边形的追踪过程,为研究更为复杂的任意多边形裁剪算法提供了思路,使Weiler-Atherton算法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84.
利用长江中下游、河口及口外、浙-闽沿岸陆架6个主要沉积盆地的40个晚第四纪钻孔及其年代学数据和长江口外、陆架的浅地层剖面,计算了全新世不同阶段各沉积盆地的沉积速率,并进行了近7 000年来泥沙堆积通量的估算。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距今10 000年至8 000年间长江口下切古河谷是长江泥沙的主要堆积中心,沉积速率可高达15m/ka。随着海平面上升,全新世中期长江中下游也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沉积盆地,其中江汉盆地的沉积速率可达10m/ka。近2 000年来,口外、陆架的堆积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长江中下游盆地和河口可容空间日益减小。根据沉积速率估算,距今7 000年来长江中下游堆积泥沙约13 074×108 t,同期水下三角洲和陆架的泥沙堆积量约为9 470×108 t。研究还发现全新世以来有两个异常低沉积速率时期:距今8000-7 000年期间上述各沉积盆地沉积速率均显著低,未见长江泥沙的沉积中心; 距今4 000-2 000 年期间长江口呈现低沉积速率。 这两次异常的原因推测与海平面、气候波动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云南澜沧江流域热区资源开发及热作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澜沧江流域热区资源的分析,认为该区种植热带橡胶、香料、咖啡、南药、热果、发展甘蔗、茶叶、建立各种热作基地是开发利用热区资源的主要途径;热作布局应在立体布局和地域布局基础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专业化布局;热区开发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86.
庙岛群岛中的大黑山岛出露碱性火山岩,对研究壳-幔过程及黄、渤海演化具重要意义。文中作者对大黑山岛火山岩的常、微量元素、K-Ar年龄及Nd-Sr-Pb同位素体系进行测试确定。结果表明,岩石属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岩浆岩喷发可分为8Ma前和8Ma后两个阶段;岩石常量元素含量除K2O、Na2O外差异小;随着火山岩的演化,岩浆源区深度变大;大黑山火山岩Nd-Sr-Pb同位素比值与夏威夷洋岛玄武岩相似,其岩浆的地幔端元组分为PREMA DM,又以PREMA为主,并有MORB物质混入。 相似文献
87.
Brillouin light scattering technique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whole set of elastic and piezoelectric constants of a ZnO single crystal irradiated by different laser energy densities, into a micron range (radiation layer thickness). It is found that the scattering intensity, the linewidth and the Brillouin scattering shift of acoustic phonons are all strongly dependent on laser energy density. Based on the sound propagation equations and these results, the directional dependences of the compressional and shear moduli of the irradiated ZnO sample in the (001) plane a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under an appropriate laser condition, 248 nm KrF excimer laser irradi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face quality and increase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ZnO single crystal. This procedure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abrication of ZnO-based surface acoustic wave and optic-electr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88.
室内管道系统抗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震害统计资料发现,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按照地震反应特征可分为位移敏感型构件和加速度敏感型构件。其中,位移敏感型构件的破坏多受层间位移角控制,主要采用拟静力试验进行研究;加速度敏感型构件的破坏多受楼面加速度的控制,主要采用振动台试验进行研究。室内管道系统是非结构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管道系统中的立管和水平管分别属于位移敏感型和加速度敏感型构件。本文系统地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的关于室内管道系统的抗震研究工作,并对室内管道系统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
90.
Yueqing Li Dejun Li Song Yang Cao Liu Aihua Zhong Ying Li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2010,106(1-2):49-56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analyzed by using data over station Yaan including daytime, nighttime, and daily-mean precipitation and satellite-derived information. A comparison of some features over Yaan and other stations is also carried out. Over Yaan,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both the number of rainy days (96.9%) and the amount (66.9%) of total precipitation. The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occurs more frequently at nighttime than at daytime (by 44.5 days, or 33.4%, and by 520.6 mm, or 134.4%, each year), and the nighttime precipitation is mainly in the form of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The number of rainy days and the amount of total precipitation have decreased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 and during the recent 20 years,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trends of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Similar features are also found in 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satellite data. Local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the light-moderate precipitation over Yaan. The absorption of latent heat at the lower troposphere and the release of latent heat at the upper troposphere are larger at nighttime than at daytime by 1–2 times and 2–3 times, respectively. Both the peak value and the total release of latent heat over Yaan a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eastern Chin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These distinct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in city” Yaa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he steep topography on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