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161篇
地球物理   221篇
地质学   717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71.
Near-surface atmospheric dust in Changsha city of China was analyzed in terms of morph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Morphological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dust particles were analyzed by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upled with an energy-dispersive X-ray analyze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tmospheric dust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spherule, plate, irregularly shaped and agglomerate, which contains variable sizes and amounts of particles. The dust particles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five groups based on their chemical characteristic: Al-, Si-, Ca-, C-rich particles and aggregate. These particles and aggregate could be directly related to nearby polluting activities, such as building construction, traffic emission and coal combustion. The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minerals for atmospheric dust are gypsum, quartz and calcite. Mica, halloysite, montmorillonite, hematite, brushite, zeolite, sepiolite, feldspar, alite, dickite, SiS2, Fe6(OH)2CO3, FeSO4, CdSO4, Pb(NO)2O3, Al2SO4(OH)4, As2O3SO3, (NH4)2SO4, NH4Cl, K(NH4)·Ca(SO4)2·H2O are also detected in sampl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heavy metals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 (403.5?mg?kg?1), Cu (126?mg?kg?1), Zn (1541.5?mg?kg?1), Cd (2.5?mg?kg?1) and Pb (348?mg?kg?1) in the atmospheric dust are much higher compared to background value of soil. It indicates that the heavy metal (Cr, Cu, Zn, Cd and Pb) in the atmospheric dust is mainly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in sources of atmospheric dust collected in typical areas can help to control the polluting sources in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572.
草桃背矿床白垩纪橄榄玄粗岩与铀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会昌断陷盆地沿石城-寻乌深断裂分布一条白垩纪橄榄玄粗岩系列的火山岩带。草桃背大型铀矿床内出露大富足岩体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及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早期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大富足花岗岩体岩石w(SiO2)平均为74.67%,碱总量(w(K2O+Na2O))平均为7.99%,w(K2O)>w(Na2O),w(CaO)平均为0.54%,w(Al2O3)>w(CaO+Na2O+K2O),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橄榄玄粗系列火山岩岩石w(SiO2)为45.78 %~59.78 %,w(K2O+Na2O)平均为7.37%,K2O/Na2O平均为1.02,w(TiO2)平均为0.86%, 全铁质量分数平均为7.09%,属偏碱性橄榄玄粗质火山岩类。草桃背铀矿床赋矿岩性为橄榄玄粗岩、碎裂花岗岩及隐爆角砾岩。赋存于碎裂花岗岩及隐爆角砾岩中铀矿石化学成分,与围岩花岗岩成分相似;赋存于橄榄玄粗岩中铀矿石,Fe2O3+Fe2O、CaO、MgO不同程度地带出,w(SiO2)明显增高,表明橄榄玄粗岩在成矿过程中,通过输出大量Fe、Mg、Ca等阳离子而促进铀离子从含矿溶液中沉淀。草桃背矿床的铀矿化与充填在草桃背火山口的橄榄玄粗岩关系密切,在时间上相近、在空间上相伴、在成生上相关,受橄榄玄粗岩岩浆系列热动力的影响,铀元素发生活化、转移或物质交换而成矿,成岩成矿时代属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早期。从草桃背铀矿床岩石学、地球化学及赋矿特征入手,总结了铀成矿是富铀矿的花岗岩基底、北东向构造及火山作用结合的产物,橄榄玄粗岩提供热源,并指出半岭、上寮、小富足等地段是寻找草桃背式铀矿床的极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73.
四川盐源西范坪斑岩铜矿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四川盐源西范坪斑岩铜矿的成矿母岩为喜山期石英二长斑岩,Nd、Sr、Pb、O同位素资料证实,它属于同熔型,源岩可能为区内未出露的中元古代末期火成岩。矿床中石英流体包裹体具有高的均一温度,高的盐度,并含有少见的黄铜矿子晶。成矿热液的δ18O值为9.34‰~4.16‰,表明它们主要由岩浆水组成,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Pb、S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组分主要来自岩浆,部分来自围岩。  相似文献   
574.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的GPS速度场与活动地块   总被引:130,自引:11,他引:130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地学前缘》2002,9(2):430-441
GPS观测结果给出了在欧亚参考框架下周边板块的运动状态 ,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E2 0° ,速度是 40~ 42mm/a ;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W 2 80°~ 2 90° ,速度是 2 1~ 2 3mm/a ;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方向是NW 2 90°~ 310° ,速度是 37~ 45mm/a ;哈萨克—西伯利亚地盾的运动方向约NE130° ,速度是 3~ 5mm/a。GPS所揭示的中国大陆现今运动场清晰地表现出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分块运动特征。文中给出了各主要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部分活动地块内部结构完整 ,以整体性的运动为主 ;个别活动地块内部发生构造变形 ,地块的整体性不好。中国大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现今构造变形可能与大陆岩石圈的结构和性质有关 ,上地壳以脆性变形为主 ,下地壳和上地幔以粘塑性的流变为特征 ,从底部驱动着上覆脆性地块的整体运动。  相似文献   
575.
渤海湾西岸晚第四纪海相地层划分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T113孔和BT114孔是位于渤海湾西岸地区的2个80 m全取心钻孔。通过对钻孔岩心的岩性、沉积构造及生物组合等特征分析,结合AMS14C和OSL(光释光)测年结果,揭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本地区主要发育3个海相地层:自下而上为中更新统上部的第三海相地层(简称“海三”)、上更新统的第二海相地层(简称“海二”)和全新统的第一海相地层(简称“海一”),指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研究区发生的3次主要海面波动。与全球海面变化曲线对比,海三,海二和海一分别发育于MIS(深海氧同位素阶段)7、MIS5和MIS1的高海面时期,说明渤海湾西岸中更新晚期以来地层记录的海面变化趋势与全球变化一致。与前人的传统认识不同,认为受全球海面及渤海海峡地貌共同影响,MIS3时期研究区并未发生大范围海侵。通过多个钻孔的对比分析,3个海相地层在渤海湾西岸地区的分布较广,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不同钻孔之间同一海相地层的高程和厚度的较大差异指示本地区在晚更新世期间发生较强的差异性沉降活动。  相似文献   
576.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GPS观测数据与速度场   总被引:58,自引:6,他引:58  
王琪  张培震  马宗晋 《地学前缘》2002,9(2):415-429
利用 1991— 1999年间 36 2个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站的观测资料 ,初步获得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的统一速度场。该速度场主要涵盖青藏高原 ,天山 ,塔里木、川滇 ,河西走廊 ,福建东南沿海等重要构造活动区 ,测定精度总体优于 2~ 3mm/a ,速度场站点的分布和测定精度基本上满足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和动力学研究的需求。现代大地测量第一次比较全面、定量地展示出中国大陆在周边板块作用下大幅度构造变形的图像 ,为模拟大陆岩石圈动力过程提供了基础性的运动学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577.
再论大陆地壳断裂拗陷带中的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华南海西-印支断裂拗陷带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MSD)主要产于晚古生代海侵岩系底部附近碎屑岩向碳酸盐地层的过渡部位,含矿岩系中伴有少量双峰式火山岩和大量喷流岩,矿床中最基本的矿物共生关系是变质反应关系,金属元素和矿物相的分布往往显示地层学垂直分带和侧向分带,这种分带是同生沉积-成岩、活化转移和后期改造叠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层状矿体下盘可以存在着代表海底热液通道的脉状、角砾状和浸染状矿化,与之伴生的硅化、绢云母化和钾长石化等蚀变反映了大陆地壳及其沉积物的富硅、富钾特征。与块状硫化物呈相变关系的层状铁锰矿床下方可存在脉状铅锌和金矿床。南岭地区的断裂拗陷带形成于后加里东大陆内部,而长江中下游则处于向被动陆缘演化的环境。两个地区晚古生代MSD在成分和成矿特征等方面的一系列差异,反映了成矿时基底陆壳成熟度的差异,而钨和锡则是成熟陆壳上MSD的特征元素。与国外苏利文型明显不同的是,华南地区矿床除了与确定无疑的火山岩伴生外,所含有用金属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往往受到后期花岗岩类岩浆及其热液的改造和叠加,因此可称之为华南型矿床。并以此代表大陆地壳上MSD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578.
调整井作为在原有井网基础上补充的一些零散井或成批成排的加密井,对于老油田挖潜、改善注采井网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海上油气开发平台设计面积有限,其中给井槽专用的区域面积也随之有限,最终导致井槽数量有限。一些后续的调整井经常遇到无剩余井槽可用的情况。S平台便存在这种问题,其中一个大尺寸井槽原先所钻老井,采用全井段封固固井,水泥返高至井口附近,再利用过程中需要先进行老井弃井,需要对φ3397和2245 mm双层套管切割、起出处理。以此为例,介绍了大尺寸井槽的弃井再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579.
探讨了以二甲酚橙(XO)为显色剂时,一些常见金属离子与试剂的显色反应动力学特性,利用Zr(Ⅳ)和其它金属离子与XO的反应在动力学上的差异,及Zr-XO络合物灵敏的亚稳态,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联用技术,测定了岩矿中痕量Zr。方法经GSR、GSS、GSD系列部分地质标准参考物质验证,其结果与推荐值吻合。对含Zr量为272μg/g的GSR-3进行了5次测定,其RSD为2.2%。  相似文献   
580.
云南个旧锡矿东矿区塘子凹凹陷带岩体内的蚀变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富碱、氧化环境中,钾长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多种金属元素可以综合利用.蚀变分带比较特别,主要的蚀变带钾长石化带与绿帘石化带相互交替出现,可能与热液的多期(次)性有关.通过对蚀变岩以及矿体采样分析结果的定量计算,得出有关常量元素、主要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