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5篇
  免费   932篇
  国内免费   1135篇
测绘学   565篇
大气科学   892篇
地球物理   1203篇
地质学   2669篇
海洋学   602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478篇
自然地理   70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右江褶皱带位于华南褶皱系的南西端,地质构造复杂,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本文对该区有色金属矿床的两个主要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一是与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锡-铜-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又可将其分为锡-铜与银多金属两个亚系列,二是沉积-改造型层控锑矿床成矿系列,本文以上旧,都龙,白占厂,德保,凤凰山和木利,马雄等矿床为实例,分别讨论了两个成矿系列的主要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32.
分析了四川林农复合经营的主要类型、效益与障碍,并探讨了其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条件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3.
推求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貌单位线、菲利浦下渗公式和暴雨特征频率分布的基础上,引用产流开始时刻和净雨量的概念,推求不同净雨情况下不产流暴雨事件的概率,从而求得洪峰流量小于和等于给定Qp值的理论频率分布及其相应的重现期。在贵州和山西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更适用于半干旱地区。由模型验证实例分析了这种理论洪水频率分布模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4.
三江地区高吉碱性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地区的碱性岩有其独特的地质、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特征;这些特征所记录的信息,不仅提供了高吉碱性岩区别于邻区及其它地方同类碱性岩的证据,而且也给出了识别碱性岩的标志与判定其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  相似文献   
135.
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个实用的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分类方案,详细论述了各类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的相态、组成和均一温度特征。在同一油气藏,均一温度越高,油相包裹体中的气态烃和挥发份的含量也越高。依据油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的变化及其与同生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的关系可以研究油气藏在充填过程中油气组成,特别是气态烃和挥发份含量的演变。进而可以研究油气藏的油源--生油岩的类型和热演化程度。本文评述了依据油相包裹体和同生水溶液包裹体PVT相图推断其捕获温度和压力范围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最后讨论了各类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的成因机制及其在油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6.
红粘土的磁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对陕西宝鸡剖面红粘土上部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确定了该地区红粘土的主要磁性矿物是磁铁矿。赤铁矿相对含量很少,对剩余磁性贡献较小。磁性质不稳定的磁赤铁矿存在于红粘土中,但不影响剩磁稳定性。特征剩磁载体主要是磁铁矿。磁性矿物的粒度是以准单畴为主。红粘土的短时间弛豫粘滞剩磁很强,因此在零磁空间进行退磁和剩磁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7.
黔西南纳哥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余大龙,毛健全,潘年勋,杜定权(贵州工学院,贵阳550003)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成因,黔西南1地质背景纳哥金矿共有矿体17个,普查储量6t(其中>3g/t的约1.2t)1)。矿区位于贞丰县城东...  相似文献   
138.
塔里木北部地区三叠系储层在成岩演化过程中曾经历两期溶蚀作用,深埋成岩环境的晚期溶蚀较早期近地表-浅埋成岩环境溶蚀要剧烈得多,溶蚀作用的最大特点是铝硅酸盐矿物较碳酸盐矿物剧烈。溶蚀作用发生的机理是由于三叠系储层处于80~120℃热窗、成岩流体富含低分子量羧酸、碱度由低分子量羧酸控制,铝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均处于去稳定状态。溶蚀作用的发育程度受控于储层砂体的沉积和岩石学特征以及早期成岩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39.
粤西金、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粤西是我国华南的主要金、银矿床集中区,区内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具有相间排列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到北分为以下5个矿带:廉江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高州—信宜金矿带、罗宁—云浮银(金)多金属矿带、德庆—清远金矿带、连山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本文从区域地层、岩浆岩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对粤西金、银矿床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金、银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区域地层、岩浆岩Au、Ag含量的差异及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热泉软泥中的金含量与有机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相关性。并测定泉水及软泥中含金量和软泥中有机碳含量,以及对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和芳烃族组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有机质的沉积环境为还原—强还原,有机质属于腐泥-腐殖型,接近和达到了成熟阶段。软泥中金含量与有机质的性质无明显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也无明显相关关系,而与其成熟度相关密切。样品分析证实软泥中含硫化合物与金含量呈正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水及软泥中金含量,认为两者之间也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