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7篇
  免费   1634篇
  国内免费   2072篇
测绘学   984篇
大气科学   1212篇
地球物理   1846篇
地质学   3998篇
海洋学   1119篇
天文学   264篇
综合类   675篇
自然地理   98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444篇
  2016年   496篇
  2015年   504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运用我国自行研制的ZHG-1型X波段机载雷达高度计于1995年4月13日-4月18日在青岛附近海域进行的海上飞行实验数据,及导出的均方根波高、有效波高、均方根波陡算法模型,得到了上述海况参数值。  相似文献   
32.
本文第一作者早在1985年就提出,潮混合效应控制着夏季黄海冷水团的边界及海面冷水分布(赵保仁,1985)。1987年又进一步通过水文调査资料和卫星图片给出了黄海周围的浅水陆架锋(或称潮汐锋)的分布及强锋区的跨锋断面中的温度、盐度和坏流结构特征,并指出夏季的黄海沿岸流在性质上属沿锋面运动的强流(赵保仁,1987a,b),而后又对黄海西部的陆架锋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査(赵保仁等,1991)。此外,他还指出黄海的强温跃层的形成和转移现象也与潮混合现象密切相关(赵保仁,1989)。因此,研究潮混合现象对阐明发生在黄海的多水文物理现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深入了解黄海的潮混合特征,作者把渤海、黄海和东海作为一个整体完成了一次精度较高的潮汐、溯流数值计算,在潮汐、潮流的分布方面,揭示了前人尚未阐明的一些特征。本文根据这些数值结果,计算了近最大潮流流速和层化参数,阐明了渤海、黄海和东海的潮混合特征及其对降温期黄海冷水团分布变化的影响。此外,还用 Sim pson等人(1981)的能量模式计算了南黄海西部的风、潮混合效率。  相似文献   
33.
钦州湾潮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94年5月和11—12月两个航次的调查及近年有关海湾的海流观测资料,分析了钦州湾的潮流特征,观测资料来自分布于该海湾东中西三个航道及相关区域的8个测站。钦州湾涨落潮流特征: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东部最大涨落潮流速小于西部:夏季落潮流总是大于冬季:龙门水道附近的流速最大,而其余区域的流速相对较小。外湾(钦州湾)余流,是气旋式环流:水体东进而西出。从湾内来的泥沙和污染物质,主要从西部进入外海;中、东槽是主要“进水”通道,外海低泥沙含量、少污染物质的清洁水从这里潮流而上。因此,与西部相比,东部盐度高,水质清洁,底质重金属含量少。  相似文献   
34.
K. D. Do  J. Pan  Z. P. Jiang   《Ocean Engineering》2003,30(17):2201-2225
This paper addresse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ship control application—the robust stabilization of underactuated ships on a linear course with comfort. Specifically, we develop a multivariable controller to stabilize ocean surface ships without a sway actuator on a linear course and to reduce roll and pitch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er adapts to unknown parameters of the ship and constant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wave, ocean current and wind. It is also robust to time-varying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time-varying change in ship parameters and other motions of the ship such as surge and heave. The roll and pitch can be made arbitrarily small while the heading angle and sway are kept to be in reasonably small bounds. The controller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Lyapunov’s direct method and backstepping technique. A Lipschitz continuous projec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update the estimate of the unknown parameters to avoid the parameters’ drift due to time-varying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Simulations on a full-scale catamaran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35.
摄食水平和性别对稀有鮈鲫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5年10月采集本所自繁有ju鲫(约1.03g/ind),在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了从饥饿到饱食5个摄食水平对不同性别稀有ju鲫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鱼体干物和能量含量不受摄食率和性别的影响,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雌鱼的湿重,干重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均呈双对数增加,雄鱼湿重特定生长率呈双对数增加,而干物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指增加,雄鱼生长速度及摄食率低于雌鱼,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食物能损失于粪便中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损失于排泄物中的比例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用于代谢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用于生长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除饥饿组外,在各个摄食水平,雌鱼食物能用于代谢的比例较雄鱼低,而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雄鱼高。  相似文献   
36.
池沼公鱼耳石日轮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89年3-8月,从辽阳汤河水库捕取成熟的池沼公鱼,获得人工授精卵。用压片法光镜下连续观察胚胎发育后期和前仔鱼期耳石轮纹的形成,并采集已知月龄的幼、成鱼耳石,制片镜检轮纹数量和排列。结果表明,仔鱼在印黄接近吸收完并开始摄食外界食物时,即孵出后第6d至第7d形成第1个轮纹,之后每天一轮,这些轮纹就是日轮;日轮间距呈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与鱼体生长发育及生态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给出一种树型网络拓扑的语义描述方法及其拓扑简图的生成算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网络联接线路标识串集和网络设备连接标识串集,来构造网络设备的拓扑描述,并计算生成网络拓扑简图。  相似文献   
38.
对含多资料的分潮波模型的超定问题进行探讨,建立一种有限差分—最小二乘方法,该方法使得岸边资料直接进入了计算方程,并保证岸界法向流速为零条件。通过对渤海的四大分潮的试算,证实本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9.
大陆岩石圈在张裂和分离时的变形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海南北共轭边缘地壳剖面的对比研究,发现大陆岩石圈的物理性质是分层的:上、中地壳呈脆性,下地壳表现出塑性,而岩石圈上地幔则仍呈脆性。因此,在它受张性应力场作用时,其变形和破裂分离方式也是分层进行的:上、中地壳能发生犁式断裂,产生的断块沿断面转动在地表产生一系列半地堑,并使地壳厚度减薄;如拉张应力继续作用时,上、中地壳将沿犁式断裂被拉开,从而形成上、下板块边缘,并彼此分开。下地壳则发生塑性变形,使地壳厚度减薄,并最终将其拉断。岩石圈上地幔亦可产生陡倾断裂,形成的断块沿断面转动亦使其厚度减薄,并最终沿陡倾断裂被拉断。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岩石圈变形和破裂分 离时的分层变形及分层破裂分离模式。  相似文献   
40.
The basis, process and results of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main dimensions of a 75000t floating production and storage vessel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 simple but reliabl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is applied in the main dimension optimization. The ideas of gradual approximation and feedback from various aspects are put into effect. During the demonstr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model tall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draft desig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mputational analysis, so that the demonstration model can be verified at any time; the handling of the overall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of each item, which is beneficial not only to the mastery of various regularities, but also to the balance of decision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and the regularities obtained from analysis, the main dimensions a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