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64篇 |
免费 | 1566篇 |
国内免费 | 8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04篇 |
大气科学 | 419篇 |
地球物理 | 462篇 |
地质学 | 2825篇 |
海洋学 | 493篇 |
天文学 | 51篇 |
综合类 | 284篇 |
自然地理 | 4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26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227篇 |
2021年 | 271篇 |
2020年 | 228篇 |
2019年 | 221篇 |
2018年 | 241篇 |
2017年 | 205篇 |
2016年 | 237篇 |
2015年 | 224篇 |
2014年 | 218篇 |
2013年 | 279篇 |
2012年 | 287篇 |
2011年 | 279篇 |
2010年 | 287篇 |
2009年 | 274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84篇 |
2006年 | 252篇 |
2005年 | 231篇 |
2004年 | 168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1944年 | 2篇 |
194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轨道误差对InSAR数据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道参数是InSAR数据处理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从最初的图像配准到最后的高程值或形变值图像生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含有误差的轨道参数造成基线误差以残差条纹的形式存在于干涉图中.完全去除残差条纹要求轨道绝对精度低于1 mm,目前的定轨精度远不能满足要求.这里推导了轨道误差和残差干涉条纹的关系,分析了轨道误差对高程值和形变值影响的特点,提出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去除残差干涉条纹,并以巴姆地区的ENVISAT数据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为加强地质探矿技术力量,改变地质装备落后现状,经国务院批准,1978年8月8日成立了探矿工艺研究所。30年来,经过新老两代工艺所人的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国家的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目前已成为一个“以勘查技术为基础,以承担地质调查任务和科研项目、提供勘查与监测技术方法和技术服务为手段,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地质工作为目标,以探矿工艺技术和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地质调查科研机构。回顾了工艺所艰苦创业、改革进取的发展历程,对科技体制改革、专业结构调整、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展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强劲的科技实力;指出了工艺所在“十一五”期间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的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
新疆东天山地区延西铜矿床的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延西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北部的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带内,是延东-土屋斑岩型成矿带的西延部分。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企鹅山群,被含矿斜长花岗斑岩侵入。矿床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闪长玢岩以及斜长花岗斑岩,安山岩和闪长玢岩具有同源性及岛弧火山岩的特点,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斜长花岗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直接相关,其形成晚于安山岩、闪长玢岩。本文测得延西铜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为326.2±4.5Ma,可以代表其成矿年龄,与土屋-延东铜矿床322.7±2.3Ma的辉钼矿Re-Os年龄基本相同;包括延西铜矿床在内的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成矿时代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或稍晚。延西铜矿床具有斑岩型铜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与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内其它矿床均为中石炭世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具有相似的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物质均为岩浆来源,这些矿床可能为同一岩浆活动在不同部位发生矿化的产物。延西铜矿床以及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形成于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的挤压岛弧背景,应与哈尔里克-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的形成相伴,可能与康古尔塔格大洋板块向北部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25.
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裂隙开度对覆盖型岩溶潜蚀塌陷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临界裂隙开度是覆盖型潜蚀塌陷的关键控制因素,受覆盖层土质、密实度、临界水力梯度等因素的影响,初步提出了临界裂隙开度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6.
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挡土墙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产生,在该滑动楔体上沿竖向取水平薄层作为微分单元体,通过作用在单元体上的水平力、竖向力,建立挡土墙上土压力分布的基本分析方程,结合整个滑楔体的力矩平衡条件,先确定土侧压力系数、再建立土压力分布和土压力合力及作用点高度的理论公式。算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这表明该方法不仅可行,而且可靠。 相似文献
27.
为查明镇雄县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基于现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食品安全评价标准,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内梅罗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其土壤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比例分别为39.03%、16.62%和28.57%.但8种重金属中Cu、Hg、As、Ni、Pb、Cr、Zn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低,仅Cd存在较高等级的潜在生态风险,其潜在生态危害等级程度低、中、较高、高、严重的样品数比例分别为17.71%、39.21%、22.77%、12.31%和8.00%,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ir)均值为118.24.土壤Cd高潜在生态危害和较高潜在生态危害样点主要位于下二叠统地层单元中.同时,调查区45件农作物玉米籽实重金属评价结果显示,仅1件玉米籽实样品Cd含量超标,农作物玉米籽实与其对应的农作物根系土中的重金属Cd全量无明显的相关性.调查区土壤Cd高含量主要受地质背景影响,对调查区内玉米籽实影响较小,在强酸性土壤环境下,随土壤中可溶态Cd含量增加,导致农作物对Cd的吸收富集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8.
29.
文化服务类海洋生态产品是海洋生态系统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提供的非物质收益,包括休闲娱乐服务、景观增值服务、科学研究和教育服务。休闲娱乐服务作为文化服务类海洋生态产品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可为人类提供有价值的休闲旅游机会,为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以厦门市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休闲娱乐服务为研究对象,从核算的角度,研究了2006—2020年厦门市休闲娱乐服务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厦门市休闲娱乐服务的实物量即滨海旅游人次由1 677.70万人次增加到6 036.55万人次;②厦门市休闲娱乐服务的价值由67.60亿元增加到251.97亿元;③基于休闲娱乐服务价值的核算结果,厦门核算区范围内单位海域面积的平均价值由22.14元/m2增加到82.97元/m2。核算结果反映出在城市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厦门市海域面积有所减少,但厦门市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海洋生态产品的能力并没有下降,反而明显提升;而且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反映出人们对文化服务类海洋生态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本研究还提出了明晰产权归属、创新经营模式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等有关提升并实现休闲娱乐服务价值的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副热带高压(副高)背景下极端短时强降水系统的动力和云物理结构特征,利用厦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观测数据,采用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技术并结合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对2021年8月11日发生在厦门地区的一次极端短时强降水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这次过程发生在副高控制之下,具有弱天气尺度强迫特征。地面辐合线促进了线状对流系统的形成,其后向传播过程导致了局地极端强降水的发生。(2)对流系统的中层存在大粒子累积区,大粒子的下泻导致雨强增大。倾斜上升(下沉)气流的配置使得大粒子的下泻不会影响上升气流,有利于对流系统的发展与维持。下沉气流与偏南气流相遇触发了上游对流系统的发展,形成后向传播。(3)在弱天气尺度系统背景下,局地地形对于降水系统的影响得以凸显。地形造成的低层辐合使得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分传播相移率(KDP)等双偏振参数在迎风坡处明显增大,且大值区在此处维持。更大、更浓密的降水粒子形成了极高的降雨效率。(4)暖雨过程和冰相过程在这次极端降水事件中并存,前者对雨水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冰相粒子的融化加速了这一进程。(5)强降水时雨滴的破碎和碰并趋于平衡,雨强的增大取决于雨滴浓度的升高。因此,KDP可作为判断雨强是否增大的指标。(6) ZDR柱与KDP柱的演变对于地面雨强的变化具有预示性,特别是在持续降水过程中,ZDR(KDP)柱的再度发展预示着降水系统的再次增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