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2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742篇
测绘学   233篇
大气科学   401篇
地球物理   1066篇
地质学   1220篇
海洋学   373篇
天文学   114篇
综合类   438篇
自然地理   30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6篇
  1957年   8篇
  1947年   7篇
  193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扎龙湿地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了探究其藻类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本文于2011年春、夏、秋季对扎龙湿地的藻类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共发现藻类植物349个分类单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8门105属,藻类植物群落全年均以绿藻为主导,其组成呈绿藻-硅藻型。优势种中绿藻门主要以镰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falcatus)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为主,硅藻门以弯棒杆藻(Rhopalodia gibba)和隐头舟形藻(Navicula cryptocephala)为主,优势种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呈现明显的单峰型,夏季最高,平均为10.74×10~4ind./L。湿地研究区域分为开阔型水域、小型封闭水域、湿地型水域和湖泊型水域四个生态类型,不同水域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明显不同。经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将不同采样点的藻类植物群落分为四组,多样性指数表明湿地水体处于轻度污染或无污染状态。综合研究结果可以认为扎龙湿地的水体基本处于贫营养-中营养状态,只有极少数水域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42.
Maturity index(MI), based on nematode life strategies, has been proposed in 1990 to assess the possible variations of the terrestrial and freshwater nematode assemblages induc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t was subsequently applied also to marine ecosystems and, even if comparatively not yet very popular, it offers a good method to assess the ecological quality in relation to a wide range of anthropogenic drivers. However, few data are available on its response to physical stress, a key factor especially in the coastal areas. In this study, marine nematode genera from two study cases carried out in Maldives are used to test both MI and life strategy traits(i.e., c-p classes) for detecting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disturbance.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nematodes are well adapted to physical stress showing a general high rate of recovery. C-p scaling and MI did not seem to be appropriate for revealing this disturbance type probably because there are no empirical evidences on the life strategy of several genera, and a possible differential response to various disturbance types may be hypothesized.  相似文献   
143.
The Lajeado Group in the Ribeira Belt,southeastern Brazil,corresponds to an open-sea carbonate platform,comprised of seven overlapping siliciclastic and carbonatic formations,intruded in its upper portion by the Apiai Gabbro.These rocks have a Neoproterozoic tectonometamorphic overprint related to arc magmatism and the Brasiliano collisional orogeny.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are given by new UPb SHRIMP and LA-ICP-MS data for Lajeado Group detrital zircons and for magmatic zircons from the Apiai Gabbro.The youngest detrital zircons in the Lajeado Group are 1400-1200 Ma,and constrain its maximum age of deposition to be 1200 Ma,whereas the 877 ± 8 Ma age for magmatic zircons in the Apiai Gabbro give the minimum age.Detritus source areas are mainly Paleoproterozoic(2200-1800 Ma)with some Archean and Mesoproterozoic contribution(1500-1200 Ma),with distal or tectonic stable cratonic character.The Lajeado Group should be a Stenian-Tonian carbonate platform passive margin of a continent at this time,namely the Columbia/Nuna or the Rodinia.The Apiai Gabbro displays similar age to other intrusive basic rocks in the Lajeado and Itaiacoca groups and represents tholeiitic MORB-like magmatism that we relate to the initial break-up of a Mesoproterozoic contin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rasiliano oceans.  相似文献   
144.
在洛恪顿铅锌多金属矿5勘探线地电化学勘查剖面上采集了电提取前后的土壤样品,开展了全量及顺序提取"七步法"分析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地电化学过程所提取的元素是以多种相态存在于土壤介质中的,以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等活性相态为主,同时颗粒较小的弱活性相态,甚至残渣态颗粒也可被电化学过程所迁移、吸附;电提取后,土壤中多数元素某一种或几种相对活性相态含量与矿体产生了极好的空间对应关系;较浅的运积物覆盖层及深部有矿体或矿化体存在,可导致电提取后土壤中多数微量金属元素全量显著增加,这表明地电化学方法在运积物覆盖区具有较大的勘查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块体化程度是评价岩体完整性的一种新指标,能从三维角度表征岩体破碎程度,但目前该方法仍存在未充分考虑岩体切割程度及块体规模、未限定基础应用条件、块体化程度等级划分不合理等缺陷。针对上述缺陷,深入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借鉴岩体切割程度、三维块度模数、体积RQD等计算原理,限定了块体体积百分比相关概念,提出了考虑岩体完整性块度尺寸效应的块体体积综合百分比计算方法,确立了块体化程度等级及分级指标取值依据,建立了修正的块体化程度评价方法。通过对比块体化程度评价修正方法、岩土工程规范对岩体完整性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修正方法的合理性。分别以广西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乌东德水电工程的块体研究数据为基础,开展了修正块体化程度评价方法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修正块体化程度评价方法计算的铜坑矿+25 5 m中段4#试验区岩体块体体积百分比为11.18%,属轻度块状化岩体;乌东德水电站PD49-1平硐、PD4支硐块体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2.847%、10.168%,均属于轻度块状化岩体,岩体完整性程度为较完整级别。与现有块体化程度评价方法比较,修正方法计算的块体体积百分比能够更准确地从三维角度表征真实岩体的完整性。研究成果对精确刻划岩体三维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8.
铅锌矿是湘西-黔东地区的优势矿种,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找矿潜力巨大。综合分析前人有关湘西-黔东生物礁的资料,介绍了藻灰岩的沉积特征,并结合大量实际地质资料,对藻灰岩控矿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及碳酸盐泥对Pb2+、Zn2+离子的吸取,矿床成因属于沉积成岩矿床类型,兼有成岩期后矿床性质; 藻礁灰岩与不同岩性的接合部位及其附近等微地球化学障区,往往就是铅锌富矿体产出部位; 藻礁灰岩与礁间通道的薄层泥质白云质灰岩呈指状交叉接触处,也常有铅锌富矿体产出; 铅锌富矿体基本上产于清虚洞组灰岩段中,且明显受该段藻礁灰岩控制。为满足国内外对铅锌矿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深入研究区内铅锌矿的地层岩相岩石控矿因素及其富集规律,指导该地区藻灰岩中铅锌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9.
西天山在二叠纪时期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岛弧成因和大陆裂谷成因两种不同的观点,伊犁盆地尼勒克地区中二叠统陆相红层的研究是解决上述争议的关键之一。该段地层自下而上是一套由冲洪积扇相、河流相、浅湖相和半深湖相组成的湖侵序列。本文综合该套地层的古水流、砾岩砾石成分与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碎屑岩地球化学以及石榴子石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尼勒克盆地中二叠统陆相红层的物源复杂多样,包括超镁铁质-镁铁质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矽卡岩、片麻岩、灰岩和碎屑岩等不同岩石类型,记录了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剥蚀与再沉积过程。结合下二叠统乌郎组双峰式火山岩以及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尼勒克地区中二叠世盆地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50.
露天矿的开采会形成较大的边坡高度,大部分的露天矿都存在断层,使得边坡体的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问题变得极为复杂,对矿山人员以及安全的生产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本文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露天矿含断层边坡两种开挖进行模拟研究。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剖面作为研究对象,之后进行模型的建立、开挖、变形的监测,最终总结出边坡开挖时边坡上观测点的位移变形的规律以及开挖对断层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开挖与横向开挖均表明随着开挖的进行水平位移量增加,垂直位移量减少。断层的埋藏越深其垂直的位移量越大。竖向开挖与横向开挖均表明随着开挖的进行,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的的值均在减小。整个断层面的水平主应力越靠近开挖区域越大,垂直主应力则越来越小。两种开挖方式的结果为断层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比值竖向开挖要大于横向开挖的。剪应力和正应力比值越大,那么断层就越不稳定。所以横向的开挖方式更加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