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_(2_溴)苯基甲烷(DAoBM)。在Mn(Ⅱ)和吐温_80存在下,Ce(Ⅳ)与DAoBM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λmax为4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5L·mol-1·cm-1。Ce(Ⅳ)的质量浓度为0004~0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稀土矿石中微量Ce(Ⅳ)的测定,结果与ICP_AES法相符  相似文献   
22.
吕梁山北段变质岩系变形分解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梁山北段变岩系中,变形分解现象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级尺度上均有表现。平面上强弱变形带(域)常呈网结状形态产出,剖面上随深度的加深,强弱变形带(域)互为消长。在变形分解作用一,角闪石转化为黑云母、绿泥石、斜长石牌号降低。固流限较低的矿物发生溶解,或充填缍裂隙形成同构造分泌结晶脉,或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变斑晶,致使岩石的结构构造由块状向片麻状、片状转化。Mg、Fe、Ti、P、K、Rb增高,Si、Na、Sr降  相似文献   
23.
1 Methodsfororientatinginitialdirec tioninindustrialsurveyDifferentfromconventionalengineeringsurvey,thedistancebetweenthetwoangle measurementdevicesinindustrialsurveyisnomorethantenmeters.Theaccu racyforthemeasurementofobjectpointsisrequiredtobebetween± ( 0 .0 2~ 0 .0 5~ 0 .2 0 )mm ,sotheaccu racyfortheorientationoftheinitialdirectionoughttobehigh .Theexistingmethodsfororientatingtheinitialdirectionbetweenthetwoangle measurementdevicesincludemethodofusinginnertarget,collimatormethod,metho…  相似文献   
24.
用L-曲线法确定半参数模型中的平滑因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通过确定合适的平滑因子,更好地控制了残差部分V^TPV与光滑度部分S^TRS之间的平衡,得到了更准确的参数估值。通过算例,将基于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的半参数模型解算方法和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后,提高了半参数模型计算结果的精度,可以更好地将观测值中的系统误差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25.
用L-曲线法确定岭估计中的岭参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L 曲线法来确定岭估计中的岭参数 ,推导了用L 曲线法确定岭参数的基本公式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其算法 ,并用两个算例 ,比较了新方法和以往方法。结果表明 ,L 曲线法不仅容易收敛 ,而且其计算结果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6.
基于二维直接线性变换的数字相机畸变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提出并论证了基于二维直接线性变换的畸变的校正方法。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各类固态摄像机(CCD、CID、PSD)的畸变模型的建立,以补偿各类像点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27.
The timing of high lake-level stands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western China remains controversial. Here we report new results from Megalake Tengger based on a study of palaeo-shorelines and a drill core from Baijian Lake in the northwestern Tengger Desert. Multiple dating methods, based on luminescence signals (quartz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K-feldspar post infrared-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signals of quartz, were used to date beach sands from palaeo-shoreline profiles at altitudes of ~1310 m (+20 m above lake level), ~1320 m (+30 m) and ~1350 m (+60 m), and from the top 20 m of sandy sediments from the drill core obtained from the modern beach of Baijian Lake. The dating results show that high lake-level stand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Megalake Tengger (~1310–1320 m)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Early to Middle Pleistocene, which is much earlier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In addition, no geomorphological evidence of shorelines and sedimentary evidence from the drill core profile were found to support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Late Pleistocene lake level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act age of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high lake level event’ in a large part of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needs to be re-evaluated.  相似文献   
28.
29.
地表形变监测的改进相干目标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从雷达干涉时间序列影像中获取更全面的相干目标集合,进行变形时间序列分析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提出了改进的相干目标法,可获取更为全面且可信度高的相干目标集合,进而提高地表形变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和精度。根据雷达影像中同类型地物散射分布相近的特点,采用非参数同分布检验算法提取后向散射特性相近的同质点开展空间非局部滤波,提高干涉图的质量。与此同时,利用多尺度的极大似然条纹频率估计算法分离差分干涉图中的系统性相位,并基于同质点进行自适应相干性估计,获取相干性的平稳估计量,从而获取更多的相干点目标。利用20景TerraSAR-X条带模式时间序列影像,分别利用传统的及改进后的相干目标法对香港填海区域地表形变信息进行时序分析。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在具有稀疏植被的填海区可有效增加相干目标点的提取,得到更为可信的沉降结果。  相似文献   
30.
针对视野移动方向的判断问题,该文介绍了运动补偿的常用方法及应用,提出了基于灰度块匹配的视野移动监测算法。通过对比各种算法计算复杂度和计算时间,发现灰度投影算法准确率低、计算量较小;块匹配搜索算法中的穷尽搜索算法准确率高,但是计算量较大。为了发挥以上两者算法的优势,将两者结合形成了灰度块匹配算法,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灰度块匹配算法在实时监测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