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12篇 |
免费 | 2283篇 |
国内免费 | 12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19篇 |
大气科学 | 862篇 |
地球物理 | 1328篇 |
地质学 | 4142篇 |
海洋学 | 852篇 |
天文学 | 182篇 |
综合类 | 587篇 |
自然地理 | 6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70篇 |
2023年 | 224篇 |
2022年 | 330篇 |
2021年 | 378篇 |
2020年 | 312篇 |
2019年 | 364篇 |
2018年 | 381篇 |
2017年 | 376篇 |
2016年 | 391篇 |
2015年 | 376篇 |
2014年 | 389篇 |
2013年 | 471篇 |
2012年 | 494篇 |
2011年 | 492篇 |
2010年 | 458篇 |
2009年 | 433篇 |
2008年 | 454篇 |
2007年 | 399篇 |
2006年 | 406篇 |
2005年 | 303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242篇 |
2002年 | 313篇 |
2001年 | 294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62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69年 | 4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哀牢山段可划分为东部高级变质带和西部低级变质带。构造分析表明:该构造带由3个不同变形域组成,可能代表其经历的3期左行走滑。第1期走滑发生在整个高级变质带,为拉张性左行走滑,形成角闪岩相L型构造岩。第2期走滑形成高级变质带中的高应变带,变形体制接近简单剪切,形成绿片岩相L-S型糜棱岩。第3期主要发生在低级变质带,为挤压性走滑,形成左行逆冲构造格局,并形成低绿片岩相千糜岩。地质年代学数据证明,3期左行走滑的形成时代分别是:距今58~56Ma、27~22Ma和13~12Ma±。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第1期左行走滑可能对应于印度与欧亚大陆距今60Ma左右的初始碰撞;第2期变形与青藏高原最强的挤压隆升期一致;第3期事件可能代表距今16~13Ma开始的青藏高原物质进一步东挤。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的3期主要左行走滑均发生在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汇聚过程中。 相似文献
82.
Numerical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Ridging Processes Considering Water‐Air Flow in a Hillslope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击此处可从《Ground water》网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ch/ext_images/free.gif)
In this study, a water‐air two‐phase flow model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extension, and dissipat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induced by recharge events in a hypothetical hillslope‐riparian zone, consider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iquid and gas phases in soil void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a rain begins, the groundwater table near the stream is elevated instantaneously and significantly, thereby generating a pressure gradient driving water toward both the stream (the discharge of groundwater to the stream) and upslope (the extens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into upslope). Meanwhile, the airflow upslope triggered by the advancing wetting front moves downward gradually. Therefore, the extens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into upslope and the downward airflow interact within a certain region. After the rain stops, groundwater ridging near the stream declines quickly while the airflow in the lower part of upslope is still moving into the hillslope. Thus, the airflow upslope mitigates the dissipat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Additio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ridging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cluding rain intensity, intrinsic permeability, capillary fringe height, and initial groundwater table, was analyzed. Changes in intrinsic permeability affect the magnitude of groundwater ridging near the stream, as well as the downward speed of airflow, thereby generating highly complex responses. The capillary fringe is not a controlling factor but an influence factor on the formation of groundwater ridging, which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antecedent moisture.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groundwater ridging also occurs where an unsaturated zone occurs above the capillary fringe with a subsurface lateral flow. 相似文献
83.
84.
云南易门凤山铜矿床59#矿体分布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采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对59#矿体分布区进行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圈定矿化元素组合异常。该异常分布在刺穿体构造的外缘,与59#矿体产出位置基本一致;同时出现(Bi-Cu)、(TFe-W-Mo-Cu-Bi)、(Zn-Cd-Cu-Ag-Pb-Bi-Mo)的异常叠加,指示叠加成矿作用的特点;根据异常特征和分布规律,推测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矿体产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中国西秦岭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西秦岭是北接华北克拉通、西接祁连与柴达木、南接松潘—甘孜地块的东秦岭造山带的西延。文中研究了该区从前寒武纪到三叠纪的碎屑沉积岩。这些碎屑沉积岩中分离出的锆石由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进行了U-Pb定年。全岩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类似于扬子克拉通年龄,主要分布于1.55~1.98Ga,峰值为1.81Ga,而与华北克拉通主要为古元古代与太古宙的模式年龄形成明显的对比。泥盆系中的碎屑锆石930~730Ma的U-Pb年龄指示其与扬子克拉通具亲缘性。930~730Ma是源区地壳的强烈增长阶段。二叠系—三叠系的碎屑沉积岩主体以含老于1600Ma的碎屑锆石为特征。碎屑锆石U-Pb年龄与Sm-Nd同位素组成指示此时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基底岩石成为二叠系—三叠系碎屑沉积岩的重要物源。扬子克拉通在三叠纪时与华北克拉通拼接。西秦岭二叠系—三叠系碎屑沉积岩含有高达50%的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基底岩石。 相似文献
86.
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及营养盐向海湾输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白沙河流域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特征 ,在大量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分别运用水量均衡法、断面法和咸淡水界面法 ,估算了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向海湾的输送水量及营养盐输送量。 3种方法估算的结果表明 ,白沙河流域地下水向海湾输送量较大且受降雨影响显著 ,丰水年 (1998年 )地下水入海量高达 2 .2× 10 6m3 ,是枯水年 (1992年 )入海量的 2倍。另外 ,农田灌溉及大气降雨淋滤土壤中所施肥料使该区地下水中营养盐浓度 (尤其是硝酸盐氮浓度 )严重超过了饮用水水质标准 ,每年有 (4~ 11)× 10 6mol硝酸盐氮随地下水入海 ,相比之下 ,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稳定 ,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含量较低 ,排海量较少。 相似文献
87.
中全新世以来黑龙江同江地区的孢粉组合与植被、气候演化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对黑龙江省同江县96-QP剖面从下至上划分4个孢粉组合带:1是以蒙古栎-桦属-蒿属-苔草属-木本科-水龙骨科为主组合带;2是以蒿属-莎草科-禾本科-桦属-栎属为主组合带;3是以桦属-蒙古栎松属-蒿属-莎草科-禾本科为主组合带;4是以松属-桦属-蒙古栎-蒿属-苔草属为主组合带。这4个孢粉组合带清楚地反映了古植被,古气候演替4个阶段;依次为温性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落叶阔叶树稍多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以松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其气候变化是温暖湿润-温和略干-温和略湿-温凉湿润。 相似文献
88.
89.
大学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但传统的辅导员选拔和考核标准存在很多局限性,影响了辅导员的选拔与任用。依据胜任力理论和模型,结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构建高校辅导员评价指标,确定知识、技能、品质、个性动机4个一级指标和一般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18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项胜任力指标的权重,构建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评价模型,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青藏高原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全球意义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50
定量分析了青藏高原各类草地0~0.65m深度范围内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总面积为1.6027×10hm2的草地有机碳量达到335.1973×108tC,其中以高原草甸土和高原草原土有机碳积累量为主,两者之和达到232.36×108tC,占全国土壤有机碳量的23.44%,是全球土壤碳库的2.4%.在有机碳储量分析的基础上,按土壤碳释放的两种主要途径:土壤呼吸作用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与草地退化,对草地土壤碳排放进行了估算,揭示出青藏高原草地土壤通过呼吸每年排放的CO2达到11.7×108tC·a-1,约占中国土壤呼吸总量的2.3%,明显高于全国乃至全球平均值;近30a来,青藏高原草地土壤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和草地退化所释放的CO2估计约有30.23×108tC.保护青藏高原草地对于全球变化意义重大.定量分析了青藏高原各类草地0~0.65m深度范围内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总面积为1.6027×10hm2的草地有机碳量达到335.1973×108tC,其中以高原草甸土和高原草原土有机碳积累量为主,两者之和达到232.36×108tC,占全国土壤有机碳量的23.44%,是全球土壤碳库的2.4%.在有机碳储量分析的基础上,按土壤碳释放的两种主要途径:土壤呼吸作用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与草地退化,对草地土壤碳排放进行了估算,揭示出青藏高原草地土壤通过呼吸每年排放的CO2达到11.7×108tC·a-1,约占中国土壤呼吸总量的2.3%,明显高于全国乃至全球平均值;近30a来,青藏高原草地土壤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和草地退化所释放的CO2估计约有30.23×108tC.保护青藏高原草地对于全球变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