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篇 |
大气科学 | 31篇 |
地球物理 | 16篇 |
地质学 | 108篇 |
海洋学 | 34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0篇 |
自然地理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31.
利用′tHooft的边界条件和“准周期”边界条件分别求解了1+1维黑洞背景时空中的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并计算了相应的玻色子熵与费米子熵,发现它们具有同一发散形式,两者仅相差一个系数 相似文献
132.
北太平洋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客观分析海气通量项目提供的1958~2006年月平均的湍流热通量及相关气象场数据, 利用EOF分析、小扰动方法、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 影响因子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 北太平洋湍流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在冬季最为显著。我国东部海域及其向中东太平洋的延伸部分为冬季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年际变化的关键区。冬季潜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在副热带太平洋和菲律宾海域主要受风速变化影响, 在北太平洋的高纬和低纬海域尤其是赤道中太平洋主要受比湿差变化影响, 而冬季感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在整个北太平洋都主要受海气温差变化影响。受大尺度环流影响, 异常低压中心的东 (西) 侧海气比湿差和海气温度差偏小 (偏大), 所以异常低压中心的东 (西) 侧潜热输送和感热输送偏弱 (偏强)。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对松原5.7级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低点时间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以去除经度效应后低点时间为0 h的等值线作为低点位移分界线,松原5.7级地震的震中分别位于2018-04-13分界线上和2018-04-24分界线附近;2)异常日期间,中国大陆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存在分区特征,去除经度效应后低点时间为正、负的区域内日变形态分别以“W”型和“V”型为主;3)在2018-04-13和2018-04-24这2个异常日期间,中国大陆都存在去除经度效应后的低点时间高梯度带,松原5.7级地震的震中分别位于2018-04-13高梯度区边缘和2018-04-24高梯度区东侧。 相似文献
134.
The South China Sea locates at the convergence center of the Eurasian Plate,the Pacific Plate and the Indo-Australia plate. The Cenozoic seafloor spread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at records inform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tectonic history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geologic evolution. Magnetic data contains abundant geological structure information from the surface to deep. This paper reports magnetic dat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rough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ing of these magnetic data,we report general results on the regional magnetic anomalies,such as the upward continuation graph,the polar magnetic anomaly map and the magnetic anomaly partition map. The magnetic anomaly fiel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divided into eight areas,of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explained,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5.
Climate Dynamics -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EPEs)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YRB) exert widespread impacts on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life. Using observed... 相似文献
136.
空间信息移动服务是GIS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然而无线互联网络的低带宽、非对称、不稳定等特性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运用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对网格计算和Mobile Agent(MA)分布式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MA的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分布计算模型.该模型集成网格计算、MA,GPS,CDMA,TCP/IP,UDP等理论与关键技术,从底层实现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模型原型平台,包括空间信息MA,MA代理服务器、分布式网格GIS服务器和移动GIS客户端等模块,可以进行空间信息的分布式组织与索引、网格计算和移动服务、移动目标的实时监控与调度等应用.利用该模型在上海市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网格应用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无线互联网络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7.
构造运动对地表剥蚀、硅酸盐风化、长尺度碳循环以及气候系统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论和不确定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已有关于"构造-风化-碳循环-气候变化"耦合的证据主要基于河水化学计算的和海洋沉积物记录的硅酸盐风化以及有机碳输移通量,一直缺乏对构造事件前后剥蚀、风化通量的直接观测和对比研究,更不清楚构造运动对流域侵蚀和风化过程影响的幅度、范围及持续时间。龙门山位于构造活动活跃的青藏高原东缘,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区域,拥有大量的基础资料与背景数据。发生于龙门山地区的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引发了近8万个山体滑坡;这些滑坡体快速向河流系统输送大量碎屑物质,极大地影响了地表过程,为评价构造事件对流域剥蚀和风化的影响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机会。文章通过定量评估地震滑坡对流域侵蚀、河流颗粒有机碳(POC)输移和河水溶质的影响及持续时间,结合滑坡体积与地震震级和复发频次关系,提出了地震滑坡对以龙门山为代表的活跃造山带长时间尺度剥蚀速率控制的新机制。结果表明,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5年里,龙门山地区主要河流的悬浮物通量较地震前增加了3~7倍,指示了地震滑坡对流域侵蚀的直接贡献;清空单次地震产生的龙门山地区细颗粒滑坡物质需要几十年至数百年、粗颗粒则可能需要数千年,而滑坡密度和高强度径流是控制滑坡物质搬运时间的主要因素。通过模拟建立了龙门山地区地震震级-滑坡体积与复发频次的关系,计算得到该地区理论上的长时间尺度平均地震滑坡剥蚀速率,约为0.5~1.0 mm/a。这一理论值与宇宙成因核素和低温热年代学获得的长尺度剥蚀速率大致相当,并且汶川滑坡的空间分布与测得的长尺度剥蚀速率的空间分布相似,这表明在构造时间尺度上,龙门山构造带的剥蚀通量很可能主要是由地震引发的滑坡碎屑物质持续提供的,为解释构造活跃区的高剥蚀通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制。与地震滑坡剥蚀同步的是河流现代POC和河水溶质的成倍增加。汶川地震造成岷江上游杂谷脑河现代POC供给增加了2~4倍,且只有少部分会被氧化降解;同时,震后岷江河水碱度和硅酸盐风化通量则增加了4倍左右,由此造成的CO2消耗通量和87Sr/86Sr比值分别增加了4.3±0.4倍和0.000644±0.000146。本研究将构造活动与长时间尺度山脉剥蚀、流域风化和碳循环直接地联系到一起,为"构造-风化-碳循环-气候变化"耦合提供了直接有力的观测证据和基于滑坡的全新机制解释。如果其他的地震也有类似汶川地震引发的有机碳埋藏和硅酸盐碳消耗成倍增加的双重碳汇效应,那么地震及其引发的滑坡可能在调节长时间尺度大气CO2和全球气候中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8.
亚非夏季风降水对当地农业、水资源管理、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系统等均有广泛影响, 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上新世模式比较计划(PlioMIP2)的15个上新世暖期模式模拟数据和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31个高排放情景SSP5-8.5模式模拟数据, 对比分析了上新世暖期和未来增暖背景下亚非夏季风降水变化特征的差异及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 在这两类气候增暖背景下, 亚非夏季风降水都呈增加的趋势, 然而对应于全球平均1 ℃升温, 季风降水在上新世暖期的强度增幅(0.24 mm/day/℃)明显大于其在未来增暖情景的强度增幅(0.17 mm/day/℃), 前者降水异常值约为后者的1.4倍。这种差异主要源于, 对应于全球平均1 ℃升温, 上新世暖期中高纬增温幅度显著强于未来增暖情景, 而低纬度较小。上新世暖期低纬和北半球中高纬度之间的经向温度梯度减弱幅度更大, 有利于亚非夏季风环流显著增强, 从而导致亚非夏季风降水强度显著强于未来增暖时期。本研究表明, 气候增暖背景下低纬与中高纬度之间的经向温度梯度变化对亚非夏季风具有显著影响, 准确衡量暖期南-北半球间经向温度梯度的变化对预估区域季风和水循环变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139.
140.
块碎石作为道砟材料能够分散列车动荷载, 加之其内部含有大量空隙, 具有良好的对流换热特性, 作为冷却冻土路基的材料在青藏铁路建设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 碎石集料会发生压密、 变形乃至破碎从而影响冷却效果。因此, 研究碎石层的变形过程及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块体离散元法, 对块碎石集料的三轴剪切试验进行了数值分析, 将所得应力-应变曲线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发现两者能较好地吻合, 说明块体离散元法能够较好地模拟块碎石集料的受力变形过程。结果表明: 增大围压或块体粒径, 块体单元受到的作用力加强, 集料的偏应力强度和抗剪强度值也随之增大。碎石块体在剪切作用下沿其接触面滑动分离, 形成X形剪切带是集料变形的主要形式, 此外在径向方向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基于试验和块体元研究路基碎石层的思路和方法可为今后评估青藏铁路碎石路基的热力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储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