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5篇 |
免费 | 650篇 |
国内免费 | 9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79篇 |
大气科学 | 609篇 |
地球物理 | 706篇 |
地质学 | 1608篇 |
海洋学 | 657篇 |
天文学 | 100篇 |
综合类 | 415篇 |
自然地理 | 5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232篇 |
2021年 | 282篇 |
2020年 | 239篇 |
2019年 | 272篇 |
2018年 | 258篇 |
2017年 | 221篇 |
2016年 | 255篇 |
2015年 | 280篇 |
2014年 | 300篇 |
2013年 | 278篇 |
2012年 | 270篇 |
2011年 | 329篇 |
2010年 | 280篇 |
2009年 | 254篇 |
2008年 | 224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39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利用1960—2012年5—6月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基于冷涡经典定义,采取客观识别方法检索东北冷涡活动过程,根据东北冷涡活动时空变化特征给出东北冷涡持续活动过程标准, 通过冷涡强度指数进行定量化分析,该指数对冷涡持续活动过程具有较好表征意义。冷涡活动强对应5月乌拉尔山阻塞高压、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和6月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活动频繁。通过强弱指数年合成,得到6月强指数年冷涡系统较深厚,集中于对流层中高层,冷心结构明显,具有一定大气斜压特征; 高层存在冷中心,低层有冷空气活动,中高层西风带呈明显的上游分流和下游汇合特征,分汇流之间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偶极子阻塞形势;弱指数年冷涡系统较浅薄,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低层,冷心结构不明显,不存在阻塞形势。 相似文献
54.
基于捷联式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对比不同小波、阈值及施加方式对滤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b6、db7、db8、db9、db10、sym6、sym7、sym8、sym9、sym10、coif3、coif4和coif5小波较适用于海洋重力测量,小波分解层次可取至8层或9层,采用史坦无偏风险阈值滤波效果较好;小波分解至第8、9层时,阈值滤波结果与截止频率为0.005 Hz和0.003 3 Hz的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的滤波结果吻合较好,但小波阈值滤波结果更加平滑,两者差值的RMSE在0.25 mGal以内,且小波阈值滤波更容易分解出噪声成分,可以更有效地消除重力畸变。 相似文献
55.
斑尾复鰕虎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丹东、大连、东营、青岛、赣榆、舟山、厦门7个斑尾复鰕虎鱼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营和赣榆群体为一组,而其它群体为另一组.2组差异极为显著.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41.30%,8.92%,8.08%和7.31%,累计贡献率为65.60%.第一主成分主要受尾柄长/尾柄高、体高/体长、头长/体长和吻至背鳍起点/体长的影响.判别分析也可将两组群体分开,东营和赣榆组与另一组没有误判,对于样本所属海域的判别,其中东营为100%,最低为青岛群体66.7%,综合判别率为85.5%;选取贡献较大的14个特征值建立判别公式,利用判别公式计算各群体的差别准确率为62.1%~100%.对形态特征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计算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两组群体已达到亚种水平,而两组群体内的形态差异为种内不同群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6.
理论研究两个关于振动问题的逆或优化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由光滑边界振动体的部分边界测量数据再构振动体内部场。第二个问题是利用部分边界的边界应力分布或变化边界形状控制表面位移分布。文中给出了对应问题的唯一性证明 相似文献
57.
58.
从建岛潜力、岛礁辐射能力和岛礁承载能力3个方面选取26个指标,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获得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所侵占的南沙44个岛礁的战略价值,并对结果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被马来西亚侵占的弹丸礁、越南侵占的南威岛、以及菲律宾侵占的中业岛,其战略价值位列前3,评价得分分别为100、98.42和97.09。2)岛礁辐射能力空间分布格局呈现“NW—SE条带式”,“最高”和“高”等级的区域由研究区西北延伸至东南,然后向东北、西南两侧递减,辐射能力格局中有2个核心区域和2个次级核心区域。承载能力空间分布格局呈现“横向条带式”,由北向南越来越低,有1个核心区域和2个次级核心区域。建岛潜力空间分布格局有3个核心区域及2个次级核心区域。3)岛礁战略价值空间分布格局有3个核心区域,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北部及南部,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密切相关的核心区域各有1个。越南侵占岛礁最多且空间分布较广,有2个次级核心区域也与越南密切相关,越占岛礁若进一步建设,将形成多核心协同的战略格局,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9.
Hydrogeology Journal - A Correction to this paper has been published: https://doi.org/10.1007/s10040-021-02351-x 相似文献
60.
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 Be和26 Al对西昆仑和可可西里北部地表基岩的剥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结果是:西昆仑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2m/Ma, 可可西里北部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5m/Ma。裂变径迹和宇宙成因核素这两种手段所得到的平均剥蚀速率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前者得到的是几个至数十百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而后者得到的是十几至几十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比较通过这两种手段得到的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平均剥蚀速率可以发现其平均剥蚀速率从20Ma以来的100m/Ma以上减少到了最近几十万年以来的10m/Ma,我们认为这一剥蚀速率下降的趋势反映了青藏高原从中新世到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的减弱,据此推断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隆升应该主要发生在第四纪晚期之前,而不是在最近的几十万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