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640篇
测绘学   285篇
大气科学   260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1263篇
海洋学   20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27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针对现行海洋环境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海洋环境信息服务平台的现状,通过建立开放式、规范化的系统集成架构,构建海洋环境数据服务体系,设计服务于多层次用户,集服务端、桌面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形态为一体,多层次、多粒度开放的数字海洋公共服务保障平台。可用于形成统一的海洋环境信息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有效提升海洋环境信息应用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统一信息源、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发布平台的海洋环境信息服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22.
开挖卸荷对下卧初支隧道的纵向变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目前已有的分析方法,对下卧初支隧道的纵向变形进行了施工前的预测,并获得了不同的结果。但现场的监控量测证明了开挖卸荷导致下卧既有初支隧道的纵向变形出现了不同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印证了时空效应对下卧初支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基坑开挖卸荷的速度和方式是直接影响既有隧道纵向变形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下卧隧道纵向变形的实测数据分析研究,总结了实例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3.
侯公羽  牛晓松 《岩土力学》2009,30(6):1555-1562
如何判断巷道开挖后在无支护反力条件下的围岩弹塑性变形及围岩应力重新分布的力学行为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卡斯特纳方程(Kastner equation)的求解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1) 对支护反力的力学处理存在缺陷,不具有工程实际意义;(2) 塑性区应力求解,没有使用到假设的理想弹塑性材料的塑性本构关系;(3) 塑性区应力求解,没有考虑沿巷道轴向方向的应力的影响。基于增量型本构关系即Levy-Mises关系及D-P屈服准则,对轴对称圆巷进行了理想弹塑性条件的求解。公式计算结果与卡斯特纳方程计算结果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由于该求解弥补了卡斯特纳方程求解中忽略的3个问题,因此,其结果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24.
土体受冲击时Rayleigh波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牛志荣  路国运 《岩土力学》2009,30(6):1583-1589
土体受冲击作用(或称强夯)时Rayleigh波(简称R波)的产生与传播对土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重点研究了R波在强夯加固地基中的作用,并结合土体的振动特性,对R波的传播特点、影响深度、引起的变形和体积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R波为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波形,其影响深度约为一个波长左右,且对锤底土能起到加密作用,对夯坑以外的土表面在R波的传播过程中有变松作用。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成层地基土中R波弥散曲线的求解方法和科学估算强夯影响深度的方法。突破了一直沿用至今的Menard估算加固深度公式的局限。由此可得出,R波在强夯加固地基中有较大的贡献,并非是单纯的有害波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5.
杨勇  牛拴文  孟恩  张红贞 《现代地质》2009,23(5):987-992
东营坳陷盐家油田砂砾岩体为近物源、快速堆积的近岸水下扇沉积,扇体厚度大,横向变化快。巨厚砂砾岩体内部的精细地层划分对比一直是制约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难点。根据该区盐22断块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首先运用测井曲线重构方法划分出砂砾岩体的砂砾岩段、泥岩段,剔去明显的非储层;其次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识别砂砾岩段的岩性构成。砂砾岩体内幕岩性划分结果与岩心资料比较吻合率为966%,与成像资料比较吻合率为962%。该方法为该区厚层砂砾岩体内部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26.
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共统计种子植物31科,96属,161种,并集中分布在几个大科,区系的优势现象明显;②属种比为1∶1.68,较内蒙古自治区、全国及全世界均低,物种分化程度低;③植物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但与热带植物区系也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过渡性;④植物区系组成以年轻成分为主,兼有古老性;⑤植物生活型特征表明本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表现出草原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特征,但由于该区土壤覆沙或沙质化明显,因此,灌木和半灌木种类也较多;⑥植物水分生态类群以旱生为主,非旱生也占有很大比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⑦该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应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27.
洋中脊构造及地震调查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洋中脊的全球分布和构造特征,对全球主要的、不同扩张速率的洋中脊进行了分类和列表描述;对洋中脊的构造特征,如地形特征、地壳厚度与扩张速率的关系及扩张轴下的岩浆房的特征、洋中脊与地幔柱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回顾了海底地震仪在洋中脊构造调查中的应用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简要介绍了我国将用海底地震仪开展洋中脊构造调查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28.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data from the Qiaozidonggou, Qiaozixigou, and Lu'ergou watershed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re used to calibrate and validate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simulated by GeoWEPP model of the WEPP Model at watershed scale. The indices of relative error, 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e, and Nash-Sut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 En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odel fit. The eco-hydrological responses in the Luoyugou and Lu'ergou watersheds are also forecast based on the WEPP Model. Meanwhile, the 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pattern changes and sediment yield in the watershed is discussed, and the response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the watersheds concerning forest growth stage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errors of simulated value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are below 30%,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xe above 0.90, and the Nash-Sut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s axe above 0.80.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esent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thus, the model could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these small watersheds. It is also observed that soil erosion tended to become severe as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in the watershed, while soil erosion has a decreasing trend as forest cover increases and vegetation pattern is optimized. When the watershed is fully covered by forest,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are minimized. When the forest cover is about 30% and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watershed, the erosion intensity is lower than if the forest cover is collectively distributed in the watershed. Erosion varies with different forest growth stages in the watershed; it is more serious at the young and near planting stage and is the smallest at the mature forest stage.  相似文献   
929.
基于反假频基函数的井震匹配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相储层、碳酸盐岩孔缝洞密集带等地层,地震同相轴不具有层状特征,可形象地称为具有复杂网状特征,利用层状地层模型难以精细描述井外地层.传统的宽带约束反演,其目标函数一般含有一个层状的初始模型、离散光滑约束、稀疏约束和线性拟合函数约束.利用这种层状的初始模型进行井震匹配,其高频信息主要来源于井资料插值得到的层状地层模型,井之间地震信息很难起作用.不仅如此,其计算量较大,且不易调节层状信息与稀疏约束反映的地震资料中的非层状信息的比例,难以适应的复杂网状地层的井震信息融合.本文利用地震资料构造反假频基函数以描述复杂网状地层,避免了对层状模型的过分依赖,使得联合重建的信息在井旁与测井资料拟合较好,在井外能充分地反映地震资料所含非层状信息.本文利用大庆下白垩地层扶余油层的河流相资料进行实验,证实了方法的快速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0.
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空间分辨率低,无法满足干旱监测、洪水预测以及灌溉管理等区域水利和农业等行业应用需求。中国在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规划论证的"陆地水资源卫星"搭载了雷达和辐射计主被动一体化微波载荷,通过主被动联合降尺度可以获取高分辨率(~5 km)的土壤水分,但其采用了一维合成孔径技术,主被动微波传感器观测的地面入射角是变化的,这给土壤水分反演及降尺度带来诸多挑战。本文从主被动微波遥感的物理机理和谱分析两种角度出发,利用闪电河流域的航空飞行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基于主被动微波观测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和基于谱分析的降尺度算法在辐射计和雷达入射角不同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辐射计入射角度22.5°—27.5°时,基于主被动微波观测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方法在27.5°时降尺度的结果最好,V极化和H极化的RMSE分别为7.57 K和7.46 K。基于谱分析方法在辐射计入射角度为22.5°和25°时得到的降尺度结果较好,V极化和H极化的最小RMSE分别为7.13 K和6.61 K,比基于主被动微波观测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方法分别降低了0.44 K和0.85 K。基于主被动时间序列观测回归分析的降尺度方法,依赖于主被动微波观测的时间序列观测,当时序观测较短时,可能会因为回归分析的不稳定对降尺度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基于谱分析的降尺度方法则不需要依赖于长时间的时序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