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372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科学地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趋势,以玉溪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在玉溪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相关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玉溪市中心城区集约利用度呈现出由城市中心逐渐向外递减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集聚效应;从全域空间分析看,各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居住功能区相关性最强,其他功能区最弱;从局部空间的角度来看,集约度的分布既存在空间聚集性又存在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42.
辐射传输模式Hydrolight在国际水色遥感研究领域已被广泛用于解决水体光学的各种问题,也是进行石油类污染水体辐射传输特性研究的有效模型。结合Hydrolight模式的机理、应用现状及含油水体的特点,提出了将该模式应用于光学特性复杂的石油污染水体辐射传输特性研究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测定石油污染水体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建立石油污染吸收和散射特性随波长和深度变化的参数化模型、确定油物质的吸附后悬浮颗粒物体散射函数模型等方面。依据2018年8月和2016年8月分别在辽宁大连港和辽宁盘锦辽河油田等区域测定的含油水体数据,讨论了这些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3.
二连盆地多个凹陷的下白垩统均发育一套湖相白云岩.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地层对比标志层,还是一套有效的储集层.这套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寻找优质储层是油气勘探的关键.研究以二连额仁淖尔凹陷的下白垩统湖相云质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云质岩储层的储层特征和成因.本次研究采用岩心观察、岩石学、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稳...  相似文献   
44.
In order to select an optimum extraction method for the target glycoprotein (TGP) from jellyfish (Rhopilema esculentum) oral-arms,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GP was developed. Purified target glycoprotein was taken as a standard glycoprote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ibration curves for peak area plotted against concentration for TGP were linear (r = 0.9984, y = 4.5895x+47.601) over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50 to 400 mgL-1. The mean extraction recovery was 97.84% (CV2.60%). The fractions containing TGP were isolated from jellyfish (R. esculentum) oral-arms by four extraction methods: 1) water extraction (WE), 2)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 extraction (PE), 3) ultrasound-assisted water extraction (UA-WE), 4) ultrasound-assisted PBS extraction (UA-PE). The lyophilized extract was dissolved in Milli-Q water and analyzed directly on a short TSK-GEL G4000PWXL (7.8 mm×300 mm) column.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A-PE method wa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method selected by HPLC.  相似文献   
45.
Fish skin collagen hydrolysates (FSCH) were prepared from walleye pollock (Theragra chalcogramma) using a mixture of enzymes, namely trypsin and flavourzyme.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of the skin collagen was 27.3%. FSCH was mainly composed of low-molecular-weight peptides and th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1000Da fraction was 70.6%. Free radical and oxygen species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FSCH were investigated in four model systems, including diphenylpicrylhy-drazyl radical (DPPH),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hydroxyl radical and hydrogen peroxide model,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native antioxidant, reduced glutathione (GSH). FSCH was also evaluated by water-absorbing and water-holding capa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SCH was able to scavenge free radical and oxygen species significantly and to enhance water-absorbing and water-holding capacity remarkably. Therefore, FSCH may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medicine and food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46.
GPS定位以其高精度、全天候、操作简便、观测时间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在提出GPS控制网起算点的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关联的实例验证GPS控制网起算点的个数及其分布的优化方案,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相关的生产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7.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是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8.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在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  相似文献   
49.
采用RANS方法,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对不同顺流向与横顺流向固有频率的比值(即固有频率比,fnx/fny)条件下低质量比圆柱体的双自由度涡激振动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圆柱体的质量比为2.6,雷诺数范围为2 500~18 750,相应的约化速度范围为2~15,包括了经典试验中出现的整个锁定范围。通过研究发现,固有频率比是影响振动特性的重要参数,随着固有频率比的增加,响应幅值逐渐降低且向更高的约化速度偏移;在低约化速度范围内,固有频率比对顺流向和横流向振动之间的相位差以及升力频率有较大影响,从而得到各种不同偏向的8字形轨迹;最后对不同固有频率比条件下的尾涡模式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对应不同约化速度时的尾涡模式。  相似文献   
50.
北极快速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冰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全球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本文聚焦北极海冰变化幅度最大的西北冰洋,从营养盐、叶绿素、浮游植物群落和沉积碳埋藏等变化来讨论海洋生态环境对北极快速变化的响应。尽管太平洋北向流和北极周边河流输入加强可以增加西北冰洋上层营养盐储库,但由于夏季硅藻旺发向沉积物迁出大量生源元素,使得上层营养盐相对亏损,部分海域存在显著的氮限制和硅限制。随海冰减退,尽管夏末海盆区浮游植物呈现小型化趋势,但西北冰洋总体上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呈现增高的趋势;伴随叶绿素极大层下移、北扩,以硅藻为代表的生物泵过程得以更高效的运转。在沉积物埋藏的有机碳中,除原先北冰洋生态系统占据重要比份的冰藻外,硅藻等藻类的有机碳埋藏也逐渐增加。西北冰洋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增加不仅促进了生物泵的运转和碳的埋藏,而且给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北极海域目前已成为全球碳源汇格局变化最大、海洋生态系统改变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