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301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437篇
海洋学   20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彭惠  马巍  穆彦虎  金龙  朱东鹏 《岩土力学》2015,36(7):2049-2056
基于长期监测系统2004-2011年现场监测数据,系统分析青藏公路近年来冻土路基变形特征及路基病害原因。结果表明,目前青藏公路普通填土路基变形主要以融沉变形为主,且沉降变形仍将继续发展。根据路基各部位变形速率的差异性,可以将路基变形划分为均匀与不均匀变形两大类。路基平均沉降速率在2~55 mm/a之间,河流沟谷地带路基变形速率最大,山区路基变形速率次之,其他地貌区路基变形速率最小。路基纵向变形对路面影响较大,主要形成波浪等病害,对道路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有较大隐患。路基横向变形主要产生路基纵向裂隙病害,导致路基向变形较严重一侧坍塌,对路基整体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通过2012年对青藏公路路基病害的调查研究发现,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优、良、中、次、差的比例分别为57.39% 、28.12%、9.71%、4.60%、0.17%。通过对青藏公路普通填土路基长期变形特征的分析,期望为青藏公路的整治维修提供参考,同时为未来青藏高速公路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以新疆阜康地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方法,利用ERDAS软件,通过对70年代MSS和2000年ETM影象的几何校正、图象增强、应用目视解译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中编制两期生态景观图,利用矢栅转换和叠置功能来研究土地及植被类型的面积及空间分布状况在两期图中的变化,并通过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来研究70年代到2000年西部干旱区土地及植被类型变化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93.
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对2021年4月30日发生在黄淮地区的一次强对流过程中由不同类型风暴系统造成的极端对流大风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在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风垂直切变和层结不稳定环境中,地面气旋及锋面触发了初始对流,在之后近10 h的传播过程中经历了组织化发展、孤立风暴新生、发展、合并与重组等不同阶段。期间,由两种不同类型风暴产生了特征相异的对流性大风:第一阶段,以江苏淮安站为代表,苏中极端对流性大风(36.2 m/s)是由发展强烈的超级单体风暴引发下击暴流所致。对流风暴低层呈现出明显的钩状回波特征,对应深厚的具有显著气旋性旋转的中气旋,在地面极端大风临近时刻,中气旋存在同时向上和向下拉伸、水平尺度快速收缩过程。贯穿整个风暴的下沉气流位于风暴钩状回波后侧,这支强下沉气流至地面附近迅速向外辐散,伴随风暴内强反射率核快速下降,导致淮安产生时、空尺度小且空间分布显著不连续的极端大风。第二阶段,以江苏南通地区为代表,苏东南地区极端大风的发展过程涉及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线状对流系统前部存在明显的阵风锋,造成较大范围10级以上的地面大风;南通通州湾极端大风(47.9 m/s)发生在阵风锋后侧,其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线形对流风暴造成的强冷池与地面冷锋相叠加,形成更强的气压梯度,另一方面与地面中尺度气旋入海过程中的快速发展以及风暴后侧倾斜向前的下沉气流导致的高空风动量下传有关。  相似文献   
94.
渭河盆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地裂缝最为发育,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以渭河盆地为原型,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基底伸展作用下盆地浅表层岩土介质和多级破裂系统的应力和变形响应特征,从而揭示基底伸展变形与该区域地裂缝之间的成因关系。结果表明,盆地基底的伸展作用可以引起近地表岩土介质的拉张变形,当这种拉张作用与盆地断裂的上盘正断倾滑式伸展拉张叠加时,必然形成或加剧地表土层的张剪性破裂,从而为地裂缝的发育奠定了构造基础。  相似文献   
95.
穆柯  金龙  朱东鹏  陈建兵  袁堃 《冰川冻土》2014,36(4):862-869
为了研究不同尺度路基融沉作用对路面结构层力学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热力耦合理论的有限元模型,系统研究不同路基尺度工况下,融沉作用对不同厚度路面、不同材料基层的力学分布规律影响. 结果表明:相同的融沉条件下,整体式路基较分离式及二级路基,变形分别增大45%、64%,应力增大17.5%、21.7%. 高速公路面层由于路基较宽,地基融沉更容易向上传递,进而导致面层底部应力增大,最终造成面层的破坏. 因此,路面设计过程中保证一定的面层厚度,并采用柔性基层减小模量,可有效以降低层底应力水平,并防止基层裂缝向上反射.  相似文献   
96.
孔祥兵  赵淑萍  穆彦虎  罗飞 《冰川冻土》2014,36(5):1205-1212
冻土路基土体的物理性质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在不同的季节, 路基内的变形场和应力场会相应发生变化. 为了说明路基内变形场和应力场的季节性差异, 以青藏铁路某断面为例, 对冻土路基在有、无列车荷载两种工况下进行了数值模拟, 系统分析了两种工况下路基内的变形场和应力场特点. 结果表明: 路基修筑后, 在自重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瞬时变形; 由于路基内温度场随时间变化, 路基内各点的位移也随时间发生变化, 且位移时程曲线与温度时程曲线大体呈负相关. 在有、无列车两种工况下路基竖向位移分布都是由道砟中心向路基内部逐渐减小, 但数值明显不同; 由列车荷载引起的最大竖向附加变形发生在路基顶面中心点, 在10月15日、1月15日、4月15日, 变形量分别为-4.94 mm、-3.24 mm、-2.56 mm. 对于路基底面中心点和地基浅层中心点, 由列车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在10月15日最大、1月15日次之、4月15日最小, 附加应力最大达到19.48 kPa; 列车荷载主要影响路基上部土体应力分布, 对下部土体应力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7.
本文在分析神府矿区隐蔽采空区相关致灾因素基础上,针对该区隐蔽采空区主要相关致灾因素特点进行了勘查方法重新划分,对各勘查技术方法测网密度、参数选择等进行优化,形成一套精细勘查神府矿区隐蔽采空区相关致灾地质因素的技术体系.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勘查方法对隐蔽采空区不同致灾因素响应特征的的优点,分别采用浅层地震技术勘查采空区范围、瞬变电磁法技术勘查积水区位置;采用同位素测氡技术和钻孔测温、测气技术勘查火区和有毒有害气体;采用钻孔电视技术和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技术勘查采空区顶板;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精确勘查房柱式采空区残留煤柱尺寸.该体系研究成果为神府矿区采空区隐蔽灾害评估、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
Phospholipids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a widely cultured crab species in China.However,only total phospholipids or several classes are applied in crab diets.In this study,we employed a targeted lipidomic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rehensive phospholipid composition in P.trituberculatus larvae and reveal the changing phospholipid profile over the larval development.Results showed that P.trituberculatus larvae contain 112 phospholipid species belonging to 10 phospholipid classes,in which phosphatidylcholine(PC)and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species are the most abundant,and PC,PE,phosphatidic acid,and phosphatidylserine(PS)are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The levels of all phospholipids significantly changed with larval development,which was highlighted by the downward parabolic changes in PE,phosphatidylglycerol,phosphatidylino-sitol,PS,lysophosphatidic acid,and sphingomyelin levels.In addition,nearly all phospholipid species were depleted at the M stage,which probably contributed to the mass mortality of crab larvae.These finding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alterations of phospholipids in P.trituberculatus larvae provide novel perspectives for the targeted supplementation of phospholipids in crab diets.Our work also highlights the use of targeted UHPLC-MS lipidomics in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of phospholipids during crab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9.
山东张夏期(中寒武世晚期)三叶虫生物地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袁金良  李越  穆西南 《地层学杂志》2000,24(2):136-143,T001
根据山东长清张夏虎头山至黄草顶、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乡黑石寨谢家峪及新泰县九龙村九龙山的中寒武世晚期地层剖面的新材料 ,分析了山东张夏期三叶虫的地层分布 ,讨论了张夏组的顶底界线 ,扼要地比较了张夏期的 6个多节类三叶虫带与华南过渡区的 4个球接子带。  相似文献   
100.
邓亚虹  李丽  慕焕东  王鹏  李飞霞 《岩土力学》2015,36(7):1847-1855
汾渭盆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地裂缝最为发育、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考虑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黄土的流变特性对地裂缝破裂扩展模式的影响,采用分级循环加卸载方式,对西安地区长安地裂缝(fc1)带Q3原状黄土进行了不同围压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流变特性试验,得到了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的蠕变加、卸载曲线和应变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围压下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表现为低应力下为减速蠕变,高应力下为减速蠕变和等速蠕变的特征。并基于统一流变力学模型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西安地区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的三维蠕变本构模型,获得了相应的本构模型参数。该成果为研究隐伏地裂缝破裂扩展模式及其力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