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66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24年   1篇
  1910年   2篇
  1905年   2篇
  18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in China since the Xinfengjiang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in the 1960s. Regulations now require the risk of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to be evaluated in the pre-research stage of all hydropower projects. Although nearly 40 cases of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China, analyses comparing the changes in seismic activity following reservoir impoundment with predictions are rare.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seismic activities observed in the reservoir area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oundment of the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 in term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frequency, and focal depths of the earthquakes, and clarifi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frequency/timing and reservoir level after impoundment. We then concluded that the seismic events in the head region were karst-type earthquakes, while those in the second segment of the reservoir were tectonic earthquak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 epicenters and the seismic intensities validated some of the results for the reservoir-induced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 earthquake triggers and predictive models are reasonable.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sm (s) of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s, revising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 hazard assessment codes, and predicting the hazard zones of 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12.
针对传统水体透明度测量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在时间和空间的监测中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了解研究区域内点状剖面的透明度状况,但是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传统采样方法的局限性问题提供了可能。该文在分析内陆湖泊水体光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三期Landsat8 OLI影像数据及准同期的地面实测数据,寻找与东平湖水体透明度敏感的波段,对东平湖丰、平、枯水期水体透明度的进行遥感反演研究。结果表明,OLI影像B3、B4波段的反射率与实测的透明度数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该区域水体透明度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总体相对误差为19.77%,均方根误差为19.35cm,模型精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由于受围网养殖、叶绿素a含量等因素的影响,东平湖透明度总体呈现出南低北高的分布趋势。据此绘制了东平湖丰、平、枯水期水体透明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113.
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以1994、2004年和2019年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系统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旨在为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布局优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大致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川渝交界和湘赣交界地区为核心的高密度分布地区,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2)国家森林公园系统分形特征明显,分形结构较为复杂。(3)国家森林公园省际间分布差异明显,三大地带间呈现东西少、中部多的“凸字形”分异规律,八大分区间呈现“由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向东北和黄河中游地区递减”。(4)国家森林公园热点区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其中黑龙江、江苏和浙江发展较为活跃,持续保持在热点区域,而新疆、西藏和四川等地基本上都处于冷点区域,森林公园发展较为缓慢。(5)地形、降水量、客源市场和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4.
页岩气是存在于页岩中的非常规的天然气,测井是评价页岩气储层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通过对煤田测井、煤层气测井、页岩气测井的比较,认为现有的测井方法能够准确定性页岩气储层及厚度.结合国内外页岩气测井实践,对页岩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页岩气储层的含气量确定,页岩层的裂缝、缝隙、孔隙度、渗透系数等,另外提出了矿物组成、脆性、力学性质、岩层产状等技术指标的测井评价方法.为了适应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测井的定量评价的精度有待于提高,评价的方法有待于丰富.  相似文献   
115.
轮古西奥陶系潜山洞穴型岩溶储层发育特征与充填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穴型岩溶储层是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多数高效井均钻遇大型洞穴型岩溶储层。依据轮古西奥陶系潜山大量单井资料分析,洞穴型岩溶储层可分为充填洞穴、半充填洞穴和未充填洞穴三种类型。结合古地貌精细刻画与岩溶垂向分带成果,认为古地貌位置由岩溶台地向岩溶缓坡和岩溶盆地逐渐降低,而洞穴发育和充填程度在逐渐增高。未充填与半充填洞穴主要发育在岩溶台地和岩溶缓坡的溶峰边坡、溶丘边坡及沟槽谷洼地边坡等地貌单元。表层岩溶带、径流溶蚀带洞穴型岩溶储层发育频率最高,其次为垂直渗滤带和潜流溶蚀带。未充填与半充填洞穴型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表层岩溶带。  相似文献   
116.
根据工作实践,围绕爆破地震效应及其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阐明了爆破地震效应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因素,有助于减少爆破危害,对生产过程中的爆破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7.
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和成本问题,长江三角洲泛化势在必然.研究泛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变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空间发展规律,从而为泛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扩散理论并结合现代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场扩散模型,从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化角度分析泛长三角地区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泛长三角地区经历了行政中心孕育,行政中心极化,点轴扩散,网络化过渡和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五个阶段.城市场主体区经历了"之"字型--"几"字型--"虾"型--"鳊鱼"型四种空间形态;场强极强区--场强较强区--场强一般区面积呈递增格局并且各自逐年递增;城市节点,扩散通道(线),行政区面的扩散值大大增强,但中部区域普遍大于外缘地带.  相似文献   
118.
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分布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最新公布的全球热液矿点数据讨论了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体形成的构造环境,探讨了深部岩浆活动、断裂构造以及沉积物盖层等控矿因素对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矿体成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点主要分布于离散型板块边界和汇聚型板块边界;深部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是洋中脊热液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快、慢扩张洋中脊环境深部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的差异导致在海底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多金属硫化物矿体。对认识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分布与成矿规律、以及开展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原位声速与物理性质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在南黄海中部获得的海底沉积物原位声速数据,分析讨论了原位声速与密度、含水量、孔隙比、孔隙度等沉积物物理性质参数的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海底沉积物原位声速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原位声速与上述物理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3。对比分析了原位声速预测方程与甲板声速预测方程的差异,两者最小相差15.8 m/s,最大相差31.3 m/s,平均差值约为22.6 m/s。将原位声速预测方程与其他研究者建立的声速预测方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声速预测方程存在明显差异,初步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0.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rheological consolidation model of deepwater shallow sediments, the artificial samples were made in laboratory. The feasibility of artificial samples was verifi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scanning and triaxial experiments. Deepwater shallow sediments consolidation models mainly considers two points: (i) the change of permeability with time and temperature and (ii) the effect of rheology. The consolidation experiment of deepwater shallow sediments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artificial and natural samples have the sam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natural samples can be obtained by rheological consolidation model of deepwater shallow sed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