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城市暴雨过程对下凹式绿地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城市暴雨过程对下凹式绿地设计参数的影响,使下凹式绿地的设计更为科学,根据城市暴雨产汇流过程,推导了下凹式绿地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以北京市大兴区一居民住宅区作为研究实例,对不同城市暴雨重现期、不同拦蓄率下的下凹式绿地设计面积、下凹深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城市暴雨重现期对下凹式绿地设计面积影响最大,同时,城市暴雨重现期越长,下凹深度和拦蓄率对下凹面积的影响越大。研究结论可为城市下凹式绿地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世界主要深水含油气盆地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深水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良好的储层是形成较大油气藏的必要条件.以大量调研资料为基础,对大西洋区域的墨西哥湾、巴西东部边缘、非洲西海岸、挪威中部陆架及新特提斯区域的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中国南海、孟加拉湾、地中海(尼罗河三角洲)8个地区的24个深水含油气盆地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了这些深水含油气盆地中主力储层的形...  相似文献   
73.
I.INTRODUCTIONAtthebeginningofthe1950sorevenearlier,somescholarsinU.S.A.,Britain,JapanandotherWesterncountriesstabedtousesuchtermsas"industrialrelOCation"or"redistribution"anddiscussedthem(Isard,1960;Estall,1966;Clark,1983).In1990and1992,weputforwardthe"TheoryofindustrialRelocation"(Shi,1990,1992),consideringthedy'namicprocessofindustrialactivitiesinspaceandtracingresearchofindustriallocationasthemainstayofthetheory.Hereagain,inthispaper,wewilldiscuss~problemsconcerningtracingresearc…  相似文献   
74.
利用WRF模式,对2008年5月27日夜间贵州南部山区大暴雨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复杂地形条件下,数值模拟有一定难度。本次数值模拟能够反映此次大暴雨的降水区域、降水特征和降水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的数值结果,对该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气旋及地形对降水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β尺度气旋是造成此次局地暴雨的直接系统;气旋在结构上表现出中低层强烈的辐合和正涡度柱的耦合,出现了伸展到对流层顶的深厚强上升运动;造成大暴雨的辐合线生成在贵州西部地形梯度较大地方,辐合线上发展起来的中尺度气旋在850 hPa和地面上表现为生成在一个开口向南的喇叭口地形上,由于喇叭口地形对气流的辐合和抬升作用,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在该地达到最强,无疑对降水的落区和强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5.
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多尺度递进的立体匹配算法,实现了由粗到细的快速立体匹配。首先对参考图进行粗分割获取目标对象,针对目标区域采用边缘线动态规划的方法获取视差,根据精度需求进一步判断该目标是否需要细分以获取更加精细的视差,得到有效的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76.
跃进斜坡区南北分别为扎哈泉凹陷和英雄岭凹陷,是凹陷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油气来源充足。烃源岩综合评价表明,扎哈泉凹陷E23烃源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较好,目前已到成熟阶段,具有巨大供烃能力。油源对比研究表明,跃东构造原油与跃进一号构造原油特征一致,为北面英雄岭凹陷来源。跃进二号、乌南-绿草滩和昆北油田原油均来自扎哈泉凹陷E23源岩,但原油成熟度不同。跃进二号原油成熟度较低,与乌南-绿草滩原油和昆北油田储层固体沥青基本一致,明显低于昆北油田原油,属于烃源岩低成熟-成熟阶段早期产物,跃进斜坡区尚未发现源岩生烃高峰期产物。跃进斜坡区相对昆北油田更靠近凹陷生烃中心,源岩生烃高峰期产物具有优先充注的特征,斜坡区下倾方向大量发育的岩性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7.
在多种配置的计算机上对全球多地区多级别的三维地形进行漫游测试,得出实验数据,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三维可视化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11个硬件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主要硬件因素为CPU主频、二级缓存和内存,其中,二级缓存对可视化系统运行速率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8.
Sandstone is a common lithology in a number of groundwater reservoirs. Studying the skeleton sandstone architectural units, therefore, lays the basis for characterizing aquifer systems,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resource evaluation. Th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retaceous aquiferous sandstones in the Ordos basin, China, shows that there exists a basin-scale skeleton sandstone in the Luohe Formation which contains 11 isolated barrier beds, 12 small skeleton sandstone bodies in Huanhe Formation, and 3 in the Luohandong Formati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superimposed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medium properties of these skeleton sandstones and isolated barrier beds can be shown by 3D visualization models. Simultaneously, resource quantity can be evaluated with the 3D inquiry function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property models and structural models indicates that the salinity of groundwater of the Luohe Formation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locations of isolated barrier beds that contain abundant gypsum. Through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groundwater resource of the Cretaceous Luohe and Luohandong formations is estimated to be 1.6×10~(12) m~3, and the total groundwater resource of the Cretaceous system in the Ordos basin is more than 2×10~(12) m~3.  相似文献   
79.
沟岸被侧蚀掉的松散物质会通过动量交换将能量传递给龙头,从而影响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过程。前人建立了许多模型来研究泥石流的侵蚀过程对泥石流形成和运动过程的影响,但是模型中大多以底蚀作用为前提条件。通过侧蚀模型和底蚀模型两种水槽实验的对比,针对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过程展开研究。实验发现侧蚀作用更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泥石流的龙头高度和速度都有波动特征,但侧蚀作用使得这种波动特征更加明显。侧蚀作用使得泥石流的龙身速度更快于龙头速度,龙身颗粒源源不断地堆积于龙头,使得龙头有较大的高度和附加坡降,因此,侧蚀条件下龙头的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80.
柴达木盆地内部发育有丰富的基底和浅层断裂,二者之间的成因机制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基于高精度三维地 震反射数据和钻井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背斜的深、浅断裂系统的几何形态和相互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南八仙 地区主要发育两条近EW走向的高角度基底断裂,分别为南倾的马仙断裂和北倾的仙南断裂,都是中生代晚期就开始发育 的老断裂,并在新生代重新活化。在新生界内部还发育NW走向和近EW走向两组浅层正断层体系,断距都很小。NW走向 正断层主要位于马仙断裂南侧(上盘),呈雁列式排列。近EW走向正断层范围较小,仅局限在南八仙背斜核部、仙南断裂 上部,由一系列近平行的正断层组成,在仙南断裂上部形成一个小型的地堑构造,切割了NW走向的正断层体系。分析认 为NW走向正断层与马仙断裂左旋走滑导致的尾端拉张有关,而近EW走向正断层体系与高角度仙南断裂逆冲活动导致的 浅层剪切拉张有关。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柴达木盆地广泛存在的浅层断裂成因多变,深、浅断裂耦合关系十分复杂,先 存断裂在新生代构造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