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马卫民  褚晓春  王力群 《气象》2010,36(12):35-40
随着我国航天测控、远洋运输等不同行业海洋气象保障需求的不断增加,包括南太平洋、南北印度洋在内的远洋气象保障业务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相应的专业气象部门,对这一区域气象保障和规律了解不多,为了给相关研究和保障提供参考,文章通过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海上气象保障经历,介绍了南半球,尤其是西南太平洋区域海浪和海面风场的气候特征,以及南半球行星尺度和天气尺度系统的活动情况,结合实际保障中天气个例的分析,指出南半球海上气象保障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注重欧洲格点报和NWW3(第三代全球海浪数值模式)模式海浪数值预报3天的预报趋势;关注南太平洋地区冷高压于源地生成后的活动;重视斐济海西北东南走向的行星尺度锋面的变化;分析是否有热带低压同冷高压相配合。  相似文献   
122.
藏北羌塘盆地独雪山地区,在原先认为不整合于早侏罗世火山岩系之上的“中侏罗统雀莫错组”中, 新近发现了一套早侏罗世淡水双壳类祁阳蚌(Qiyangia)组合,表明羌北盆地存在早侏罗世沉积地层,其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粗碎屑岩→灰岩→细碎屑岩夹灰岩,下侏罗统与中侏罗统为连续沉积。据此资料,该区侏罗系目前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及地层的对比认识存有问题,文章对此套早侏罗世沉积的岩石地层划分方案进行了讨论, 指出雁石坪地区的侏罗系岩石地层系统作为等时的地层单位运用于羌北盆地北西部并不适宜,羌北盆地已有的地层系统格架有必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3.
谭立群 《铀矿地质》1998,14(3):150-157
本文对库捷尔大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为什么在该矿床8个沉积旋回中都有层间氧化带发育,但以第Ⅴ旋回铀矿化最好,以及煤层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了下述观点:(1)本矿床的铀成矿具有双重铀源体系;(2)伊梨盆地的构造条件对铀成矿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3)煤系天然气(煤成气)中的CH4是本矿床铀成矿过程中的主要还原剂。因此,在含煤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找矿过程中,要加强对煤系天然气圈闭的预测;(4)盆缘的扇三角洲相地层既具有良好的补-迳-排条件,又具有烃类的储集层,因此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部位;(5)地下水迳流区内的局部排泄源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4.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particle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hydro-environmental systems, yet little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study the considerable variability in the element adsorption process of sediment particles caused by EPS. Understanding the variability of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p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EPS and quantifying the scale of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parameters are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how EPS mediate sediment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is paper, isothermal equilibrium adsorption experiments are done on phosphoru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PS on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particles, and the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adsorption rule of sediment particles under the impact of EPS. The current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ll take place in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s coated with EP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phases and the phosphorus adsorption capacity of sediment particles increases with the growth of EPS. The difference in the adsorption percentage between sediment particles coated with EPS of 0 and 6 weeks growth time is about 42%–60% for different initial aqueous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 formula describing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parameter of the maximum material (element) adsorption capacity of sediment particles change over time is further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some evidence for the interaction of sediment particles, EPS, and adsorbed elements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5.
近38年中国气温和降水的1 km网格数据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38年的气温和降水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选取最优模型去生成1km网格数据集,为中国大陆的植被分布、气候变化和环境生态等研究提供支持。基于国家气象中心839个气象站的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用经度、纬度和海拔作为ANUSPLIN软件插值的3个变量,对降水进行开平方预处理,采用3次样条的薄盘光滑样条法,得到了1980—2017年中国大陆月平均气温和月累计降水1km网格插值数据集。数据集的广义交叉验证均方根(RTGCV)和均方根误差(RMSE)具有年周期性和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各站点的平均误差(MBE)的频率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绝对误差(MAE)的空间分布也符合中国大陆气候的变化特征。数据集在精准度和时间序列上较新,且提供公共下载服务,可为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牛东地区和冷湖构造带原油中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对比研究,首次提出牛东地区原油属于典型煤成油。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具有高的Pr/Ph比值(3.0~5.5),在Pr/nC17与Ph/nC18关系图上分布在偏氧化的区域,明显富含树脂体生源的海松烷类标志物,而指示藻类贡献的C27甾烷明显偏低,表明陆源有机质是主要原始生烃母质,且总体偏低的新藿烷和重排藿烷这一特征也与煤和碳质泥岩的形成环境相吻合。而冷湖构造带原油的Pr/Ph比较低(3.0),在Pr/nC17与Ph/nC18关系图中分布在氧化—还原环境之间的过渡区域,树脂体生源的海松烷类标志物含量明显偏低,而与藻类输入有关的C27甾烷明显偏高,新藿烷和重排藿烷含量中等,这与淡水湖相泥岩的特征相吻合,表明它们属于淡水湖相原油。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下侏罗统不同岩性烃源岩与相关地区原油中海松烷类标志物的相对组成特征表明,牛东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煤,而冷湖构造带上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湖相泥岩,这与该地区下侏罗统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吻合的,由此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煤成油的勘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7.
沙洲是塑造分汊型河道最重要的形态因子,其发育与蚀退由于上游来水来沙变化呈现冲淤交替,从而影响分汊河道输水输沙平衡.通过单个卵石沙洲的淤积和冲刷试验,揭示不同加沙速率、粒径和来流量条件下,沙洲淤积和冲刷规律,并建立简化理论模型分析沙洲淤积速率.结果表明,4组加沙试验中,分流点后出现明显淤积下延至洲头,左汊和右汊成为输沙通道,洲尾中心线两侧的左右汊道有泥沙淤积,洲尾未出现淤积.7组清水冲刷试验中,洲头最先承受冲刷和蚀退,并沿洲体冲刷延伸,洲头冲刷的泥沙沿左右汊水流带到下游,洲尾未出现明显冲刷.卵石沙洲以洲头淤积为主导发育模式,泥沙粒径、洲头坡角和分流角是决定淤积速率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8.
阶梯-深潭系统的水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河流中常见的河床形态,具有稳定河床和消能减灾的作用,其水力特性较为复杂。在温峡水库下游温峡河修建典型的阶梯-深潭系统开展野外实验以研究阶梯-深潭系统的水力特性。利用先进的高频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测量阶梯-深潭系统阶梯上游、阶梯上、深潭中和沿深泓线的水力特性。实验在10 L/s、50 L/s、100 L/s、150 L/s、290 L/s 和 420 L/s 6种流量工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阶梯-深潭系统流场尤其是深潭流场具有很强的三维性,阶梯上与深潭中水力特性相差很大。阶梯上沿流向的时均流速远大于横向和垂向的时均流速,三向紊动强度处在一个量级且较小。深潭中的时均流速比阶梯上小,但紊动强度远大于阶梯,紊动强度随流量变大增大。实验工况下,阶梯上的相对紊动强度在0.1左右,深潭中则最大超过8.0。随着水流从阶梯上跌入深潭,机械能大量转化为紊动能消耗。实验流量范围内,雷诺应力随流量小幅增大,深潭中的雷诺应力约为阶梯上的50倍。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率在实验工况下为64%~91%。  相似文献   
129.
本文介绍的横岭关、北峪、永济、野庙滩、太峪和烟庄岩体是中条山古裂谷中的早元古代花岗岩类岩体。就其成因类型而言,永济岩体是I型花岗岩类岩体,而横岭关、北峪、野庙滩、太峪和烟庄岩体属S型花岗岩类岩体。就其形成构造环境而言,永济、横岭关和北峪岩体均是陆缘裂谷A型俯冲碰撞的产物,其中,永济和横岭关岩体还构成大陆边缘“成对”(I型和S型)花岗岩;而烟庄、野庙滩和太峪岩体是在陆缘裂谷A型俯冲碰撞形成的内硅铝造  相似文献   
130.
为弥补当前河岸带水热交换模拟对土体非均质传热考虑不足的缺陷,在饱和-非饱和渗流及多孔介质传热理论基础上,引入土体有效导热系数模型,构建考虑土体非均质传热的河岸带水热耦合模型。结合COMSOL软件的特点,给出河岸带水热耦合模型的实现方法及求解流程,并通过河岸带温度和水位原型观测资料验证和对比分析不同有效导热系数模型下河岸带水热耦合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考虑土体非均质传热方法相比,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河岸带水热交换过程。此外,基于Johansen有效导热系数模型的河岸带水热耦合模型模拟效果表现最佳,模拟结果与前人试验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河岸带水热交换及污染物迁移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