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36篇 |
免费 | 1210篇 |
国内免费 | 188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79篇 |
大气科学 | 1138篇 |
地球物理 | 1250篇 |
地质学 | 3374篇 |
海洋学 | 1070篇 |
天文学 | 208篇 |
综合类 | 597篇 |
自然地理 | 8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5篇 |
2023年 | 266篇 |
2022年 | 481篇 |
2021年 | 570篇 |
2020年 | 431篇 |
2019年 | 447篇 |
2018年 | 402篇 |
2017年 | 417篇 |
2016年 | 447篇 |
2015年 | 425篇 |
2014年 | 403篇 |
2013年 | 479篇 |
2012年 | 466篇 |
2011年 | 437篇 |
2010年 | 444篇 |
2009年 | 360篇 |
2008年 | 384篇 |
2007年 | 324篇 |
2006年 | 238篇 |
2005年 | 196篇 |
2004年 | 166篇 |
2003年 | 158篇 |
2002年 | 225篇 |
2001年 | 203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对1951-1998年初夏500hPa高度场作单点遥相关、并重点分析1991-1998年我国初夏旱涝与遥相关型的关系。结果显示;除1992年以外,初夏的大涝和大旱都与东亚太平洋型,黄河东亚型的异常有关,而1998年东北地区的涝还与异常强的WA型有关。 相似文献
832.
Discussion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vertical discretization of current atmospheric model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exist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ydrostatic equation and the computation of vertical advection,vertical diffusion and so on.Then some possible ways for solving or alleviating them are suggested.Finally,the choice of vertical coordinate and basis functio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33.
本文通过与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对比,评估了LASG/IAP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FGOALS的两个版本FGOALS-g2和FGOALS-s2对南亚夏季风的气候态和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并使用水汽收支方程诊断,研究了造成降水模拟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两个模式夏季气候态降水均在陆地季风槽内偏少,印度半岛附近海域偏多,在降水年循环中表现为夏季北侧辐合带北推范围不足。FGOALS-g2中赤道印度洋"东西型"海温偏差导致模拟的东赤道印度洋海上辐合带偏弱,而FGOALS-s2中印度洋"南北型"海温偏差导致模拟的海上辐合带偏向西南。水汽收支分析表明,两个模式中气候态夏季风降水的模拟偏差主要来自于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尤其是垂直动力平流项的模拟偏差。一方面,夏季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海温偏冷而赤道西印度洋海温偏暖,造成向印度半岛的水汽输送偏少;另一方面,对流层温度偏冷,冷中心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对流层上层,同时季风槽内总云量偏少,云长波辐射效应偏弱,对流层经向温度梯度偏弱以及大气湿静力稳定度偏强引起的下沉异常造成陆地季风槽内降水偏少。在年际变率上,观测中南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指数与Ni?o3.4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FGOALS两个版本模式均存在较大偏差。两个模式中与ENSO暖事件相关的沃克环流异常下沉支和对应的负降水异常西移至赤道以南的热带中西印度洋,沿赤道非对称的加热异常令两个模式中越赤道环流季风增强,导致印度半岛南部产生正降水异常。ENSO相关的沃克环流异常下沉支及其对应的负降水异常偏西与两个模式对热带南印度洋气候态降水的模拟偏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若要提高FGOALS两个版本模式对南亚夏季风气候态模拟技巧,需减小耦合模式对印度洋海温、对流层温度及云的模拟偏差;若要提高南亚夏季风和ENSO相关性模拟技巧需要提高模式对热带印度洋气候态降水以及与ENSO相关的环流异常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834.
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球契约的"关注气候"倡议为企业响应全球号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机遇,全球契约是全球企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和树立企业形象的良好平台。另外,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5.
836.
837.
838.
辽宁地区大气可降水量与降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达到某一阈值时将出现降水,则该值称为PWV降水阈值(threshold of PWV,PWVt),由此认为PWV_t可以作为PWV与降水关系研究的纽带。为了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PWV_t,引入整层大气饱和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saturation,PWVsat)概念,并推导出多元大气条件下PWVsat计算公式,根据公式可知PWV_(sat)是地面温度(t_s)的函数,其表示整层大气在饱和状态下容纳的最大水汽量。大气必须达到一定层次的饱和才能成云致雨,因此推断t_s也可能影响着PWV_t。为了验证该推断的准确性,利用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辽宁地区36个观测站的PWV与t_s进行研究,将筛选出1122个降水样本的PWV_t与t_s进行拟合,发现PWV_t拟合公式与PWV_(sat)推导公式较为一致,说明PWV_t和PWV_(sat)两者密切相关,同时给出36个站的拟合参数,从而建立PWV与降水的对应关系。统计检验表明,该方法在降水预报中的准确率、漏报率和空报率分别为93.69%、2.32%和3.99%,说明PWV_t在降水预报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最后在一次降水个例中应用,结果显示PWV_t可以较好地预报降水,并发现PWV与PWV_t的差值与降水量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39.
南阳市1960—2013年高温日数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1960—2013年南阳市地面气象月报表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简单相关系数法、M-K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阳市高温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3年南阳市共出现788次高温日;出现高温日数最多的是2013年,为37天;1987年无高温日。南阳市高温日数6月份最多,占高温天气发生总次数的36.7%;9月最少,占总次数的2.2%。从1960—2013年高温日的逐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54 a间高温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1.59天/10a。南阳市年高温日数在20世纪70年代的降低是一突变,具体是从1971年开始。由南阳高温日数小波系数实部图可见,高温日数存在多重时间周期尺度上的嵌套复杂结构现象,包含了多个不同尺度的周期变化,南阳年高温日数变化存在3个明显的周期振荡,分别是10~12 a、26~28 a和50~51 a的尺度。从小波方差图中可以看出,12 a、28 a、50 a存在峰值,其中尺度50 a峰值最高,能量最大;其次是尺度12 a的。高温日数较多年比高温日数较少年6—8月500 h Pa平均环流场副高西伸脊点更偏西;高温日数较多年500 h Pa平均环流场更为平直,以纬向环流为主,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因此多晴热天气。高温日数较少年环流场上华北地区波动幅度更大,冷空气和降水天气过程较多。1960—2013年5—9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这也相应地减少了高温天气。1960—2013年5—9月南阳市日照时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日照时数的下降也使高温日数减少。 相似文献
840.
为了进一步认识闪电和固、液态降水的关系,本文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通过设置敏感性试验组,模拟了一次雷暴过程,分析雷暴中闪电和降水的特征,以及闪电和固、液态降水对垂直风速的依赖关系,探讨闪电与固、液态降水的时空分布关系和单次闪电表征的降水量(RPF:rainyields per flash)。结果表明:对流云降水中,液态降水占主要部分,但固态降水比液态降水对于垂直风速的依赖性更强。随着对流的增强,固态降水在总降水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首次放电时间不断提前,闪电峰值落后垂直风速峰值,总闪数一开始随对流的增强而增加,对流一旦增强到一定程度,总闪数则逐渐减小。固态降水和液态降水的开始时间和峰值时间均随着对流的增强而不断提前,而液态降水出现时间和峰值时间均提前于固态降水。雷暴云首次放电的时间滞后于液态降水,而闪电峰值提前固态降水峰值或与固态降水峰值同时产生。雷暴云中的放电活动集中在强降水区域前缘的较弱降水区,强降水区对应的闪电较少,对流的增强会使降水区域面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增加。由于液态降水总量远大于固态降水总量,固、液态RPF的数值相差达到一个量级,但单位时间内固态降水和液态降水增加的速率相近。在单位时间内闪电次数越多,RPF则越小,而固态RPF和闪电次数的线性相关性明显好于液态RPF,所以利用固态降水可以更好地预报闪电。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闪电和降水的关系,并可为闪电预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