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80篇
  免费   5881篇
  国内免费   7986篇
测绘学   2669篇
大气科学   6836篇
地球物理   8032篇
地质学   15780篇
海洋学   3839篇
天文学   1349篇
综合类   3713篇
自然地理   4329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1464篇
  2021年   1667篇
  2020年   1350篇
  2019年   1639篇
  2018年   1794篇
  2017年   1639篇
  2016年   1916篇
  2015年   1686篇
  2014年   2000篇
  2013年   1947篇
  2012年   1903篇
  2011年   1962篇
  2010年   2081篇
  2009年   1959篇
  2008年   1823篇
  2007年   1709篇
  2006年   1346篇
  2005年   1263篇
  2004年   938篇
  2003年   953篇
  2002年   894篇
  2001年   943篇
  2000年   1095篇
  1999年   1485篇
  1998年   1191篇
  1997年   1127篇
  1996年   1041篇
  1995年   916篇
  1994年   798篇
  1993年   715篇
  1992年   565篇
  1991年   451篇
  1990年   327篇
  1989年   306篇
  1988年   271篇
  1987年   151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江西修水第四系网纹红土的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根据大量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结果,较详细论述了江西修水地区第四系网纹红土的地貌地层、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和年代地层等方面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就有关网纹红土的形成时代、成因以及与黄土的对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1)网纹红土可分为强网纹化红土和弱网纹化红土两个岩性段,每个岩性段又由若干个密集网纹层与稀疏网纹层构成;网纹红土与下伏红色砾石层属同期产物;2)网纹红土中的密集网纹层的地质意义相当于北方黄土中的古土壤;3)网纹红土形成于早更新世末(约0.9MaB.P.)至晚更新世初(约0.1MaB.P.);4)网纹红土发育于湿热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埋深浅,地表低洼、排水不畅的环境。  相似文献   
992.
坡地系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恒力  陈植华 《地球科学》1997,22(6):652-655
区域性土壤侵蚀的定量评在涉及到泥沙输移的非连续性难题和众多的非确定性因素,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小区定量难以适用。所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是利用GIS技术、模糊数学、将以分布参数为特征的区域坡地系统划分成若干类具有集中参数特征的基本侵蚀单元,结合USLE方程来模拟空间上不同侵蚀背景条件下土壤侵蚀的强度,并可以确定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及其排序,该方法适用性强,可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93.
全球观测系统实地观测的内容和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观测系统在检测,监测和预测地球系统的变化中发挥着越工重要的作用。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多尺度性,非线性性,突变性,非平衡性等要求各种全球性观测系统之间必须加强联系与协调。评述了全球性观测系统联系与协调的发展趋势,并依据《全球性观测系统实地观测的内容和体系纲要》、介绍了全球性观测系统实地观测的内容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94.
矿物纤维粉尘的表面特性及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矿物纤维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性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矿物产生毒理作用过程的假说和因素判定;研究了矿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应重视矿物表面-细胞物理化学作用,并依据初步试验提出表面特征是矿物纤维表征生物活性的关键因子(如表面活性域、催化作用等),而纤维性只是矿物表面特性的表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及多卫星遥感数据融合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以其特有的成像机理和对地物信息的属性描述及其全天时、全天候作业能力,形成了对传统多光谱遥感数据的互补。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可以优化遥感信息资源,实现多卫星遥感数据的优势互补,使遥感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为地学研究中的各种模型方法和决策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信息的抽象程度不同,融合可分为原始数据融合、目标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三个层次。在不同的层次具有相对应的信息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化学元素丰度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中国大陆岩石圈模型的面积960万km^2,平均厚度110km,体积10.6亿km^3,岩石平均密度3.064g/cm^3、总质量3.245×10^18t。在中国大陆地壳元素丰度的基础上,作者首次求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元素丰度值。其质量丰度,厚子丰度和相对丰度列于表1。此外还按10类(78种)元素分别讨论中国大陆岩石圈的主要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7.
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惠 《地质与勘探》1997,33(2):42-47
论述了近十年来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的新进展,90年代以前研究和建立了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矿地球化学异常模式,90年代以来,研究和建立了中国主要类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导航异常模式,热液金矿床和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式,金矿床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998.
鄂湘桂地区栖霞组古氧相分析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颜佳新  陈北岳 《地质论评》1997,43(2):193-199
鄂湘桂地区,早二叠世栖霞组主要为贫氧沉积,通过恢复其形成时沉积环境水体中溶氧量特征及其变化,识别出6个古氧相和4种古氧相相序。古氧相类型、古氧相相序及相差分别反映了沉积环境海平面变化的相位,速度和幅度。古氧相分析从成因上刻画了地层层序的内部结构,成为本区栖霞组内关键性界面,副层序,体系域及层序识别和确定的基础,在对岩相组合单调,空间上岩相厚度变化不大,同时具缺氧成因特征的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时,具  相似文献   
999.
Mineralization Ages of the Jiapigou Gold Deposits,Jil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Jiapigou gold deposits are typical vein typ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Archaean greenstone belt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ykesand auriferous veins, single hydrothermal zircon U-Pb dating and quartz K-Ar,~(40)Ar-~(39)Ar andRb-Sr datings,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of the Jiapigou deposit has been determined to be2469-2475 Ma, while mineralization superimposition on the gold deposit occurred in1800-2000 Ma and 130-272 Ma. They form a mineralization framework of one oldermetallogenic epoch (Late Archaean-Early Proterozoic) and one younger metallogenic epoch(Mesozoic) of gold deposits in Archaean greenstone bel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000.
Four metallogenic epochs occurr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environments during the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Qilian metallogenic province through the geological time. The Mid-dle Proterozoic metallogenic epoch witnessed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crustal breakupcaused by mantle diapirism, in which ultramafic-mafic rocks were intruded along beep faultbelts and the superlarge Jinchuan magmatic Cu-Ni sulphide deposit was formed. In theMiddle-Late Proterozoic metallogenic epoch the crust was further broken to form anintracontinental rift, in which the Chenjiamiao style massive Cu-Fe sulphide deposits hosted bybasic volcanic tuff were formed in the lower volcano-sedimentary sequence, while the largesedex type Jingtieshan style Fe-Cu deposits were formed within the upper abyssal carbon-richargillaceous sedimentary sequence. The Early Palaeozoic saw the aulacogen environment, with-in which the Baiyinchang style superlarge massive base and precious metal sulphide depositshosted by quartz keratophyric tuff were formed in the Middle-Late Cambrian rifted island arcand the massive Cu-Zn sulphide deposits and magmatic chromit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theophiolite suite were formed in the Early-Middle Ordovician, and the Honggou style massiveCu-Fe sulphide deposits hosted by spilite were formed in the Late Ordovician back-arc basinenvironment. In the Late Palaeozoic-Meso-Cenozoic, the metallogenic province went into an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stage characterized by compressive tectonic environment, in whichthere occurred carbonate-quartz vein type and tectono-alteration gold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ductile-shear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