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62篇
  免费   5805篇
  国内免费   7882篇
测绘学   2590篇
大气科学   6796篇
地球物理   8125篇
地质学   16010篇
海洋学   3912篇
天文学   1382篇
综合类   3611篇
自然地理   4223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1479篇
  2021年   1750篇
  2020年   1388篇
  2019年   1649篇
  2018年   1792篇
  2017年   1642篇
  2016年   1926篇
  2015年   1676篇
  2014年   2061篇
  2013年   1922篇
  2012年   1870篇
  2011年   1943篇
  2010年   2059篇
  2009年   1919篇
  2008年   1786篇
  2007年   1682篇
  2006年   1311篇
  2005年   1240篇
  2004年   941篇
  2003年   945篇
  2002年   906篇
  2001年   940篇
  2000年   1082篇
  1999年   1478篇
  1998年   1186篇
  1997年   1124篇
  1996年   1037篇
  1995年   908篇
  1994年   787篇
  1993年   712篇
  1992年   563篇
  1991年   450篇
  1990年   330篇
  1989年   310篇
  1988年   270篇
  1987年   150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99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58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地文期与地文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世纪初期至中期,地文期研究帮助解决了中国新生代地形发育和地层划分的相对时序难题。由于W.M.Davis侵蚀循环学说适用于追溯作整体抬升的高原的“构造运动、过程和阶段”发育特征,所以,如今地文期研究对取得青藏高原隆起历史证据、寻求云贵高原喀斯特发育历史与高原地文发育各阶段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重建新生代早期中国地理环境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侵蚀循环在理论和方法上应当作些相应补充和修正:侵蚀期所对应的堆积物———初始冲积、断块抬升区边缘的相关沉积,以及年代学问题等,均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2.
We measured the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major polyamines(spermine, putrescine and spermidine) in seawater during successive spring algal blooms in an area of frequent harmful blooms in the East China Sea. Spermine, putrescine, and spermidine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ranged from 1–64, 7–81, and 0–19 nmol/L. Spermine was present a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followed by putrescine and spermidine. In late April, when a diatom bloom dominated by Skeletonema costatum dispersed, polyamin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presumably as a result of diatom decomposition. In early May, when a dinoflagellate bloom dominated by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occurred, the polyamin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from the level seen in late April. The abundant polyamines that decomposed and were released during the diatom bloom in late April may have promoted the growth of P. donghaiense, resulting in its dominance.  相似文献   
133.
采用线性回归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无线电探空可降水量(RS-PWV)与GPS对流层延迟(GPS-ZTD)、地面温度及大气压之间的直接转换模型,并将直接转换模型得到的PWV分别与RS-PWV及GPS反演得到的可降水量(GPS-PWV)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S-PWV与GPS-ZTD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27 6;RS-PWV与4阶拟合温度和大气压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 1和-0.626 3;基于ZTD的单阶单因子模型PWV与GPS-PWV的相关系数达到0.969 9;基于ZTD、温度及大气压的单阶多因子模型PWV比基于ZTD的单阶单因子模型PWV精度明显提高,RMS从4.3 mm提高到3.3 mm。  相似文献   
134.
Two set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using the coupled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NCEP/GCM T42L18) and the Simplified Simple Biosphere land surface scheme (SSiB)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limate impacts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VC) and leaf area index (LAI) on East Asia summer precipitation, especiall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YRB). One set employed prescribed FVC and LAI which have no interannual variations based on the climatology of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the other with FVC and LAI derived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Land Surface Climate Project (ISLSCP) for 1987 and 1988. The simulations of the two experiments were compar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VC, LAI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the YRB.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s and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 the experiment that included both the effects of satellite-derived vegetation indexe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produced better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than the experiment with SST but no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FVC and LAI, indicating that better represent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index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tion may be important for climate predic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1987 and 1988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FVC and LAI, especially around the YRB, surface albedo decreased, net surface radiation increased, and consequently local evapo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tensified. Further more,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its diurnal variation decreased around the YRB in response to more vegetation. The decrease of surface-emitting longwave radiation due to the cooler surface outweighed the decrease of surface solar radiation income with more cloud coverage, thus maintaining the positive anomaly of net surface radiation. Further study indicated that moisture flux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recipita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35.
最近十几年来,海水物理化学中关于海水的化学热力学研究已较广泛地开展,并已有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报导。但是,关于海水中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至今却基本上仍属空白。然而这正是海洋中许多化学过程(特别像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海洋污染和防治等实践性比较强的领域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是我们从事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第一篇报导,讨论的内容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无机离子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外源性蜕皮激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实验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 0 .1%、0 .2 %、0 .4 %的两种市售蜕壳素产品 ,制成 6种外源性脱壳素配合饲料 ,不添加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 ,试验在 2 6 0L玻璃钢循环水养殖系统中 ,每个剂量组设 3个重复 ,8周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市售蜕壳素产品能有效地促进对虾生长 ,试验结束时 ,试验组虾体增重分别较对照组增加 16 .8%、7.5 2 %、5 .9%、11.4 %、2 9.0 7%、16 .5 3% ,但是凡纳滨对虾对饲料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地提高 ,凡纳滨对虾对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低。推算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最佳蜕皮酮添加量为 6 0mg/kg。  相似文献   
137.
岩石水压致裂和诱发地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7种岩石各制备了几类不同预裂纹的系列试件,并在不同围压下进行水压致裂强度实验。结合典型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实际资料和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实验结果,以及应用岩石强度理论和岩石断裂力学的一些原理、方法,进行岩石孔隙水压诱发地震的探讨。初步结果为:(1)若岩体内构造应力很小,一定大小的孔隙水压力σp,可直接使岩体内的薄弱面致裂并发生小地震。(2)若构造应力较大,存在两类诱发地震的可能:①对岩体浅部一些走向与构造应力的主压应力σ1方向相近的薄弱面,σp可促使其发生张性破裂并诱发小地震。②当构造应力接近于断裂的抗剪强度时,因σp,降低了断裂面上的正应力σn,使原处于稳定状态的断裂失稳,发生滑移破裂并诱发出地震。σp导致断裂的破裂深度增大,使诱发地震的震级大于原潜在的地震震级。(3)各种岩体均存在着一个极限深度,此深度后不再有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138.
台湾海峡台风暴潮非线性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台湾海峡平均水深不大于50米,台风侵袭频繁.由于台湾岛的“墙壁效应”和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的影响,台湾海峡的台风暴潮显得较为独特.以前,我们及其他兄弟单位对福建沿海台风暴潮的研究,大多数仅局限于单站的气-水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很少涉及整个海峡.虽说我们也曾作过福建沿岸台风暴潮现场调查,但进行次数有限,了解的也仅是海峡西岸局部地区的情况,它仅能反映台湾海峡台风暴潮的一个侧面,而无法了解整个海峡地区的风暴潮全貌.  相似文献   
139.
海洋动物体石油烃污染评价标准参考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尚无颁布任何海洋生物石油污染评价标准,为了满足海洋生物石油污染评价的需要,本文采用综合分析与毒理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和提出了海洋动物石油污染评价标准参考值,海洋鱼类、贝类和甲壳类的石油污染评价标准参考值(干重)分别为15、70 和25 m g/kg。  相似文献   
140.
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是为实现国际地球观测组织总体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区域地球观测合作计划,旨在面向亚大区域国家对地球观测技术的应用需求,保障亚大区域地球观测空间信息的精准获取与主动服务,增强地球观测技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该计划由地球观测组织亚大区域成员国共同提出,并对亚大地区的所有国家和参与组织开放。通过国际地球观测组织亚大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建立有效的合作框架,积极协调区域内的地球观测资源设施的互联互通、技术合作与共享服务,促进亚大区域国家在社会经济关键领域的应用,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