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27篇 |
免费 | 12207篇 |
国内免费 | 36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11篇 |
大气科学 | 6899篇 |
地球物理 | 8392篇 |
地质学 | 17214篇 |
海洋学 | 4694篇 |
天文学 | 1414篇 |
综合类 | 3680篇 |
自然地理 | 42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7篇 |
2024年 | 800篇 |
2023年 | 874篇 |
2022年 | 1634篇 |
2021年 | 1902篇 |
2020年 | 1696篇 |
2019年 | 1756篇 |
2018年 | 1830篇 |
2017年 | 1721篇 |
2016年 | 1990篇 |
2015年 | 1699篇 |
2014年 | 2122篇 |
2013年 | 1978篇 |
2012年 | 1902篇 |
2011年 | 1997篇 |
2010年 | 2103篇 |
2009年 | 1963篇 |
2008年 | 1806篇 |
2007年 | 1694篇 |
2006年 | 1328篇 |
2005年 | 1261篇 |
2004年 | 946篇 |
2003年 | 951篇 |
2002年 | 915篇 |
2001年 | 950篇 |
2000年 | 1095篇 |
1999年 | 1493篇 |
1998年 | 1209篇 |
1997年 | 1144篇 |
1996年 | 1048篇 |
1995年 | 924篇 |
1994年 | 799篇 |
1993年 | 721篇 |
1992年 | 575篇 |
1991年 | 461篇 |
1990年 | 339篇 |
1989年 | 327篇 |
1988年 | 290篇 |
1987年 | 163篇 |
1986年 | 158篇 |
1985年 | 99篇 |
1984年 | 106篇 |
1983年 | 83篇 |
1982年 | 64篇 |
1981年 | 56篇 |
1980年 | 41篇 |
1979年 | 34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11篇 |
1958年 | 3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61.
????GRACE?????????????2003-01??2010-12?μ???????????????????????й??????????仯??????????????????????????????????????????????????仯??????????????????GRACE??????????仯??????????????????2009-09??2010-04?μ??????????????????????????? 相似文献
962.
964.
滇南瑶山—哀牢山地区出露一套呈NW—SE向狭长条带状展布的深变质岩系——下元古界瑶山群和哀牢山群,并认为存在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本文选取瑶山群眼球状花岗质糜棱岩和金平阿得博的片麻状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结合阴极发光图像,获得岩浆锆石的结晶年龄为828±6.2Ma(N=11,MSWD=1.8)和748~801Ma。同时,作者在墨江-元江剖面的哀牢山群黑云母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中获得SHRIMP锆石核部U-Pb年龄为769~893Ma。研究揭示滇南的瑶山和哀牢山地区存在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瑶山群中古老残余锆石核部的984Ma年龄和哀牢山群中古老残余锆石核部年龄1104~1353Ma及2655Ma,表明该区存在中元古代或太古代的结晶基底,研究区很可能位于南华裂谷与康滇裂谷的交汇部位,新元古代的岩浆活动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有关。这为构筑Rodinia超大陆聚散过程和揭示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史提供年代学方面证据。 相似文献
965.
陈蔡群斜长角闪岩的基本组成矿物是斜长石和角闪石,不同样品中还可出现透辉石、黑云母、石英和碱性长石等。大多数斜长角闪岩显示石英拉斑和橄榄拉斑系列的特征,个别属于钙碱性系列。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不同程度的LREE富集特征,指示斜长角闪岩原岩在成岩过程方面的多样性。根据微量元素蛛网图的斜率和Nb、Ta异常情况以及Zr-TiO2相关性,斜长角闪岩主要分成岛弧和洋岛两种类型,指示陈蔡群的原岩形成于洋内俯冲或洋陆俯冲的环境。龙游八都群斜长角闪岩呈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陈蔡群斜长角闪岩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66.
基于虚拟化云平台的气象终端集约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终端的集约化管理是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服务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从气象终端管理的现状和需求、虚拟化云平台的技术体现和应用部署中,体现基于虚拟化云平台的气象终端集约化管理的应用特点和实施效果:提供虚拟防护、桌面管理及行为控制等的策略管理和策略服务,提升气象现代化支撑和保障气象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为气象平台建设、信息共享、应用服务的终端管理提出了全新概念,是集\"应用\"、\"集成\"、\"运维\"、\"安全\"到\"成本控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67.
968.
969.
地震属性分析已广泛应用于河流相砂体预测并取得良好效果.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属性提取、属性优选与属性融合,总结了河流相砂体预测中常见的地震属性提取方式、优选及融合方法,分析了由围岩干扰、地震分辨率限制导致的属性提取与分析误区,阐述了不同属性优选与融合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条件与发展前景.总体而言,基于线性模型的地震属性融合提升效果较差,适用于少井区域;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属性融合效果较好,但仅适用于钻井较多的地区,如油气开发阶段;无监督智能属性融合可应用于无井或少井区域,是未来无井或少井条件下属性融合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同时,重点阐述了新提出的分频属性融合与降低围岩干扰的属性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