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柏玲  姜磊  周海峰  陈忠升 《地理科学》2018,38(12):2100-2108
基于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首先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采用贝叶斯空间滞后模型探讨了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长江经济带年AQI在空间上整体具有东高西低,长江以北高长江以南低的分布特点,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气污染严重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长三角城市群的江苏省、浙北地区、皖北大部分地区以及上海市。空气质量较好的冷点地区则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四川的攀枝花以及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长江经济带AQI在季节上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趋势。总体而言,四季的高值集聚主要分布在鄂皖苏,低值集聚主要分布在云贵地区。 贝叶斯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模型结果证实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FDI回归系数为正,支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人口密度、公路客运量均是导致空气污染加剧的重要因素,而第三产业比重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加有利于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2.
MR成像中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措施了磁共振成像中的几种脂肪抑制技术,包括相位对比,短TI反转恢复和脂肪饱合技术,介绍了脂肪抑制的磁共振扫描床适应症,指出脂肪抑制磁共振扫描可对脂肪来源病变作出特征诊断,还可增加TI加权成像中造影剂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93.
河北平泉下营坊不对称褶曲的厘定及控岩控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世和  李运怀 《现代地质》1995,9(4):459-466
着重介绍了河北平泉下营坊一带主干构造格架──NE向S状不对称褶曲的几何特征、形成机制、变形环境及控岩控矿作用。区域应力场分析及岩组分析揭示了该区在NE向左行斜冲剪切机制下,夹持在块状太古代变质基底及侏罗系火山岩间的元古界层状岩层,因上、下界面的滑脱剪切所造成的变形效应以及所处的中温、低压变形环境。不对称褶曲翼部地层的顺层滑脱和转折端部位的虚脱为本区中酸性岩浆活动提供了侵位通道和空间。向SWW倾伏的不对称褶曲的背斜转折端与EW向及NNE向断裂的复合构造是控制下营坊南梁斑岩体及斑岩型铜矿的构造。  相似文献   
94.
海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重要的陆内活动左旋走滑断裂,于1920年发生过里氏8?级特大地震,形成约230km的地表破裂带和高达10.2m的同震左旋位移。该断裂的大地震复发行为特征一直是地震地质学家关注的重点,然而现有的认识需要更多以精细沉积地层约束的古地震数据的验证。基于此,在海原断裂中段干盐池盆地成功开挖了数个大型三维探槽,揭露了清晰的韵律性、面状展布地层和丰富的古地震事件证据。在探槽上部2.5m厚的最新细粒沉积层序记录了AD 1500以来的3次地震事件。基于地层中~(14)C样品的结果和历史地震史料的考证,限定这3次地震事件分别对应于AD 1920年、AD 1760年(或1709年)和AD 1638年的地震,但其震级差别很大。除了最新一次地震,即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震级为8?级,其他2次地震事件的震级较小,均小于7级,说明海原断裂上伴生有地表破裂的地震不全是特征型地震事件。结果表明,古地震探槽中揭示的地震强度不一定相同,而且中等震级地震也可以产生地表破裂,其地层证据在合适的条件下,如无沉积间断、沉积速率大等环境能在地层中得到保存。  相似文献   
95.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 is a worldwide used probability-based drought index. Considering that the two-parameter gamma distribution (gam) is...  相似文献   
96.
采用胸鳍覆盖处的体表鳞片为研究勒笛绸年龄的鉴定材料,判断年轮的依据是以环片切割现象为主,结合环片排列的疏密现象。鳞径(R)与体长(L)的关系为L=19.8159+63.3696R。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可表达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为L=469.8[1-e-0.2425(t+0.3762)]、Wt=3366.6[1-e-0.242 5(t+0.376 2)]3,生长拐点tr=4.15a。作为渔业管理对策,勒氏笛鲷捕捞年龄应定在4龄以上,人工养殖年限以2~3龄最好。  相似文献   
97.
98.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考证、现场考察与综合分析,1765年5月1日发生在临洮南的一次中强破坏性地震其极震区位于卓尼、康乐交界的洮河连麓盆地附近的柳林、宗石一带,其名称应修改为卓尼-康乐地震,震级约5 1/2~6级,震中烈度可达Ⅷ度,极震区长轴方向大致与该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段的锅麻滩断裂段东端相吻合。根据野外实地调查,锅麻滩断裂在极震区附近存在新活动的地质地貌现象,出露的断层剖面揭示出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向北倾的正断特征,宏观地貌上沿断裂保留有断层陡坎、冲沟左旋位错等地貌标志。结合该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本次卓尼-康乐地震发生在锅麻滩断裂段与漳县-黄香沟断裂段之间的左阶拉分区,是受区域应力影响引起断裂带在交汇部位与端点处应力集中所致。综合分析认为,锅麻滩断裂带东端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99.
在甘肃中东部地区进行历史地震资料考证和野外实地调查过程中,新整理了7次中强历史地震的史料。根据综合分析及类比的原则和方法,初步确定或修订了各次地震的基本参数,为深入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构造活动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100.
Wetland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perform a dazzling array of vital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are one of the most fragile ecosystems in the world. Timely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describing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ir changes over time is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in their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this study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wetlands on the QTP at different watershed scales from 1970s to 2010s. Results show that wetlands on the QTP have undergone widespread degradation from 1970s to 2010s, with nearly 6.4% of their area being lost. Areas of freshwater marsh, salt marsh and wet meadow declined by 46.6%, 53.9% and 15.6%, respectively, while lake area increased by 14.6%. The most extensive losses of natural wetlands have occurred in endorheic basins, such as in the Kunlun-Altun-Qilian Drainage Basin and Qiangtang Basin, which shrank by 44.5% and 33.1%, respectively. A pronounced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tends to facilitate the evaporation process and reduce water availability for wetlands. One-third of the wetlands on the QTP are under threat of being submerged due to lakes rising in recent years.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hind observed variations and potential impacts from further warming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