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37篇 |
地质学 | 40篇 |
海洋学 | 7篇 |
综合类 | 14篇 |
自然地理 | 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124.
本文介绍了有关磁层中电离层离子起主要作用区域(地顶内区)的观测资料和磁层中电离层离子随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变化的观测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简单分析了上行离子的密度和通量密度及地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对土工合成材料在岩土工程各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目前取得的成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6.
格氏栲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GIS技术对格氏栲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O)、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属于中等变异,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表层富集现象明显.土壤有机碳含量在Ⅰ层(0 ~ 20 cm)为32.15 g/kg,分别是Ⅱ层(20~40 cm)、Ⅲ层(40 ~ 60 cm)的2.35、4.63倍,剖面均值为17.60 g/kg;土壤有机碳密度在Ⅰ~Ⅲ层分别为6.76 kg/m2、3.17 kg/m2、1.74 kg/m2,土壤剖面平均有机碳密度为11.67 kg/m2.引入泰森多边形替代土壤类型图,计算得格氏栲天然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49×104 t,Ⅰ层、Ⅱ层、Ⅲ层分别为8.66×103 t、4.01 × 103 t、2.20×103 t.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情况类似:在西南和东北各有一个高值区,以WS - EN为中线,西北和东南呈近似对称的条带状分布,且向两边表现出递减的趋势.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全氮(TN)、全磷(TP)、水解性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显著正相关,与全钾(TK)、pH、土壤容重(B)显著负相关,满足O=38.19+72.42 TN+0.04AN+54.47 TP - 7.50pH - 7.04B.同时分析了地形、土壤理化性质、人为活动等对格氏栲天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精度、评估格氏栲天然林生态效益及其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7.
Chiesa Daniela Dalla Miguel Letícia Fleck Fadel Riera Jorge Daniel 《Journal of Seismology》2021,25(6):1361-1384
Journal of Seismology -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numerical procedure, based on an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he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seismic ground... 相似文献
128.
增温增湿环境下天山山区降雪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APHRO’s气温和降水数据集,运用气温阈值模型,分析了1961~2015年间天山山区降雪量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自1961年以来,天山山区升温趋势显著,速率为0.027℃/a,且冬半年的升温速度大于夏半年。同时,3 000 m海拔以上区域的平均气温上升到0℃左右。冬季降水的增加速率为0.42 mm/a(P<0.01),春季和夏季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雪量变化时空差异显著,3 000 m海拔以上区域降雪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而3 000 m以下区域降雪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少。最大降雪量气温是控制降雪变化的关键因子,当平均气温低于最大降雪量气温时,随气温升高降雪量呈增加趋势;当平均气温高于最大降雪量气温时,随气温升高降雪量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29.
Yuan Daoyang Lei Zhongsheng Zhang Junling Ge Weipeng Liu Xingwang LiuBaichi Liang Mingjian 《中国地震研究》2009,23(1):87-95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in July of 1590 A.D.,a destructive earthquake occurred near Lintao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in which "… city walls and houses collapsed,and countless people and domestic animals were killed".In the same month,Binggou town in eastern Qinghai Province(now northeastern Ledu county),was also damaged by an earthquake.These two earthquakes were listed as two different cases in the published earthquake catalogues,recorded separately as the Lintao M_S5.5 earthquake with epicentral intensity Ⅶ in Gansu Province and the Ledu M_S5.0 earthquake with epicentral intensity Ⅵ in Qinghai Province.However,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search on historical record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it is conclud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se two earthquakes could be the same one with magnitude 6.5 and epicentral intensity Ⅷ~Ⅸ.Its epicenter was in the Maxian Mt.,which is located in southeastern Yongjing and its seismogenic structure might be the mid-western segments of the north fringe fault zone of Maxian Mt.of Lanzhou.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