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n the context of August 1982- July 1983 radiation balance data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detailed study is mad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ctive-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proposing two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on surface long-wave radiation(SLWR)of the form U=kδσ(T0+273)4 and U=δσ[(T0+273)4+△T)]4, where k and △T are indicated by parameterization equations, separately, others being in conventional notation. Retrieved verification shows the two formulae to be of the same fitting accuracy with the mean relative error of 3.6% and suitable for computing instantaneous and mean flux density, alongside analyzed daily and annual variations of k and △T. Eventually. SLWR in the target area is investigated and it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examined.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然而由于旱灾损失的复杂性及其显著的区域差异,至今对中国农业旱灾损失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文中利用1961年以来中国农业干旱灾害的灾情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农业干旱灾害不同受灾强度分布比率和综合损失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在北方和南方的区域差异,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的气温突变对农业旱灾损失率的影响特征,探讨了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对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的依赖关系及其在气候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来中国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平均每10 a约增加0.5%,风险明显增大。而且,北方综合损失率每10 a约增加0.6%,高出南方1倍,风险增大的速度明显比南方快;北方农业旱灾几乎在很宽松的气温条件下就可以发生,而南方更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年份。并且,在气温突变后,变化趋势明显加剧,全中国综合损失率约增加了0.9%,风险明显增高;而且北方综合损失率的增值高达1.8%,是南方的4倍还多,气候突变对北方农业旱灾风险的影响明显比南方更凸出。综合损失率在北方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要更敏感,而在南方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敏感。同时,关键影响期降水对综合损失率的影响比全年降水影响更显著;北方的关键影响期作用比南方更凸出。这些新的科学认识对中国农业旱灾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特征与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rought is a most severe natural disaster worldwide, which leads to great risk in human being. The drought disaster and risk have more prominent because of obvious climatic warming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At presen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laws of the occurrence of drought and drought risk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ought and drought risk under climatic warming is obscure.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rought and drought disaster risk,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transfer process and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drought disaster, analyzed syntheticall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the key factors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risk,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climatic warming on drought and drought disaster risk, and probed into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drought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bove all, we provide the main protec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and the main strategy of drought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MODIS沙尘暴判识方法与业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铌  蔡迪花  韩兰英  梁芸  李民轩 《气象》2009,35(1):102-107
为了利用MODIS资料对沙尘暴的范围和强度进行定量判识,应用2002--2004年多次MODIS资料,通过对沙尘暴、云、雪和沙漠光谱特征的分析,构建了定量判识沙尘暴范围和强度的两个沙尘指数.利用2002-2007年数次沙尘暴过程对沙尘指数的判别效果进行检验,表明构建的两个M()DIS沙尘指数能够有效地监测沙尘暴的范围和强度,且方法简单,适用于业务应用.针对目前西北沙尘暴遥感监测业务服务以定性图像为主,服务产品较为单一的问题,对MODIS沙尘暴判识方法进行业务化,并结合GIS进行沙尘暴影响范围的分析,开发研制了自动运行的MODIS沙尘暴监测和影响评估业务系统.系统具生成沙尘暴MODIS影像图、沙尘暴范围和强度遥感监测图、沙尘暴影响土地类型图、全国各省(直辖市)沙尘面积统计表、全国不同土地类型沙尘暴影响面积统计表、甘肃省各县沙尘暴的影响面积统计表和甘肃省不同土地类型沙尘影响面积统计表等功能,为沙尘暴定量和精细服务提供了丰富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周边国家银(含银)矿床主要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菲律宾、缅甸、印尼等国家。有5种类型银(含银)矿床可与中国相应地区银(含银)矿床进行类比,即①陆边缘带陆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②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含银黄铁矿型铜或多金属矿床;③斑岩型银或含银金-铜(铅-锌-锡)矿床;④变质热液交代型金-银矿床(穆龙套型)或银-铅-锌矿床;⑤矽卡岩型含银磁铁矿或多金属矿床。并提出我国相应地区银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二异氰酸酯与壳聚糖的交联反应,其产物与壳聚糖相比,酸溶解度由82.04%降到58.08%。DSC曲线表明,交联产物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对低价重金属离子(Hg  相似文献   
17.
对虾的人工养殖已成为我国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不仅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市场渠道,同时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产业。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病毒或细菌感染、水质污染、饵料变坏引起的应激反应。造成对虾大面积遭灾,有的甚至全军覆灭。 我国北方沿海一些地区,为躲避高温期的对虾流行疾病,提出早育苗、育大苗的建议。而虾苗质量的好坏,又最终会直接影响对虾的成长和产量。我国部分育苗场采用提高育苗池温度和加大抗生素用量,促使虾苗在长度上达到0.7-1cm,从而符合放养规格。日本学者Nakamura(1987)用组织学方法研究日本对虾的流行疾病时发现,仔虾在P20期以前,特别是P4-10期时,发育的淋巴器官大小的转换值较低,仔虾期抵抗力亦较低,是仔虾易发病死亡的原因,而这段时期又正是中国对虾的放养期,从育苗池到虾塘,环境的改变较大,若加上育苗场急功近利的作法,则会加速仔虾的死亡或成为孱弱的个体。 据酒井(1992)、梶田(1990)、 Kajita等(1992)、 Sakai等(1991)、 Edwards等(1988)报道,生长激素对鱼类不仅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而且还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本课题组在完成山东省“八五”攻关课题“基因工程人工合成饵料的研制”过程中,同样证实了生长激素对鲤鱼有显著的促生长和抗病作用。但是在对虾的养殖中,有关生长激素的报道不多。本文为利用浸渍生长激素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仔虾生长和耐盐度影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海洋激流的若干观测结果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最早指出海洋中存在激流的是美国WoodsHole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家Hollister.他早年在分析大洋海底岩芯时发现有波状结构,认为这种波状结构是由于在远古时代的高速海水流动的作用所致,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认为大洋海底存在着海底激流(又称海底风暴),并于1963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IUGG会议上提出了这个假说.遗憾的是在这次会议上这个假说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被指责是“一派胡言”.  相似文献   
19.
综合污水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含化肥、农药等)。据统计,每年排人渤海湾的工业废水达5.28亿吨,生活污水1.4亿吨,它们绝大部分经排污河汇流人海,造成了河口海域的污染。 鱼类等海洋生物具有敏锐的嗅觉和味觉,在体表上亦分布有许多化学感受器,能够感知许多低浓度的化学物质,并发生回避反应,这是海洋生物对水环境污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我们利用梭鱼Mugil so-iuy、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和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等几种河口生物对天津市南、北排污河综合污水及其主要有机污染物的回避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综合污水及其几种主要有毒组分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为海域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Some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sea storm curr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Dr. Hollister, a marine geologist of the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firstpointed out that there was ocean storm current in the ocean. He found out the wavy texture inthe seabed core samples, and suggested that this wavy texture was caused by the high speedsea current in remote antiquity. He then suggested a bold hypothesis that there existed a benthic storm current near the ocean bottom, and presented this hypothesis at the IUGG confer-ence held at San Francis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