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8篇
  免费   2027篇
  国内免费   3124篇
测绘学   1579篇
大气科学   1532篇
地球物理   1415篇
地质学   5668篇
海洋学   1235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770篇
自然地理   122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606篇
  2021年   687篇
  2020年   519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506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721篇
  2012年   815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647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周胜男  罗亚丽  汪会 《气象》2015,41(1):1-16
利用1998—2011年夏季(6—8月)TRMM卫星资料分析青藏高原(TP)、中国东部(EC)及北美副热带西部(WNA)和东部(ENA)降水系统的发生频次,定义降水系统为TRMM测雨雷达观测到近地面有降水的相邻像元组成的个体,即RPF (Radar Precipitation Feature),将RPF分为全体RPF、大面积RPF(面积>1000 km2)和小面积RPF(面积不<400 km2)3组,对比分析四个区域内各组的RPF个数发生频次和RPF像元个数发生频次,主要结果如下:(1)全体RPF的个数发生频次在青藏高原地区最高,北美东部地区最低;全体RPF的降水像元个数发生频次在中国东部最高,青藏高原最低。(2)四个区域内RPF发生频次的日变化主要为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当地午后至傍晚,且大面积RPF的峰值时间晚于小面积RPF的;中国东部地区RPF降水像元个数发生频次则具有双峰结构。(3)RPF降水像元个数发生频次的分析结果与以往基于地面观测降水量的分析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992.
德庆  徐珺  宗志平  赤曲  罗布坚参  代华光 《气象》2015,41(9):1086-1094
利用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和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通过环境场和中尺度特征较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孟加拉湾风暴费林(Phailin)对西藏特大暴雪的影响。研究表明:“费林”对强降水的影响主要是登陆减弱为低压后,低压云系分两个阶段形成三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对流云团在南支槽的作用下上高原。而强降水的发生和南风风速的大小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西南低空急流建立后西藏南部才出现强降水,而低空急流的建立是靠南支槽的贡献。南风风速和强降水的这一重要关系为此类天气提供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93.
摘要:选用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极端气候指数方法,对1961—2012年塔城地区6个极端气温指数进行分析,应用百分位法定义极端温度阈值,得出塔城地区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的基本事实。结果表明:塔城地区近52年来冷昼、冷夜事件和严寒日数分别以3.5 d/10a、9.3 d/10a和4.3 d/10a的速率下降,突变点分别出现在1994、1988和1979年;暖昼、暖夜事件和高温日数分别以3.6 d/10a、8.6 d/10a和0.6 d/10a的速率在上升,突变点分别出现在1989、1990和1973年;极端气温指标多存在25~28 a和5~8 a的振荡周期,在空间分布上,各指标的减少(增加)速率与纬度、地形相关,随纬度增加而多呈现出北部大,中部、南部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4.
济宁市非煤矿产资源丰富,高强度的开采利用给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带来巨大挑战。文章分析研究了济宁市非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危害程度等基本特征,分别选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探讨两种评价结果的差异,综合划分影响等级,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工作提供前提与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多种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次超长La Ni?a事件中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选取的两次事件分别发生在1984~1985年和1999~2000年,但强度有明显差异,其中前者为中等强度事件,而后者则为强事件。在两次事件过程中,暖池对流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东偏弱,但季节内变化有很大差异。对强事件而言,6月对流开始发展,异常值在7月达到最大,8月稍弱,这与La Ni?a年合成结果一致,表明La Ni?a信号主导了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与此不同的是,在1984~1985年事件中,6月和8月对流偏强,7月偏弱,呈双峰型异常变化。分析表明,当前一个月海温偏高时,后一个月对流偏强,减弱了太阳辐射,造成局地海温降低,偏低的海温又反过来抑制了后一个月的对流发展,暖池地区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在中等强度La Ni?a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两次超长La Ni?a事件中,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过程和影响因子有很大差异。此外,由于副高偏东,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总体上偏少。  相似文献   
996.
我国新一代VLBI数字基带转换器研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是目前设备研制发展的趋势,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结合软件无线电技术,自主研发的我国新一代VLBI数字基带转换器(Chines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简称CDAS).文中描述了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并以VLBI观测实验数据证明其可行性.与原有的模拟设备(Anal...  相似文献   
997.
采用高斯修正法,研究了核素~(56)Fe、~(56)Co、~(56)Ni和~(56)Mn电子俘获过程中微子能量损失.结果表明:对核素的Gamow-Teller(G-T)共振跃迁能级分布的高斯修正使中微子能量损失率增加.在低能跃迁电子俘获过程为主导地位的反应中,高斯修正对中微子能量损失的影响很小,而对高能G-T共振跃迁为主要的电子俘获过程的中微子能量损失的影响将大大增加.如核素~(56)Fe在密度ρ_7=100(ρ_7以10~7 mol·cm~(-3)为单位),高斯函数半宽度△=14.3,18.3,22.3 Mev时,修正差异大约达2个数量级,核素~(56)Ni在△=6.3,18.3Mev差异分别达60%和40%.  相似文献   
998.
为更好地完成授时任务,对BPL长波授时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建)进行了升级改造。介绍了升级改造后的BPL长波授时系统组成、时频控制与监测方法。改造前、后系统时频控制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改造后时号控制精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99.
云南天文台将在2.4m望远镜建立远程观测系统。由于远程观测系统通过网络实现通信,必然会面临网络上的各种威胁。为了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损失。在对现在望远镜网络分析基础上设计了安全的网络结构,并实现了具有入侵检测功能的防火墙,这些措施初步保障了2.4m望远镜网络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兴隆1m光学望远镜杂散光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隆1m光学望远镜采取了加装挡板等基于经验和定性分析的杂散光抑制措施。用Tracepro光学分析软件对圆顶内1m望远镜的杂散光传播路径做了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对1m望远镜的杂散光抑制的改进措施,通过在Tracepro中计算的系统杂散光"归一化点源辐照度透过率(PSNIT)"函数对改进措施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有效视场外30°范围的杂散源,改进措施可使得1m望远镜的PSNIT全部下降到10-10;模拟1m望远镜在满月条件下对偏月25°的天体观测(R波段、15等星、t=15~150s),1m望远镜观测信噪比可提高约1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