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14篇 |
免费 | 4137篇 |
国内免费 | 23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01篇 |
大气科学 | 1691篇 |
地球物理 | 1593篇 |
地质学 | 6392篇 |
海洋学 | 1437篇 |
天文学 | 112篇 |
综合类 | 822篇 |
自然地理 | 12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376篇 |
2023年 | 443篇 |
2022年 | 733篇 |
2021年 | 822篇 |
2020年 | 659篇 |
2019年 | 805篇 |
2018年 | 557篇 |
2017年 | 590篇 |
2016年 | 616篇 |
2015年 | 680篇 |
2014年 | 691篇 |
2013年 | 759篇 |
2012年 | 859篇 |
2011年 | 769篇 |
2010年 | 805篇 |
2009年 | 716篇 |
2008年 | 621篇 |
2007年 | 652篇 |
2006年 | 612篇 |
2005年 | 471篇 |
2004年 | 360篇 |
2003年 | 264篇 |
2002年 | 287篇 |
2001年 | 235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南海永乐龙洞发育于永乐珊瑚礁台地,龙洞深度达300m,为世界之最。沉积物堆积在龙洞的洞壁斜坡、龙洞中部的转折平台以及洞底等部位。使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对采自不同深度的沉积物进行了粒级、矿物物相、元素含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洞沉积物绝大部分为钙质生物碎屑,以砂粒级碎屑为主,含砾石碎屑、粉砂碎屑,分选和磨圆差;沉积物矿物组成以文石、高镁方解石为主,含少量低镁方解石,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9%、28%、3%;化学组成以Ca、Mg、Sr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35.5%、0.9%、0.5%,含少量Si、Al、Ti、P、S等元素。该区沉积物来源包括礁坪生物碎屑和东亚季风风尘陆源物质两个方面,以礁坪来源的生物碎屑为主;龙洞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捕获作用和垂直沉降作用两种方式,而以机械捕获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62.
1 研究背景云南盈江地区历史地震活动频繁,2008年以来密集发生了一系列5级以上地震,如:2008年盈江铜壁关MS 5.0地震、盈江徐家寨MS 5.0地震、盈江苏典MS 5.0、MS 5.9地震, 2011年盈江MS 5.8地震,2014年盈江卡场MS 5.6、MS 6.1地震等.该区地震活动活跃,逐渐成为滇西地震研... 相似文献
63.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南部的紫苏花岗岩:安第斯型造山作用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青藏高原南部白垩纪形成的冈底斯岩基是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向北部的欧亚大陆之下俯冲形成的安第斯型会聚板块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研究证明,冈底斯岩基主要由钙碱性和埃达克质的花岗闪长岩组成,但本文报道了在冈底斯带东南缘产出的紫苏花岗岩。这种岩石主要由中长石、微斜长石、顽火辉石、透辉石、石英、富钛的黑云母和角闪石组成。在化学成分上,其铁镁指数FeO/(FeO+MgO)=0.47~0.50,钙碱指数MALI为-3.97~+0.11, 铝饱和指数ASI为0.83~0.92,是典型的镁质、钙碱性、准铝质紫苏花岗岩。计算出的结晶温度为850~950℃,压力>0.4GPa,形成深度为13~15km。紫苏花岗岩中的锆石为岩浆结晶成因,两个样品的U-Pb定年分别给出了87Ma的相同加权平均年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冈底斯带南缘晚白垩纪的紫苏花岗岩形成在典型的大陆岩浆弧环境。紫苏花岗岩和伴生高温麻粒岩的存在为冈底斯带在晚中生代经历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提供了更加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64.
针对贫困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地表覆盖精细化调查需求,本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土地覆盖信息提取的方法和应用研究.重点分析了高分辨率影像均值漂移分割,多特征提取与分析,对象级样本采集以及监督分类等技术,并综合实现了流程化的对象级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表明,本文串联的高分辨率影像分类技术能生成较精细的土地覆盖专题图,可及时为贫困区生态资源环境评价,碳核算等应用提供较可靠的地表覆盖数据. 相似文献
66.
67.
SHI Jinghua LIU Fei CHEN Honghan LI Ye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7,81(5):827-832
Tetrachloroethene (PCE) is biodegraded by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with co-metabolism substrates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By inoculating sludge from an anaerobic pool, a biodegradation test of PCE is conducted in the anaerobic condition. In the test, several substrates including methanol, ethanol, formate, acetate, lactate and glucose, are conducive to the conversion from PCE to TCE and 1,1-DCE. The results show the microbe can be cultivated well under the anaerobic circumstances of mixture of sewage (sludge) and soil with the index of COD after eleven days. Degradation of PCE accords with one order reaction kinetics equation. The sequence of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is Kacetate 〉Kglucose 〉 Klactate 〉 Kethanol 〉 Kformate 〉 Kmethanol, and acetate is an outstanding co-metabolism substratum whos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is 0.6632d^-1. 相似文献
68.
贵州大方煤田主采煤层的矿物学异常及其对元素地球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X)、逐级化学提取(SCEP)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贵州大方煤田11号煤层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方煤田11号煤层中有高含量的脉状石英(11.4%)和脉状铁白云石(10.2%),铁白云石周边常被针铁矿所包裹,在脉状石英中发现有热液成因的黄铜矿、闪锌矿和硒方铅矿,此外,还有少量高岭石充填在脉中,这7种矿物常常同脉共存。脉状石英和脉状铁白云石分别来源于硅质和富铁的钙质低温热液流体,形成温度分别为180℃和85℃。脉状石英早于脉状铁白云石形成。根据Ca/Sr和Fe/Mn值,确定出铁白云石的形成至少经历了3个时期。这7种矿物按照从早到晚的生成顺序为硫化物、石英、高岭石、铁白云石和针铁矿。铁白云石是煤中Mn、Cu、Ni、Pb和Zn富集的主要原因,这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09%、74.0μg/g、33.6μg/g、185μg/g和289μg/g。脉状石英是煤中铂族元素Pd、Pt和Ir的主要载体,它们在煤中的含量分别为1.57μg/g、0.15μg/g和0.007μg/g。另外,黄铜矿、闪锌矿和硒方铅矿亦是11号煤层中Cu、Zn和Pb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9.
月球极区光照模型为研究月球车着陆点选择和水冰存在的探测提供了依据.利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获取的激光测高数据,得到了全月面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特别是在月球两极地区,地形细节清晰可见,为极区光照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基础.本文通过由测高数据建立的DEM和月球轨道参数相结合,采用地形最大高度角法,对月球极区的光照条件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光照率的计算周期为19年,考虑了黄道和白道交点进动的影响(18.6年).计算结果表明:(1)未发现有持续光照区;(2)有长久阴影区存在;(3)在南极或北极的夏季,撞击坑边沿高地处可以享受到连续的光照;(4) Shackleton撞击坑可以作为月球车着陆的首选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0.
用数学形态学变换实现空间分析中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数学形态学的基本算法, 并将这一方法引入空间分析的数据处理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对于空间分析中一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