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7篇
  免费   1465篇
  国内免费   2087篇
测绘学   1016篇
大气科学   1242篇
地球物理   1428篇
地质学   3544篇
海洋学   1236篇
天文学   180篇
综合类   646篇
自然地理   807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13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1 毫秒
981.
随着计算机等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企业公司呈现出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急需培养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紧缺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但是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结合测绘工程专业近些年的培养现状,突出现代人才需求,加强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四纲三系"的培养方案。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培养了一大批"宽知识面,高素质,强实践能力,懂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测绘人才,证明该培养机制是非常有效并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982.
以LiDAR激光点云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水面信息自动识别和置平处理的技术方法,并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实际DEM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3.
984.
Mud volcano is a kind of structural geological phenomena under certain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an bring plenty of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the ground when it erupts, therefore, many researchers call it as "Heaven granted well" whose depth can be up to 12km. Mud volcanoes in Xinjiang are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west region of North Tianshan, and five of them are representative, namely, Horgus, Dushanzi, Wenquan, Poplar valley, and Sailetike. We tested the gas, fluid and solid components of these mud volcanoes through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of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ud debris characteristics, and preliminary obtained the origin of these mud volcanoes based on geochemical features. Finally, the paper describes briefly that the continuous enchancement of regional crustal tectonic stress can not only give rise to the seismogenesis and earthquake occurrence, but also break the original cycle of mud volcano to bring about significant activity, therefore, the two have a certain homology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985.
受大量的外调水资源和人工灌溉的影响,干旱扬水灌区的水土环境变迁过程具有独特性,其对区域环境要素的响应是长期、潜在而缓慢的,该过程可通过科学的评估与分析描述其发展的趋势。评价过程是否合理,评价结果是否准确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因子都属于"微敏感"因子;地表水对水土环境的变迁响应相对较为强烈,其次为地下水、区域气候,而土地利用最为迟缓; 18个响应因子中最为敏感的是灌区提水量及灌溉用水量,次之为地下水水位及回归水水质。该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当前灌区水土环境变化现状相吻合,验证了改进层次分析法在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灌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6.
中国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中国各地纬度、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避暑型气候。本文采用1993-2012年756个国家基本站和122个辐射站逐日气象数据,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模型计算各气象站点的人体感知温度,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和舒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避暑型气候主要包括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和环渤海低山丘陵型5种地域类型;各类避暑型气候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西南高原型避暑气候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较强;中东部山岳型避暑气候地势高、风速大,夏季舒适偏冷;环渤海低山丘陵型避暑气候地势低、湿度大,夏季舒适偏热且舒适度受海风影响明显;西北山地高原型避暑气候温度适宜、天气晴朗,但略显干燥;东北山地平原型避暑气候凉爽、风速不大、辐射不强、湿度适中,综合条件相对优越。从各类避暑型气候夏季人体感知温度的变化来看,环渤海低山丘陵型舒适期较短,其余类型舒适期相对较长,东北山地平原型和西北山地高原型人体感知温度曲线呈良好的单峰对称变化,其余类型大致呈单峰不对称形态。本文不仅丰富了避暑型气候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也可为避暑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指导人们的避暑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987.
北京城市休闲商务区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朱鹤  刘家明  陶慧  李玏  王润 《地理学报》2015,70(8):1215-1228
城市休闲商务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RBD)作为城市重要的游憩空间,为外来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消费的场所,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重视。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分类、空间结构、分布规律、分异成因等方面上还缺乏一定的实证和定量研究。结合前人研究经验,重新定义RBD,并依据城市RBD的特征和属性将其分为大型购物中心、休闲商业街、城市休闲区三类。选取1990年、2000年、2014年三个时间截面对北京各类城市RBD点进行统计,采用基尼系数、空间插值、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结合ArcGIS软件,对北京城市RBD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 时序上看,北京城市RBD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增速变快,不同类型的RBD出现不同幅度的空间扩张;② 北京城市RBD的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强,不同类型的RBD,存在一定的增幅和增速差异;③ 北京城市RBD的整体空间结构呈“单核聚集—双核发展—网状扩散”的发展模式;④ 城市RBD多选址在交通便利、临近旅游景区、居民和游客密度较高、地价相对较高的地区。⑤ 游客密度对各类型的城市RBD规模均有较大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RBD,各因素对其规模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88.
基于A-T-R的旅游小城镇分类、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慧  刘家明  朱鹤  李玏  王磊 《地理科学》2015,35(5):529-536
在科学界定旅游小城镇基础上,梳理旅游小城镇的分类标准,确立一类基于核心吸引物(A)—小镇(T)—乡村环境(R)的新分类方法,将旅游小城镇分为AT一体、AT分离、A+T+R联动与ATR创意再造4种类型。结合旅游小城镇发展中的实际状态,依据A、T、R三类初始条件不同组合情况提炼出六大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为旅游小城镇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进一步推动旅游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89.
卧虎山水库不同算法LS因子值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刚  宋慧  石星军  张绪良  方海燕 《地理科学》2015,35(11):1482-1488
在总结以往LS因子相关算法研究基础上,结合McCool的LS因子参照值,对LS算法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除去复合算法和Remortel修正算法外,其他不同算法LS因子值都小于参照值;研究区LS因子值的最优算法为基于Remortel迭代运算的修正算法;其次为结合刘宝元的陡坡公式和Remortel改进L指数因子迭代运算的复合算法,以及Remortel第4版AML程序算法;再次为B?hner算法,而Moore算法和Desmet算法,由于其与参照值的相关性相对较差,而且其RMSE相对较大,不推荐在该区使用。  相似文献   
990.
王江  洪雯  吴新萍  陆辉 《中国沙漠》2015,35(6):1652-1658
为了解乌鲁木齐冬季污染天气形成过程中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的变化,探讨霾天气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X)对2013年2月乌鲁木齐东南郊一次典型霾天和正常天气所采集的大气颗粒物(PM10)样品进行了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伴随着霾形成过程细粒子浓度呈现急剧上升趋势,PM1.0/PM10比值高达0.77。SEM/EDX观测显示,霾天形成前后,PM10的形态结构和元素组成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霾天规则的石膏颗粒占规则颗粒的71.1%,明显高于正常天气,表明大气颗粒物的硫化现象比较普遍,大量硅铝酸盐飞灰说明采样点周边有较明显的燃煤源输送;二次无机颗粒组成主要为硫酸盐颗粒,由正常天气的16.1%增加到24.6%,高浓度硫酸盐与乌鲁木齐东南郊此次霾形成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