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37篇 |
免费 | 15703篇 |
国内免费 | 83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505篇 |
大气科学 | 3987篇 |
地球物理 | 6207篇 |
地质学 | 23664篇 |
海洋学 | 6909篇 |
天文学 | 340篇 |
综合类 | 2801篇 |
自然地理 | 46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7篇 |
2024年 | 1274篇 |
2023年 | 1413篇 |
2022年 | 2284篇 |
2021年 | 2765篇 |
2020年 | 2328篇 |
2019年 | 2609篇 |
2018年 | 2187篇 |
2017年 | 2068篇 |
2016年 | 2109篇 |
2015年 | 2485篇 |
2014年 | 2399篇 |
2013年 | 2828篇 |
2012年 | 3048篇 |
2011年 | 2905篇 |
2010年 | 2864篇 |
2009年 | 2702篇 |
2008年 | 2749篇 |
2007年 | 2580篇 |
2006年 | 2501篇 |
2005年 | 2113篇 |
2004年 | 1579篇 |
2003年 | 1073篇 |
2002年 | 1203篇 |
2001年 | 986篇 |
2000年 | 819篇 |
1999年 | 329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4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7篇 |
1961年 | 6篇 |
1957年 | 12篇 |
1954年 | 2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底栖生物生产力现场测试系统(BCSPM)的建立及其初步实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对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及底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在胶州湾筏式养殖水域,建立了底栖生物生产力现场测试系统(BCSPM),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测定了沉积物海水界面溶解氧随时间的变化、计算了氧通量、估算了底栖总初级生产力和群落呼吸。在光照较强的中午时刻测定的群落总生产力为20.76mgCm^-2h^-1;养殖水域沉积物中的群落呼吸要高于邻近水域。BCSPM整体运转良好,初步结果为系统的改进和进一步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2.
清代是福建社会文化和教育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类人才不断涌现.但从福建清代进士和<福建通志>列传人物等方面考察,各府州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人才集中于东部沿海,而稀疏于内陆山区.即使同一府州的县,其差距也很大.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政治、经济、文教、习俗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3.
144.
为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供给和合理分布,本文以丰县小学、居民点、交通道路网、行政区划等为数据源,对学校的空间布局进行可视化表达,采用点密度、最近邻距离指数等指标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使用Voronoi模型、最近距离模型、网络分析工具生成等时区的方法,对丰县义务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进行多角度评价。结果表明:1)丰县小学的最近邻比R值为1.046,居民点的R值为1.059,居民点与小学都呈现随机分布的特征;2)38.7%的学校服务范围不够合理,存在过大或过小现象;3)各居民点入学平均距离为1 890.8 m,总体较为合适;4)学生上学时间成本差异显著,边缘地区可达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5.
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识别在地震勘探、人工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全球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初至走时拾取的精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地震层析成像及演的精度.本研究以提高地震波初至走时拾取的精度及定量化程度为目标,利用计算地震道时间序列分数维的方法,实现了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自动拾取.本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进行了地震道时间序列Hausdorff分数维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震道时间序列的分数维在初至到达前后具有不同的数值,其变化点能够定量指示出初至走时的位置.本文还给出了利用该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初至走时拾取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6.
随着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的开发,传统的二维地籍已难以满足地籍管理在三维方向上的扩展,迫切需要利用三维地籍对地下空间进行数据管理和空间确权。本文基于地下空间开发中各类地物的空间特征,首先从三维自然特性与法律特性两个方面建立了三维地籍的概念,并进而阐述了三维地籍数据模型以及二维地籍与三维地籍的一体化数据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7.
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基于分层的数据组织方式相比,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更符合人们认识和分析现实世界的模式,有利于完整而精确地描述地理现象。本文详细论述了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组织的相关概念,对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8.
山坡地貌特征,即山坡地形曲率的敛散、凹凸等性质,是影响土壤含水量、产流面积空间分布的重要地形控制因子.山坡蓄量动力学理论(Hillslope-storage dynamics)是一种融合地貌特征的山坡水文模拟方法.其引入宽度函数和土壤厚度函数的概念,建立基于土壤蓄水能力的一维山坡蓄量动力学方程,这是采用低维方法描述山坡复杂三维结构的水文响应的一种简化方法,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复杂程度.该理论解决流域水文模拟的尺度和参数化问题的潜力已经得到重视,但仍需开展尺度效应研究,通过野外观测事实和大量理论分析成果为此项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9.
150.
城市地图集编制中关于地图影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激烈的地图市场中,通过研究地图影响效应策略,可有效地使所设计与制作的城市地图作品得以创新、发展,并以《深圳市龙岗区地图集》的设计为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