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31284篇 |
免费 | 15820篇 |
国内免费 | 8416篇 |
测绘学 | 6578篇 |
大气科学 | 4000篇 |
地球物理 | 6242篇 |
地质学 | 23834篇 |
海洋学 | 6965篇 |
天文学 | 343篇 |
综合类 | 2831篇 |
自然地理 | 4727篇 |
2025年 | 67篇 |
2024年 | 1278篇 |
2023年 | 1420篇 |
2022年 | 2306篇 |
2021年 | 2778篇 |
2020年 | 2350篇 |
2019年 | 2634篇 |
2018年 | 2206篇 |
2017年 | 2091篇 |
2016年 | 2127篇 |
2015年 | 2502篇 |
2014年 | 2409篇 |
2013年 | 2859篇 |
2012年 | 3072篇 |
2011年 | 2920篇 |
2010年 | 2879篇 |
2009年 | 2717篇 |
2008年 | 2759篇 |
2007年 | 2600篇 |
2006年 | 2514篇 |
2005年 | 2124篇 |
2004年 | 1588篇 |
2003年 | 1079篇 |
2002年 | 1207篇 |
2001年 | 993篇 |
2000年 | 822篇 |
1999年 | 344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90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4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7篇 |
1961年 | 6篇 |
1957年 | 12篇 |
1954年 | 23篇 |
地球表面的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可以穿透电离层泄漏进地球磁层导致内辐射带电子沉降到两极大气.因此研究人工甚低频台站信号的空间全球分布特性对于分析辐射带电子的损失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使用范阿伦双星从2013年到2018年共计6年的高质量的波动观测数据,统计了NWC(19.8 kHz)、NAA(24.0 kHz)两个人工VLF台站信号的全球分布,分析了台站信号的电场功率谱密度对地理经纬度、磁壳值L、磁地方时MLT、地磁活动水平的依赖性.结果表明,在内磁层中,人工台站VLF信号主要沿着台站位置对应的磁力线传播,夜侧强度高于日侧,冬季高于夏季.这种日夜和夏冬差异的形成是因为夜侧和冬季的日照强度较弱,电离层电子密度较低,VLF信号较容易穿透电离层进入磁层.此外人工VLF台站信号的全球分布受地磁活动的影响很弱.这些统计观测结果给出了NWC和NAA两个重要人工VLF台站信号强度的全球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分析人工VLF台站信号与地球辐射带电子的波粒相互作用提供了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结合InSAR与概率积分法的优势,提出一种InSAR和概率积分法联合进行矿区地表沉降的精细化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InSAR时序累积沉降盆地,进而建立判别大梯度形变的约束条件,区分沉降边缘与沉降中心.对于形变较小的沉降边缘,保留InSAR结果,而对于大梯度沉降中心,则结合InSAR与概率积分模型建立矿区工作面的沉降盆地,并通过空间插值,获取地理坐标系下连续的地表沉降信息,最终得到完整的矿区地表沉降结果.论文以山东某矿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016年10月16日—2018年3月4日期间的21景SAR影像和工作面水准实测数据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减少水准监测工作量的前提下,获得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沉降结果,其监测能力明显优于常规InSAR和概率积分法,可有效弥补两种技术单独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中的不足,获取更为准确、可靠的矿区地表沉降信息.
相似文献常规高阶和时空域高阶有限差分方法广泛应用于三维标量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这两种差分方法仅利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轴网格点构建三维Laplace差分算子,相应的差分离散波动方程本质上仅具有2阶差分精度,模拟精度低.本文将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非坐标轴网格点分为两类:坐标平面内的非坐标轴网格点和坐标平面外的非坐标轴网格点,系统推导出了两类非坐标轴网格点构建三维Laplace差分算子的方法,进而提出了一种利用坐标轴网格点和非坐标轴网格点共同构建三维Laplace差分算子的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并利用时空域频散关系和泰勒展开建立差分系数方程,推导出了差分系数的通解.相比常规高阶和时空域高阶差分格式的2阶差分精度,时空域混合网格差分离散波动方程理论上能够达到任意偶数阶差分精度,模拟精度显著提高,同时稳定性更强.频散分析表明:相比常规高阶和时空域高阶差分格式,在计算效率基本相同时,时空域混合网格差分格式能更有效地减小数值频散,减弱数值各向异性,模拟精度更高;在模拟精度基本相当时,混合网格差分格式能采用更大的时间采样间隔,计算效率更高.数值模拟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混合网格差分格式在提高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的先进性,也验证了其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致密油气层的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差.针对致密储层,目前常用的氦气法孔隙度测量方法存在两个不足:器壁压变性参数G定义不明确;膨胀前压力设置普遍偏小.本次基于氦气法孔隙度测量装置岩心室的应力应变力学分析和不确定度理论分析,开发了一种面向致密储层的氦孔隙度测量方法.本次提出的方法给出了器壁压变性参数G的解析式,并基于G的解析式推导出了新的孔隙度计算公式,将刻度系数减少到1个,简化了刻度过程.其次,基于不确定度理论得到的孔隙度测量不确定度表明:氦气法测量致密储层孔隙度的膨胀前压力大于2 MPa基本可以将孔隙度绝对误差控制在0.5%以内.与高压压汞法孔隙度测量结果对比发现,该方法测量孔隙度的相对偏差在14%以内,远低于常规氦气法测量孔隙度的相对偏差(5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