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51.
2019—2021年期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南方页岩气地质调查工程”,以实现“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认识”四新领域油气调查战略发现和突破,推动创建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为目标,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点上突破、面上评价原则,重点开展了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圈定并优选了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区,部署实施了二维地震、参数井和压裂试气工程,实现了长江上游新区新层系页岩气重大突破和发现,完成垭紫罗裂陷槽、皖江、川西南等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这些成果大大提振了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油气资源勘查的信心,推动了油气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形成了页岩气成藏理论新认识和调查评价新技术,发挥了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2.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2005年以来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与解释攻关,基本具备了精细勘探的物质基础。毕店地区主体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以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通过应用系统的研究思路,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初步探讨毕店地区油藏分布特征与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古侵蚀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是研究构造-气候-地表侵蚀之间耦合关系的重要线索。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百万年(106)或百年(102)尺度上的侵蚀速率限定, 但对千年至十万年(103~105)尺度上的侵蚀速率限定较少。河流阶地的发育能够延续千年至十万年, 其沉积记录保留了大量流域侵蚀信号, 为建立该时间尺度上的流域古侵蚀速率记录提供了理想的数据支撑。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千年至十万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计算方法。基于河流阶地10Be深度剖面, 约束阶地表面沉积物的10Be继承浓度和阶地面废弃年龄, 进而计算出多期阶地发育期间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随后,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北祁连西段为例, 基于山前6条河流(自西向东分别为石油河、白杨河、北大河、洪水坝河、丰乐河和马营河)已发表的16个阶地10Be深度剖面数据(共81个10Be样品)和7个现代河道沉积物的10Be浓度数据, 建立了北祁连西段约200 ka以来的流域平均侵蚀速率记录(共23个侵蚀速率值)。结果表明, 北祁连西段千年至十万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变化趋势与气候波动曲线之间存在较强的对应性, 揭示了气候变化是引起流域地表侵蚀的关键因素。上述实例证明, 应用河流阶地10Be深度剖面可有效地计算千年至十万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古侵蚀速率, 并有助于深入剖析构造、气候和地表侵蚀过程三者之间的潜在关系, 进而推动活动造山带地区定量地貌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基于Matlab开发出地下流体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甘肃西秦岭北缘的武山、街子和清水温泉水化学组分特征;初步分析了温泉水水质类型、补给来源、水-岩平衡状态以及循环深度,并讨论了温泉水深循环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泉水均为大气降水成因,其水化特征受围岩的控制作用;清水温泉水的成熟度没有武山和街子温泉水高.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的武山温泉和街子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HCO3·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频繁;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深的清水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性弱. 相似文献
55.
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重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中国湖北省鄂州市为研究区,从人的生存生活需求出发,构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估鄂州市宜居性高低;通过网络分析法构建城乡人口流动网络,发现乡村人口流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宜居性和人口流动强度的组合特征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结果表明:(1)鄂州市整体宜居性较高,其中,生存保障功能差距较小,而生活服务功能和生活提升功能差距较大;(2)人口按照主城区、所属镇、附近优势城镇的优先顺序流动;城镇辐射范围有限,现有的点轴结构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亟需发展中心村、一般村、基层村形成完整的乡村结构,带动全域发展;(3)基于乡村宜居性和人口流动强度将居民点划分为搬迁撤并类、城郊融合类和集聚提升类(中心村、一般村和基层村)。该研究可重塑乡村发展核心,完善乡村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人口快速流动区乡村聚落重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6.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西南部构造复杂,其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不明确。综合运用岩芯、测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区断陷湖盆古新世—始新世的构造活动、沉积体系以及盆地充填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渤中凹陷西南部古近纪孔店-沙河街组发育孔店组末期、沙三段末期、沙一二段末期等3期构造活动,多次隆升剥蚀形成3个关键层序界面,控制整个湖盆古近纪孔店-沙河街组的层序结构和古地貌形态。古新世—始新世主要发育近源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以及湖底扇等4种沉积体系类型,其分布受古物源、古地貌、断裂活动等因素制约。在古新世孔店组沉积裂陷早期,湖盆范围小,物源供给充足,陡坡带和缓坡带均以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为主,湖盆中心发育湖底扇沉积,晚期湖盆逐渐萎缩;始新世早期的沙三段沉积时期,断陷活动加强,随着盆地范围的扩张,物源供应减弱,湖盆洼陷区主要发育湖底扇沉积。始新世晚期沙一二段裂后沉降期,辫状河三角洲进积特征明显,分布范围广,局部地貌高位置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不同时期构造差异活动与物源供给共同制约着该区古近纪孔店-沙河街组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也导致了与渤海海域其他构造区沉积充填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7.
描记采于贵州省茂兰自然保护区境内一洞穴的中国野鲮亚科(Labeoninae)一新属长臀鲮属Longanalus.sp nov和一个新种大鳍长臀鲮Longanalus macrochirous sp nov。新属以臀鳍分枝鳍条为7根等特征.区别于该亚科所有属;新种以偶鳍发达.胸鳍后伸达到腹鳍基,腹鳍后伸超过臀鳍起点等显著特征命名大鳍长臀鲮。 相似文献
58.
碳减排目标的区域分配是中国当前控制CO2排放的紧迫问题。通过文献研究,评述了国际上针对国家之间的碳排放权的区域分解方案以及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国内区域分解方案,提出了要想真正公平、公正、可行以及可持续地进行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分配对象、分配原则、分配方案必须考虑的因素、分配标准、分配方法、分配模型以及分配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9.
羽状流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起到了间接指示作用,为研究冷泉活动区气泡羽状流产生的地震响应,需建立符合实际羽状流特征的模型。为此,参考实际羽状流赋存状态,结合含气泡水体特征,在已建立模型基础上,从羽状流气泡的垂直运移规律、分布特点及羽状流外观特征上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先后获得3个羽状流模型,最后的模型Ⅲ更接近实际羽状流赋存特征。通过与实际羽状流的对比,讨论分析了模型Ⅲ的合理性,并得出结论:所建模型体现了实际羽状流气泡的本质特征,并包含了更为复杂的气泡含量变化,可用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羽状流地震响应特征,也为气泡羽状流的地震识别及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60.
河南省新乡市汉代空心砖墓考古中,发现有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这2种小哺乳动物标本。可鉴定标本数(NISP)总计40件,中华鼢鼠、东北鼢鼠最小个体数(MNI)均为3。中华鼢鼠下臼齿嚼面视齿脊排列呈斜"ω"形,m1舌侧3个凹角(凹沟),唇侧2个凹角;m3、m3舌侧和唇侧均有2个凹角。中华鼢鼠上门齿宽3.00~3.10 mm。上第3臼齿长2.74~3.20 mm,宽1.86~2.08 mm。下齿缺长6.50 mm,m1~m3总长11.30 mm。下门齿宽2.76~3.00 mm。m1长4.40~4.64 mm,宽2.76~3.00 mm。m2长3.80~3.84 mm,宽2.36~2.80 mm。m3长2.50~2.76 mm,宽1.80 mm。东北鼢鼠下门齿釉质颜色比中华鼢鼠略浅。下门齿小于中华鼢鼠,m3后端退化状态也比中华鼢鼠明显。东北鼢鼠下齿缺长6.16 mm,m1~m3总长12.58 mm。上门齿宽2.36~2.60 mm。下门齿宽2.26~2.40 mm。m1长4.52 mm、宽2.40 mm,m2长3.80 mm、宽2.20 mm,m3长2.90 mm、宽1.90 mm。我国历史时期田野考古中,小哺乳动物标本采集及研究工作很少。新乡地区现今仍生活有中华鼢鼠、东北鼢鼠,但其在历史时期生存情况未有过考古研究。该次在新乡汉墓中发现中华鼢鼠、东北鼢鼠,是新乡地区考古中首次发现鼢鼠遗骸,同时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历史时期考古中发现鼢鼠属材料最多的地点。本研究工作反映,小哺乳动物考古应在我国考古发掘中受到更多重视。新乡汉墓中华鼢鼠、东北鼢鼠遗存的发现,指示该地区现今肥沃的砂质耕地和林灌植被等在汉代时已经是人们稳定的生态背景和自然环境。中华鼢鼠、东北鼢鼠均是习于独栖的穴居动物,这些动物个体集中出现在汉墓中,应是当时古居民捕食及随葬文化造成的结果。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历史时期考古中首次确定古代居民对中华鼢鼠、东北鼢鼠进行捕食现象,以及利用中华鼢鼠、东北鼢鼠进行随葬的考古学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