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85篇
  免费   12253篇
  国内免费   19257篇
测绘学   9838篇
大气科学   6842篇
地球物理   9673篇
地质学   35344篇
海洋学   9920篇
天文学   600篇
综合类   4075篇
自然地理   7603篇
  2024年   661篇
  2023年   1679篇
  2022年   3405篇
  2021年   4142篇
  2020年   3302篇
  2019年   3901篇
  2018年   3251篇
  2017年   3085篇
  2016年   3293篇
  2015年   3767篇
  2014年   3586篇
  2013年   4300篇
  2012年   4988篇
  2011年   4832篇
  2010年   4832篇
  2009年   4540篇
  2008年   4337篇
  2007年   4066篇
  2006年   3995篇
  2005年   3239篇
  2004年   2381篇
  2003年   1688篇
  2002年   1770篇
  2001年   1645篇
  2000年   1296篇
  1999年   571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14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10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洋与陆地的动态交界面,遭受海水周期性浸淹,因而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既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不同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性。红树林作为初级生产者,为林区动物、微生物提供食物与营养,为鸟类、昆虫、鱼虾等提供栖息、繁衍场所。因此,红树植物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海岸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1-2]。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沿海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大量的污染物汇集于河口、海湾区,使这些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在直接向红树林区倾污排废的地区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02.
利用机载GNSS反射信号反演海面风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迎强  严卫  符养  李萍 《海洋学报》2008,30(6):51-59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反射信号(GNSS-R)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的、高机动性的海面微波遥感测风技术,与其他测风手段优势互补,可以增加测风手段的多样性,弥补局部测风手段不足的状况。研究了接收机在机载高度时,GPS反射信号功率理论模型四部分函数的性质,在此基础之上,数值模拟了机载高度下理论相关功率波形,基于海面风速对波形峰值与后沿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能够兼顾所有理论波形信息的二维插值风速反演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实测机载数据对海面风速进行反演,反演的风速均值与附近测站风速均值相差为1.4 m/s,与浮标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503.
Analysis of Argo float trajectories at 1 000 m and temperature at 950 m in the North Atlantic between November 2003 and January 2005 demonstrates the existence of two different circulation modes with fast transition between them. Each mode has a pair of cyclonic - anticyclonic gyres. The difference is the location of the cyclonic gyre. The cyclonic gyre stretches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in the first mode and from the southwest to the northeast in the second mode. The observed modes strongly affect the heat and salt transport in the North Atlantic. In particular, the second mode slows down the westward transport of the warm and saline water from the Mediterranean Sea.  相似文献   
504.
BP人工神经网络在渤海湾叶绿素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误差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天津赤潮驴驹河赤潮监控区各种理化因子与叶绿素-a之间的映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各种理化因子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可间接地用于该地区的赤潮预测.  相似文献   
505.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测量中存在大量野值的情况,利用M估计计算各系统污染分布统计特性,应用不确定度评定分配权值并进行融合。通过实例分析该法在模型及算法选择上均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06.
邓德钰  李艳  陈鲜艳 《气象科学》2024,44(3):451-461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98—2018年分辨率为0.1°×0.1°的降水融合资料和ERA5小时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四川盆地及东部山区6—9月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四川盆地(简称盆地)降水量和频次有相似的日变化特征,盆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至清晨,降水高值区东传到达盆地东部山区后,降水量和频次都减少,东部山区没有明显的降水东传特征。夜间至清晨,盆地东南山地背风坡形成了较强的下沉气流,促进盆地低层形成质量堆积,同时盆地气旋性涡旋、水汽输入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的增强,造成盆地降水增强。盆地东南地区水汽通量方向自东南转为偏南以及盆地低层水汽辐合区向东扩展为盆地降水高值区向东传播提供水汽条件。盆地东部山区降水量峰值时间呈早晨和午后的双峰型分布,与地形触发局地性降水有关。受大气层结稳定性、山地气旋环流和山地—平原螺线管环流日变化的影响,盆地东部山区降水频次峰值时间呈午后的单峰型分布。  相似文献   
507.
周芳弛  李国平 《气象科学》2024,44(3):431-441
利用四川省2010—2019年2 165个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区统计了四川盆周山地暖季(5—9月)单站暴雨事件的精细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省单站暴雨事件频数在川西山地与川西南山地呈密集的带状分布。川西与川西南山地通常在降水开始不久就达到雨量最大值,而川东北山地的峰值时间集中在暴雨事件中段。(2)盆周山地的暴雨系统整体呈自南向北由前半夜向后半夜传播的特征。川西南山地和川东北山地的暴雨系统分别呈现较弱的自南向北和自西向东传播,而川西山地的暴雨系统则存在明显的自西向东的传播特征。(3)长历时暴雨事件的峰值出现时间略落后于短历时暴雨事件。暴雨持续时间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经向差异,大值区主要位于川西山地和川东北山地一带,暴雨雨量、频次和峰值基本不随持续时间变化,但川西南山地的暴雨峰值则随持续时间的加长而推迟。(4)在四川省大部区域,单站暴雨事件的降水量、频次和强度均表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的特征。在成都平原西南部、东部以及川东北山地,夜间暴雨事件持续时间越长,降水量和频次在较高海拔越易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08.
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研究对场址筛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研究北山预选区新场-向阳山地段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笔者对研究区27件浅部地下水水样的9项指标综合运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是以Na+、 Cl-、 SO42-等为主要载荷变量的蒸发浓缩作用,贡献率高达73.93%;其次是以HCO3-为主要载荷变量的溶滤作用,贡献率仅为11.39%。  相似文献   
5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科学申请代码的调整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学科申请代码调整优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基金学科布局改革"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切入点。本文回顾了地理学科申请代码的历史沿革,系统梳理了当前版本地理学科申请代码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新版(2021版)申请代码体系的架构理念、遵循原则、形成过程,着重阐释了新申请代码的历史沿革、科学内涵与学科定位。新版申请代码体系较以往版本有以下4个显著特征:①逻辑更自洽,一级代码名称由"地理学(D01)"改为"地理科学(D01)";②学科更融合,取消三级申请代码,仅设二级申请代码,更能体现学科的交叉融合;③领域更全面,针对学科发展趋势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加了"灾害地理""土地科学""地理大数据与空间智能"等新兴学科、领域的代码;④技术更重视,增设"地理观测与模拟技术",鼓励面向地理科学问题研究所需关键工具、仪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510.
以陕北某湿陷性黄土大厚度挖方地基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PS-InSAR技术对2018-10—2019-11间获取的16景TerraSAR-X卫星影像进行处理,获取了湿陷性黄土挖方区回弹变形信息,总结了大厚度挖方区时序回弹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由于上部土体应力卸载,在开挖区域存在地基土回弹变形现象,选取的高密度PS点变形信息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的真实变形情况,回弹变形范围与开挖边界吻合,另外挖方厚度越大,土体开挖引起的回弹变形越大;在开挖完成后的1年监测时间内,回弹区变形量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在最大开挖厚度处,产生最大回弹量为29.3 mm;此外,PS-InSAR技术监测到的变形量与实地水准结果吻合性较好,表明该技术在黄土大厚度挖方区回弹变形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