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125篇 |
免费 | 18232篇 |
国内免费 | 184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501篇 |
大气科学 | 7108篇 |
地球物理 | 9849篇 |
地质学 | 36536篇 |
海洋学 | 10291篇 |
天文学 | 608篇 |
综合类 | 4291篇 |
自然地理 | 75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1668篇 |
2023年 | 2086篇 |
2022年 | 3641篇 |
2021年 | 4284篇 |
2020年 | 3529篇 |
2019年 | 4046篇 |
2018年 | 3388篇 |
2017年 | 3232篇 |
2016年 | 3380篇 |
2015年 | 3856篇 |
2014年 | 3670篇 |
2013年 | 4397篇 |
2012年 | 5004篇 |
2011年 | 4847篇 |
2010年 | 4862篇 |
2009年 | 4551篇 |
2008年 | 4338篇 |
2007年 | 4057篇 |
2006年 | 3990篇 |
2005年 | 3236篇 |
2004年 | 2378篇 |
2003年 | 1686篇 |
2002年 | 1770篇 |
2001年 | 1646篇 |
2000年 | 1297篇 |
1999年 | 575篇 |
1998年 | 189篇 |
1997年 | 123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81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52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13篇 |
1979年 | 39篇 |
1978年 | 14篇 |
1976年 | 11篇 |
1957年 | 19篇 |
1954年 | 2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The modul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nascent Tibetan Plateau vortices(ITPV) by atmospheric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ITPV show distinct features of 10–20-day QBWO. The average ITPV is much higher in the positive phases than in the negative phases, and the number of strong TPVs is much larger in the former,with a peak that appears in phase 3. In addition, the maximum centers of the ITPV stretch eastward in the positive phases,indicating periodic variations in the locations where strong TPVs are generated.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s and related thermodynamic fields are discus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10–20-day QBWO modulates the ITPV.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and heating fields of the 10–20-day QBWO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ITPV. In the positive QBWO phases, the anomalous convergence at 500 hPa and divergence at 200 hPa are conducive to ascending motion. In addition, the convergence centers of the water vapor and the atmospheric unstable stratification are found in the positive QBWO phases and move eastward. Correspondingly, condensational latent heat is released and shifts eastward with the heating centers located at 400 hPa, which favors a higher ITPV by depressing the isobaric surface at 500 hPa. All of the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in the positive QBWO phases are conducive to the generation of stronger TPVs and their eastward expansion. 相似文献
43.
44.
45.
针对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长大隧洞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呈现明显的流变劣化特征,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用Abel黏壶替换西原模型中的牛顿黏壶,推导出基于分数阶导数的蠕变本构方程,同时考虑岩石在蠕变过程中,尤其是所受应力超过其长期强度时,蠕变参数是非定常的特征,把蠕变参数的非定常性引入本构方程中,建立了基于分数阶导数的非定常蠕变本构模型。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主要围岩之一的大理岩的室内剪切蠕变试验的结果,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反演,结果表明,基于分数阶导数的非定常蠕变本构模型能够在蠕变初期和拐点处与试验结果很好地吻合,并且可以克服西原模型不能反映蠕变第3阶段的不足。通过对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分数阶阶数、非定常参数对岩石蠕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分数阶导数的非定常蠕变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大理岩的蠕变全过程。 相似文献
46.
云南富宁地区铜镍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镍是富宁地区主要矿种。成矿母岩为"安定型"基性岩。岩体具有明显的分异现象,自边缘至中心可分成致密状辉绿岩相、中细粒橄榄辉长苏长岩相、中粒辉长苏长岩相、中粒闪长岩相四个相带。铜镍矿主要产于中细粒橄榄辉长苏长岩相中,其次产于中粒辉长苏长岩相中。对富宁地区铜镍矿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7.
单频GPS整周模糊度动态快速求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动态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即先对系数阵进行QR分解,然后通过矩阵变换使模糊度参数和位置参数分离,从而降低矩阵的维数,满足实时动态求解的要求,最后应用LAMBDA方法搜索模糊度。为验证该算法,用单频GPS接收机进行了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定位误差小于1cm,动态定位误差小于3cm。由此可见,该方法能够为动态用户快速而精确地实施GPS单频动态定位。 相似文献
48.
针对富水破碎地层注浆治理过程中传统水泥类材料难以实现注浆加固和堵水同步进行的难题,以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和钢渣微粉为主要原材,成功制备了一种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CGM)。通过与传统水泥材料进行性能对比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测试手段,分析了CGM材料制备工艺、组分含量和浆液制备条件对材料性能的作用规律,并检验了CGM材料的工程适用性。结果表明:CGM材料宜采用混合粉磨制备工艺,可显著提高其水化活性,且粉磨时间应不超过45 min。钢渣微粉含量越高,水灰比越大,结石体强度越低,凝结时间越长,水灰比超过1.2:1时,结石体后期会出现干缩。与传统水泥材料相比,CGM材料浆液凝结时间与黏度的环境敏感度低,具有显著的工程适用性和性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49.
热带西太平洋Y3和M2海山微食物网主要类群生态分布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12月和2016年3月分别对热带西太平洋Y3海山(中层海山)和M2海山(浅海山)微食物网主要类群(包括聚球藻、原绿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异养细菌和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3和M2海山水文环境比较相似但略有区别,叶绿素最大值层(DCM)分别在75—100m和110m水层,微食物网各主要类群在垂直尺度上的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紧密相关。其中浮游纤毛虫呈现"双峰型"模式,即丰度高值出现在表层和DCM层;原绿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呈现"单峰型"模式,丰度高值出现在DCM层;聚球藻和异养细菌峰型相对不显著,DCM层以浅丰度较高,DCM层以深丰度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受到温度、光照和营养盐的共同影响。Y3和M2海山微食物网结构的垂直变化不完全一致。其中,Y3海山30m以浅和150m以深异养细菌生物量占绝对优势,75—100m水层自养型生物(原绿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占绝对优势;M2海山75m以浅和200m以深异养细菌占绝对优势,110—150m自养型生物占绝对优势。M2海山自养型生物占优势的水层要明显深于Y3海山,可能与它们的海山类型和采样季节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0.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城市部件作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智慧城市和数字城管具有重大作用.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部件采集与管理工作压力日益增加.车载LiDAR移动测量系统作为新兴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将此技术应用到城市部件采集工作中,使得采集效率、安全性、精度均有较大提升.提出一套基于车载LiDAR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