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636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小陶台钻孔体应变仪前兆数据开展研究、统计,分析观测曲线的同震地震波,归纳出2016-2020年体应变的国内国际同震地震波形特点,并画出地震能力线,量化评估小陶台钻孔体应变仪映震能力,得到小陶钻孔体应变仪对不同震级地震的响应范围.通过数据分析来看,小陶台钻孔体应变仪数据质量较高,映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2.
高速公路下伏多层倾斜采空区危害性评价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的危害性评价是矿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难题之一。应用二维及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某高速公路下伏一多层倾斜复杂地质条件老采空区的变形与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多层倾斜采空区对路基的危害性严重,必须对公路路基影响范围内的采空区部位进行处治。  相似文献   
993.
Chirp技术及其在海底浅层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 irp子波因其宽的频带、长的脉冲延续时间和似白噪音的频率扫描特点,经过子波振幅包络和相关等处理后,具有很高的地层分辨率和资料信噪比,因而在海底浅地层调查中被广泛的采用。文中从Ch irp子波的波形生成开始,逐次讨论它的子波振幅包络和相关处理技术,以及它的分辨率的问题,最后以工程勘查中的实际例子证明Ch irp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还讨论了其技术的局限性,以便能对Ch irp技术有个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994.
祝茜  马牧  李响  赖鹏翔 《海洋科学》2006,30(2):94-97
2004年6月山东省威海石岛的渔民偶然误捕了一头须鲸,经作者鉴定,此标本系小鳁鲸(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主要鉴别特征:头背面的嵴明显;左右鳍肢各有一白色的横斑;有282对白色的鲸须板。同时还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和测量,值得一提的是此鲸存有异常现象:有一假脐,乳沟位于生殖裂后端而非生殖裂的两旁。  相似文献   
995.
多波束与侧扫声纳海底目标探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扫声纳是目前常用的海底目标(如沉船、水雷、管线等)探测工具,在测深领域,多波束以全覆盖和高效率证明了它的优越性。由于多波束具有很高的分辨率,目前在工程上已经开始应用多波束进行海底目标物的探测。对多波束和侧扫声纳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着重探讨了影响多波束分辨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多波束的最大优点在于定位精度高,但其适用范围不如侧扫声纳广泛,尤其受到水深和波束角的限制,多波束和侧扫声纳在探测海底目标时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同时应用可以提高目标解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采自西沙群岛东岛的2件浮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东岛浮岩样品属于中性火山岩,SiO_2含量在60%左右,化学组成相当于粗面岩,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单斜辉石和少量橄榄石,基质为玻璃质。斜长石及辉石斑晶矿物具有中心熔蚀结构,斜长石形成温度为1030℃-1080℃;单斜辉石属均为普通辉石,斑晶Al_2O_3含量较低;橄榄石属于透铁橄榄石,橄榄石斑晶Fo值为55.40-60.53,从核部到边部各化学成分略有降低,且具有轻微的化学成分环带。从核部到边部Fo值略有降低。东岛浮岩岩浆是西沙地块受到拉张作用,中地壳物质减压熔融形成粗面质岩浆,并经历短暂的岩浆房冷凝时期,拉张减薄作用形成裂谷后,由于压力突然释放,粗面质岩浆沿裂谷快速上升在水下喷发形成浮岩。  相似文献   
997.
基于不同长度基线干涉测量技术提出了一种宽刈幅海洋测高技术。该方法采用两颗小卫星干涉测量,单颗卫星上配置雷达高度计载荷实现系统的宽刈幅测量;双星采用编队飞行控制,实现不同长度基线相结合对观测目标的协同测量,使其共同配合工作。在高精度海面高程测量的同时兼顾陆地测量,实现对全球目标的快速三维成像覆盖测量的同时,使其实现对中尺度涡、海洋洋流等中尺度海洋现象以及海洋风场、海冰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针对静止轨道遥感卫星的标称网格数据生成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标称网格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给出了NGP标称网格、NNGP标称网格以及画幅式成像标称网格3种标称网格的计算方法;最后,设计实验比较了3种标称网格数据生成方法的正反算结果,并分析了不同方法正反算结果在不同方向、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对于静止轨道遥感卫星标称数据的发布、应用以及不同网格数据的转换等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Partial rDNA sequences of Prorocentrum minimum and Takayama pulchella were amplified,cloned and sequenced,and these sequence data were deposited in the GenBank.Eight oligonucleotide probes(DNA probes)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sequence analysis.The probes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and identify P.minimum and T. pulchella in unialgal and mixed algal samples with a f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method using flow cytometry.Epifluorescence micrographs showed that these specific probes labeled with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entered the algal cells and bound to target sequences,and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resulting from whole-cell hybridization varied from probe to probe.These DNA probes and the hybridization protocol we developed were specific and effective for P.minimum and T. pulchella,without any specific binding to other algal species.The hyrbridization efficiency of difierent probes specific to P.minimum was in the order:PMl8S02>PM28S02>PM28S01>PM18S01,and that of the probes specific to T. pulchella was TP18S02>TP28S01>TP28S02>TP18S01.The djfferent hybrid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DNA probes could also be shown in the fuorescent signals between the labeled and unlabeled cells demonstrated using flow cytometry.The DNA probes PM18S02,PM28S02,TPl8S02 and TP28S01,and the protocol,were also useful for the detection of algae in natur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000.
徐晓晖  陈坚  赖志坤 《台湾海峡》2009,28(4):577-585
利用ArcGIS建立了闽江口1913、1950、1975、1986、1999、2005年海底数字地形模型,在坐标系统和潮位基准面转换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闽江口的岸线、浅滩面积、海底冲淤和河口断面地形近百年来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闽江口河道从1913年到2005年期间,梅花水道西段变窄,乌猪水道向东迁移,琅岐岛东岸淤积;梅花镇东侧的闽江口南岸岸线向前推进,但近年来推进速率明显减小.②梅花水道浅滩不断发育,闽江北支由单一的川石水道变成川石水道和壶江水道并存,并且闽江北支成为闽江入海泥沙的主通道.③1913—1950年间闽江口海底淤积较快,1913~1999年淤积速率逐渐减小,1986~1999年间出现净冲刷.④河口三角洲前缘在河口南部以侵蚀后退为主,河口区北部以进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