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387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711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21.
土坡失稳的有效降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易引起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失稳。在分析降雨对边坡土体含水率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饱和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推求出土体从非饱和过渡到饱和的有效降雨量。结果表明:对土质边坡,并非所有的降雨都会引起边坡的失稳,降雨入渗使边坡土体从非饱和向饱和状态发展,当边坡土体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易产生边坡失稳;土坡存在饱和区和非饱和区的临界深度,降雨对边坡的影响即为使得该深度以上的土体从非饱和过渡到饱和的过程,须采取不同的抗剪强度来计算处于临界深度上下两部分土体的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对确定土坡失稳的降雨量阀值、进一步认识滑坡失稳机制,对滑坡的预测预报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22.
理论分析、探讨了上海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最小极限施工直径。通过饱400 mm钻孔灌注桩施工实例,探讨直径<550 mm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并探讨更小直径钻孔灌注桩设计施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23.
岩浆作用的物理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略地介绍了80年代以来硅酸盐熔体及硅酸盐晶-液悬浮体的密度、粘度、熔体结构、流全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动向,及其对岩浆作用、岩浆运移、岩浆侵位机制的动力学约束条件,硅酸盐熔体的结构是制约熔粘度的主导因素,化学成分对熔体匠控制是通过改变熔体结构而实现的,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岩浆的迁移、侵痊和喷发方式。密度和浮力是岩浆上升侵位的重要约束,地壳是岩交涉升的一个密度过滤器岩浆最终由于浮和的消失而停止上升。  相似文献   
924.
建立了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氢氟酸-硝酸-硫酸-王水消解,试液直接用HR-ICP-MS测定钪、钇和14种稀土元素。用高分辨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多原子离子及难熔氧化物离子对待测元素测定的干扰,为钪、钇和14种稀土元素选择了最佳的测定同位素和合适的分辨率;用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制备的溶液优化仪器工作参数,确定了最佳的仪器测定条件。方法检出限(6σ)为0.003~0.013μg/g(稀释因子为1000),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小于6%。方法经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925.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徐佳佳  赖勇  崔栋  常勇  蒋林  舒启海  李文博 《岩石学报》2009,25(11):2957-2972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旗道伦达坝中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体主要产于粉砂质板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属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矿床,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温度区间分别为388~>500℃、302~463℃、179~359℃.钨-锡矿化主要发生在中阶段、铜矿化主要发生在晚阶段.初始成矿流体为CH_4-CO_2-H_2O-NaCl体系,随着温压降低,CO_2、CH_4大量逸失,而演化为H_2O-NaCl体系.流体盐度变化范围大,但从早到晚逐步降低.流体临界分离导致钨、锡矿化;流体CH_4、CO_2逃逸和大气降水热液混入导致铜矿化.黑云母花岗岩的侵入活动导致了成矿流体的聚集,而粉砂质板岩有利于成矿流体封闭,致使二者接触带成为有利的成矿和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926.
赖永忠  季彦鋆 《岩矿测试》2012,31(5):877-883
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法是一种简单、环保和高灵敏度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中的运用还有待研究。本研究应用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57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对比实验,优化了影响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方法灵敏度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较佳的样品盐度(30%)、平衡温度(40℃)、平衡时间(20 min)、吹脱捕集气流速(60 mL/min)及吹脱捕集时间(2 min)等前处理方法参数。采用优化的水样前处理条件,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0(环氧氯丙烷为0.9821除外),方法检出限为0.2~7.0μg/L,实际饮用水源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1%~143%,精密度(RSD)为0.1%~24%(n=3)。建立的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法,水样前处理过程自动化,可同时对水中几十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与常见的对水样气相和液相中目标物同时进行吹脱捕集的吹扫捕集法相比,因无需直接接触水样而减少了样品对仪器的污染。  相似文献   
927.
辽北辽河群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汤好书  陈衍景  武广  赖勇 《岩石学报》2008,24(1):129-138
辽宁省关门山地区辽河群形成时代限于2.3~1.85Ga之间,辽河群关门山组白云岩的42件样品的δ~(13)C介于3.5~5.9‰之间,具有明显的正异常特征,δ~(18)O值为15.4‰~24.8‰,指示了对Jatulian事件的响应。其中,未遭受后期流体作用的35件样品的δ~(18)O和δ~(13)C明显高于受到流体作用的7件样品,表明流体作用使碳酸盐岩δ~(18)O和δ~(13)C降低。在地质历史中,以2.33~2.06Ga时期的全球性δ~(13)C_(carb)正漂移最强烈,而辽河群强烈的δ~(13)C_(carb)正漂移现象指示辽河群沉积于2.33~2.06Ca之间。  相似文献   
928.
造山带原型盆地恢复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板块构造研究的难点与前沿,对于理解造山带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原型盆地恢复的方法出发,评述了前人根据碎屑组成、元素地球化学和碎屑单矿物年代学来进行原型盆地恢复的原理、方法和效果.基于喜马拉雅造山带沉积盆地的实践,提出造山带原型盆地恢复的五个要素:盆地顶底界面、...  相似文献   
929.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技术,对人工合成金刚石以及产自山东、辽宁、湖南的天然金刚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合成金刚石中,检测到了第四周期的元素(除As、Ge、Kr和Br外)和Pb;其中Fe、Co、Ni相对含量高,可能是合成时触媒的混入引起的。天然金刚石中检测到的微量元素有Ca、Ti、Cr、Mn、Fe、Co、Ni、Cu、Zn、W、Au和Pb,但相对含量比合成金刚石中相应的微量元素相对含量低。不同产地的天然金刚石中的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反映了金刚石地幔生长环境的不同及岩浆对金刚石生长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0.
Abstract The Mianlüe suture extends from Derni‐Nanping‐Pipasi‐Kangxian to the Lüeyang‐Mianxian area, then traverses the Bashan arcuate structure eastward to the Huashan region, and finally to the Qingshuihe area of the southern Dabie Mountains. From east to west, with a length of over 1500 km, the ophiolitic melangé associations are distributed discontinuously along the suture. The rock assemblages include ophiolite, island‐arc and oceanic island rock series, indicating that there existed a suture zone and a vanished paleo‐ocean basin. The Mianlüe paleo‐ocean basin experienced its main expansion and formation process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and closed totally in the Triassic. It belongs to the northern branch of the eastern paleotethys, separated from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under the paleotethys mantle dynamic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