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651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粒度特征区分风尘序列中沙尘暴降尘和流动沙丘沙组分对探究环境演变、重建风尘活动强度有重要意义。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流动沙丘沙和沙漠南缘策勒绿洲现代大气降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粒度差异,并与中国其他地区沙丘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塔干沙漠沙漠沙丘沙粒度分布曲线以单峰分布为主,策勒绿洲尘暴降尘呈双峰分布;(2)塔干沙漠沙丘沙和降尘均呈分选较好、近对称分布和中等峰态,但沙丘沙粒径粗;(3)不同区域沙丘沙的相同粒径组分相对含量和粒度特征具有相似性。尽管沙丘沙和大气降尘均有较好的分选性,但风场强度的差异导致它们的粒径分布范围、偏态和峰度不同。研究结果可为沙漠边缘区域地层中的风成组分判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简称报告)中提供了对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最新物理解释,整合了来自古气候和仪器观测的多项证据、过程理解以及全球和区域的气候模拟,记录了气候科学的最新进展.报告旨在提供有关过去气候如何变化的事实,揭示人类活动在这些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并根据不同社会经济路径的排放情景对未来气候进...  相似文献   
993.
超饱和含水率和温度对冻结砂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远明  张耀  张淑娟  金龙  常小晓 《岩土力学》2009,30(12):3665-3670
以青藏铁路沿线的冻结砂土为研究对象,结合铁路沿线地温和含水率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温度为-0.5~-6.0℃,含水率为30%~80%(超饱和)条件下的三轴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砂土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特征以及同一含水率下砂土强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并根据不同温度下砂土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相应的冻土强度屈服准则。  相似文献   
994.
Various sources of 21Ne and 22Ne exist in surface rocks:cosmogenic,in situ nucleogenic from internal U and Th,trapped crustal nucleogenic and trapped atmospheric.This paper reports the first measurement,in China,of cosmogenic 21Ne and 22Ne in surface bedrocks.We developed a unique sample pre-treatment procedure that effectively removed inclusions inside quartz grains,and thus maximally reduced nucleogenic contributions of 21Ne and 22Ne.Step-heat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concen-trations of cosmogenic 21Ne and 22Ne in summit bedrock samples R9202 and R9203 from Grove Mountains,Antarctica,are(3.83±0.87)×108 and(5.22±0.51)×108 atoms/g,respectively.The corresponding minimum exposure ages are 2.2±0.5 and 3.0±0.3 Ma.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ce sheet in East Antarctica was uncovered the crest of Mount Harding,a typical nunatak in Grove Mountains,since at least mid-Pliocene.  相似文献   
995.
循环荷载作用下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志华  赖远明  熊二刚  李波 《岩土力学》2010,31(6):1744-1751
为了研究高温-高含冰量冻土这种极不稳定土体的动力学特性,开展了固结围压为0.3、0.5、1.0、3.0、5.0 MPa,控制温度为-0.5、-1.0、-2.0、-4.0 ℃、初始含水率为50%的高含冰量青藏线重塑冻土的动三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用广义的双曲线模型来描述动应力-应变关系,并且给出了模型参数预报关系式;基于动弹性模量和轴向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3 =0.5 MPa为临界围压。当围压大于0.5 MPa时,动弹性模量随着动应变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当围压小于0.5 MPa时,动弹性模量随着动应变先增大后又减小;此外,动阻尼比随应变幅值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动阻尼比变小。  相似文献   
996.
乌什地震台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干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分量钻孔应变的观测原理,从理论和实际观测中分析了水厂抽水、标定、同机柜检修仪器的相互影响、数采死机重启数采、天气突变打雷等对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分析表明,钻孔应变观测值波动时间与各干扰时间基本吻合,因此认为水厂抽水、同机柜检修仪器、天气突变打雷等对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997.
研究旅游者选择旅游线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能够为政府寻求有效的区域旅游空间合作,为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组织和设计旅游线路提供科学依据。在深入分析江苏省国内游客旅游线路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关联度分析、回归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目的地吸引力、旅游者出游目的、旅游交通和旅游成本等不同角度综合研究了旅游者选择区域旅游线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差异可将江苏13个省辖市划分为4种城市节点类型;(2)出于不同旅游目的的游客选择旅游线路时对不同城市节点类型具有倾向性差异;(3)不同类型的公共交通方式对旅游线路选择的影响尺度和程度存在差异性;(4)通过构建旅游成本统计模型,揭示了旅游成本中距离、时间和消费3个因子间的关系,并结合统计数据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公式。  相似文献   
998.
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中的离子延时引出方法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庆民  陈东 《岩矿测试》1999,18(3):182-184
为了提高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分辨率,在自行研制的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上进行了离子延时引出新技术的探讨与实验,比较了不同的脉冲引出方式,在线性方式下得到了分辨率超过1000的质谱图。  相似文献   
999.
动荷载作用下冻土温度变化及强度损失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动荷载测温试验发现,初始温度为-6℃的冻土试样,当有循环荷载作用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即使外界恒温供冷,其中的温度仍旧会出现上升趋势,并且上升值与加载频率、动应力幅、及试样的干密度、含水率等因素有关.此外,在不同的条件下冻土强度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00.
南京下蜀黄土红外释光地层年代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蜀黄土地层年代学对于理解季风环流时空格局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关系十分重要。作者基于下蜀黄土红外释光测年和下蜀黄土及黄土高原洛川;剖面磁化率序列的对比分析,认为下蜀黄土第一层黄土层形成于末次冰期,最底部的黄土层与洛川的 L5相当。因而下蜀黄土应相当于黄土高原LS以来的风成堆积,其底界年代约为 500 ka。也就是说,在 500 ka左右黄土堆积的南界已达长江下游地区。这可能是因为其时青藏高原的隆升已到达一特殊高度,对东亚季风演化的影响成为一个转折点,加强了东亚季风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